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森下大圓著,星雲法師譯)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森下大圆 著 释星云 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分科细目
序分──────────────────尔时─是言
┌──────无尽意发问
│ ┌ 释尊总答
│ └ 释尊别答
│ ┌ 火难解脱
│ │ 水难解脱
│ │ 风难解脱
┌第一次问答┤ │ 刀难解脱
│ │ 冥 益┤ 鬼难解脱
│ │ │ 囚难解脱
┌长 行┤ │ │ 贼难解脱
│ │ │ │ 三毒解脱
│ │ │ └ 二求遂愿
│ │ └──────劝持供养
│ │ ┌──────无尽意再问
│ │ │ 释尊再答
│ │ │ ┌ 卅三身现形
│ │ │ 显 益┤
│ └第二次问答┤ └ 十九种说法
│ │ 赞 文
│ │ 再劝持供养
│ └──────长行总结
正宗分┤ ┌──────无尽意重问
│ │ ┌ 释尊重答
│ │ │ 释尊总答
│ │ └ 释尊别答
│ │ ┌ 三灾解脱
│ │ │ 刀难解脱
│ │ │ 贼难解脱
│ │ │ 刑难解脱
│ │ │ 囚难解脱
│ │ 冥 益┤
│ │ │ 诅难解脱
└偈 颂──────┤ │ 鬼难解脱
│ │ 蛇兽解脱
│ │ 灾变解脱
│ └ 诸苦解脱
│ ┌ 无刹不现身
│ 显 益┤
│ └ 诸恶趣说法
│ ┌ 五观显照
│ │ 观智赞叹
│ │ 说法赞叹
│ │ 叹施无畏
│ │ 颂名劝持
└────┴ 颂德劝持
┌─ 持地赞叹
流通分──────────────┤
└─ 发心成就
一、前言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在中国、日本、韩国,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信仰观世音菩萨,也不限于寺院庵堂,不限于皈依三宝的佛徒。无论是都市、乡村、深山、海滨,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家里差不多都会供一尊观世音菩萨的慈像。
为甚么观世音菩萨会受到这么多的广大群众之所信仰呢?佛教中的菩萨非常之多,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在座的菩萨固有八万之多,就是代表的也有十八位大菩萨。在这十八位的大菩萨之中,有些菩萨,不但没有人供奉、持诵、简直都很少有人知道。然而观世音菩萨,却成为人人所知,人人所信的标的,这是甚么道理呢?读了这普门品,那你自然就会明了了。
佛教中有一部伟大的经典,名叫妙法莲华经,这部经可说是叙述释尊本怀的一部经,而现在所讲的这个普门品,就是此经中的第二十五品,为法华经中二十八品之一。
本品的内容,完全是说明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利益,因此往往有人把这一品独立的礼诵。世俗有人称之为观音经,就是这普门品。「普门品」,这是简称,具足应该称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已经知道了,但「妙法莲华经」五字的意义不能不了解。这五个字,其义甚广,其理甚深。如果详细解释,固可成为全部法华经的讲义,同时也可知道释尊出世的本怀,佛教根本的原理。
所以,简单的来讲,是不能够明白的。因为本经是说明佛教的根本原理,在佛教数千卷的经典中,可称为经中之王,如果要讲明本经,势必要说到佛教整个的理论。
关于妙法莲华经的解释,后面会说明,现在先来说明本经的译者。
这部经本来是印度的梵文,把它译成中文的是姚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罗什,是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这四大翻译家,就是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在四大翻译家之中,特别是罗什法师,无论在教义上,在翻译上,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因为他的翻译,是翻译界中的一大革新。如法华经,在什译的前后,曾有数种的翻译。像竺法护的翻译,虽也是全部译出的,但还要以罗什译的为最盛行。智者大师开立天台宗,就是以罗什译本为基础的。从这些情形看来,那他殊胜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罗什是中亚细亚人,即是过去称为西域的龟玆国人。他七岁的时候,就随母到处参访名师,精研教典。就中,主要的是研究继承龙树的法门,而法华般若的翻译,即是主述其法门的。
在罗什的门下,有四论之祖的僧睿,三论之祖的道生,皆有助于天台宗开立的基础。
罗什到中国来,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正值中国有五胡之乱,因为晋朝被夷狄从西北逼到南方来,在扬子江下游的建业(今之南京)建都称为东晋。那时,在黄河流域的长安,有英杰符坚独立,自称为秦。其臣吕光以战胜的余威,讨伐西域各地,并奉命迎罗什至中国。但不久符坚在肥水一战,为流矢所中而死。前奏亡后,姚苌代之,称为后秦,亦称姚秦。
吕光在远征的途中,得到主君战死的消息,由于自己在西域各地不断的打了胜仗,于是也就在现在的甘肃省独立称为后凉。其时罗什以吕光之命,到了后凉的首都姑藏。后来到了姚秦二代君主姚兴的时候,他非常虔诚的崇信佛教,特以厚礼待遇什公,在弘始三年,迎至长安。姚兴特以朝庭的西明阁为什公的居室,以消遥园为翻译的道场,替中国佛教史上放了一大光彩。
一因罗什的学识德望,二因姚兴的厚加保护,故消遥园翻译道场的盛观,大可惊人!单说什公的门下总数就有不下三千余人。在译法华经的时候,参加的即有二千余人,译思益经时亦是二千余人,译维摩经时有一千三百余人,其他如摩诃般若经四十卷,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都是在那个盛况里翻译的。
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第六年译出的,即是东晋安帝的义熙二年(公元四○六年),姚秦的弘始八年。
罗什译的法华经,原来只有二十七品,其后大概经过八十余年,在齐武帝承明八年(公元四九年),由达磨摩提与法献共译提婆达多品一品添入,乃成二十八品。又因罗什译的只有长行,没有重颂,到一百八十余年后的隋朝,才又由阇多崛多译出重颂补入,始成今日所流行的法华经。
二、大乘与小乘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中,又有种种的分派,不管他们的分派是如何的多,只要是小乘,必然都是著眼于宇宙的现象界,认为这个现实世间,是苦、是空、是无常的;生存在这样的一个世间,其最要的工作,无过于尽力的舍离世间,求得自身的解脱。至于如何利人,如何救济世间,他们一点也不表示关心。这在佛教中称之为独善其身的自了汉。因为他们除了自己的觉悟之外,不管别人的解脱,把别人的解脱,看做与自己没有关系。这种倾向个人的解脱主义,可说是含有非常浓厚的个人色彩。
到了后期的大乘佛教,就与这种思想相反了。他们把宇宙的现象界看做是实在的,认为事理圆融,自他平等。所以小乘是消极的而大乘是积极的,小乘是寂灭的而大乘是活动的,小乘是个人的而大乘是社会的。
在大乘佛教中,又有权实的分别。所谓权教,对于说理方面,既还没有十分彻底的达到圆融无碍,关于开悟方面亦认为有很大的区别。可是实教就不同了,这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根本没有什么一切的差别。宇宙中的森罗万象,完全是中道实相妙法的显现。
佛教中的古德从洞观一即一切的认识中,常常的这样说:绿色的杨柳,就是清净微妙的法身;风吹的松柏,就是诸佛菩萨说法度生的音声。「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就是这一境界的描写。在一切经典中,能够透辟发挥这个究竟道理的,就是法华经。所以他是实大乘中的一部最伟大的经典。
据一般佛教徒所说:释迦牟尼佛当初开悟的时候,本来是想转根本法轮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可是这种高深的至理,一股俗耳是很难听得进的。因此,这才不得不方便权巧的从基层方面著手,先讲小乘的阿含经,然后从小乘进入大乘而说方等诸经,更进一步的讲大般若经。这些都是进入大乘实教的方便,最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的说法华经,才算是真正达到释尊传道的目的。
我们可以说:释迦牟尼佛,除最初在华严会上所说的而外,其他中间所说的教法,都是枝末法轮,最后到了法华会上才是转的根本法轮,所谓「摄末归本法轮」,就是指此。由此可如,法华经在一切经中是占有如何重要的位置了。
关于法华经,在印度很早就有世亲的注释了。在中国涅槃宗的法云法师有「法华义疏」,三论宗的嘉祥大师有「法华四疏」,法相宗的慈恩大师有「法华义赞」,禅宗的戒环禅师有「法华要解」。他们都是各依自宗的教义来解释法华经。当时的智者大师以这部经为中心,别开一宗,是名法华宗,并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的三大部。
由此看来,这部法华经,不管在佛教的那一宗,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谁都不会忽视这部经的价值。
法华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普门品就是这二十八品中的一品。二十八品的各品教义都是很重要的,没有什么甲乙等级的分别。为了便于说明,祗可分为本门和迹门的二门。
法华经的前十四品,就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可称为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本门,这都是释尊出现于这世间所说的言教。释尊本是一个宇宙真理的体现者,他老早就成佛而证法身了,依此法身而出现到这个世间来的释尊,好比一轮皎洁的月亮,把他的影儿现在水中罢了。
这二十八品中既分本迹二门,迹门中的方便品和安乐品,本门中的寿量品和普门品,合称为法华四要品。妙乐大师说:「方便品相当于发心,安乐品相当于修行,寿量品相当于菩提,普门品相当于涅槃」。从发心,修行,而至菩提的觉悟,再由现前的觉悟,而至涅槃的普门品,由此又可以明白普门品在法华经中占有如何重要的地位了。
普门品既在法华经中占著这样重要的地位,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到处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的慈像,到处有人供奉,亦是这个道理。
三、妙法莲华经
普门品既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所以详细名称应该叫做「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我们在研究普门品以前,不能不先知道妙法莲华经的经题。在佛教的经典中,经题就是一部经的总纲,因为经题能包括一部经所要说的要旨。尤其是这部「妙法莲华经」的五字经题,可说是包含了全部宇宙的真理,总摄了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包括了五千五百卷经的精髓。如果广开来详细的解说,就是天台三大部的浩瀚典籍也无不尽在其中。
本经的梵语原名,应该叫做「萨昙芬陀利修多罗」(Sadharma Pundarika Sutra)。「萨昙」,翻译中文为「妙法」;「芬陀利」,翻译中文为「莲华」;「修多罗」翻译中文为「经」。把这部经由梵语而译成中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从西域龟兹国到中国来而成为佛教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世尊晚年在王舍城东北耆阇崛山(又名灵鹫山)的地方说的。当释尊宣讲这部经的时候,集合在耆阇崛山上的听众,有以文殊、观音为首的大菩萨八万人,有以摩诃迦叶、舍利弗等为首的大阿罗汉一万二千人,其他还有天(天是天界诸神的通称),龙(龙是龙神),夜叉(鬼神)、干达婆(乐神),阿修罗(最暴恶的神),迦楼罗(译为金翅鸟,一切鸟中之王),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鬼神的一类)等的八部大众,还有王家的佛教信众如国王、大臣、富豪、学者等等,都集合在耆阇崛山会场上来听世尊说法。
妙法莲华经所以要称为妙法,因为全经所说的教义(法)是甚深微妙的。这妙法的法,是指「十界十如权实」的诸法。十界是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佛界。在这十界中,又各各具有十如是。
「如是」,是与真如没有分别,好像是如实如常,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个如是共分十种来说明,我们先就十界中的人间来说:人间一定有人间的相,这个就叫「如是相」;有了外相一定有相当于他的性质或本性,这是「如是性」;有了外相与性质,这就是体,叫做「如是体」;体必定含蓄著力量,所以叫「如是力」;有力就会向外工作或作业,这叫「如是作」;作就是行为,以这作业为原因叫「如是因」;助成增长因的叫「如是缘」;由因与缘的结合而有「如是果」;例如人是由于前世的因,受了今生做人的果,可是同在人间的人,却有贫富、贤愚、苦乐等等的果报不同,这是由于所受的报不同的缘故,所以在如是果之后有「如是报」;从如是相之本到如是报之末,完全是不变的真理,这是受自然法则所支配,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所以叫做「如是本末究竟等」。
从人间界具有十如的道理看来,其他九界各具十如也就可以明白了。
进一步的来说,十界当中,每界都具有十界,因为有性具与性起不同的关系。比如地狱界就具有其他的九界,那人间以上的善界,或出世的四圣法界,当然是都具有的了。可是他所具有的这些界,只可谓之性具,因为他们的起心动念,都是属于恶的方面,由于光是有恶性的活动,因而才受地狱的果报。
反过来说,佛界也具有其他九界的性,但也只是性具,而不是性起,因为佛之所以为佛,是单有善的性起,所以才能放佛界的光明。这种说法,诚是天台教理的巧妙真理,我们都应该把它时时刻刻的放在心上来观察,因为这就是切实的修持,不可把它当作一种纯理论来看。
现在放下地狱与佛界暂且不谈,单从人间界中具有十界的道理来说一说,就可以看出人间在一界中是怎样的具有十界了:
嗔恚──地狱
贪欲──饿鬼
愚痴──畜生
嫉妒──修罗
五戒──人间
十善──天上
四谛──声闻
十二因缘——缘觉
六度——菩萨
究竟——佛界
试从我们人类自己的内心来省察一下,就可知道在一日之中是有十界的因生起了。人在一天之内,所生起十界的因,到底是生起人类以上与诸佛菩萨齐肩的善心多呢?还是生起人类以下地狱饿鬼的恶心多呢?当一个人在早上起身的时候,总觉得心里如朝日的上升,如晨空的澄清。到了早餐的时候,因了饮食的好坏,就会生起不平的心。当那嗔恚心的生起,就是地狱的心生了起来。及至向邻人或家族起了争执,就生起修罗斗争的因,生起愚痴畜生的因。感觉肚子在饥饿著,那就是生起饿鬼的心。人们受著外境的牵制,其浅薄的情形就是如此。
有一句叫做「吾日三省吾身」的话,这个三省吾身的决心生起,就是人间具有佛性的证据,也就是有佛界智慧的开始,如是把其他的九界拿到我们自身上来比一比,则人间具有十界是很明显的了。其他九界各各具有十界,准此也就可知。
拿权实来说,从十界中的地狱到菩萨的这九界,都是指的权,唯有佛界才是实。以迷悟来分,因为九界是权,所以是迷界;因为佛界是实,所以是悟界。因此,所谓妙法,就是指的这十界十如权实的诸法而言。
甚么叫做「妙」呢?换一句话说,不可思议叫做「妙」。不管是说十法界,不管是说十如是,都是天地间的自然法则,而在一念心上之所具有的。如果讲到自然法则的话,那就不是外道的无因无果论了。十如是完全是照因果律所显现的因果法。因此从自己能显现十界这一点来看,除了说它是妙法以外,还能说出别的甚么吗?如果你作了地狱的因,就是你怎样的厌恶它,也必然的要感受那地狱的果报;作了畜生的因,就必定堕在畜生界中;这是自然的法则,既不是佛所作的,也不是凡夫说离就能离的。由此类推,则作善因而感善果也是如此。这个都是十如是的法则,是不能移动的,法尔如是,三世古今,俨然长存,除了说他微妙不可思议,实在没有别的可说。
有一点须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说妙法即是宇宙的真理,如果把妙法说为宇宙的真理,那就是变成哲理了。这里只能够把十界十如权实的妙法,就那样子放在心上,当为真理就可以了。
如上所说的妙法,若拿我们人类的心来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十界的因,完全是由于一心的迷悟而升沉的,一点不昧因果律。如果能这样的认清,就能发现观音普门示现救济的重大意义,而一心称名的意思,也就是更进一层的了解了。
甚么叫「莲华」呢?
妙法莲华经这名称是罗什三藏法师翻译的,梵语的原文是「萨昙芬陀利修多罗」,「萨昙」是「萨达磨」的略称,「芬陀利」本是叫做「芬陀利加」,若要详细的知道,在法华玄义第八卷上把「萨达磨」,「芬陀利加」,「修多罗」,解说得非常详尽。
「萨」,在罗什以前的竺法护译为「正」,到了罗什法师时才译为「妙」,「达磨」即是法,所以叫做「妙法」。
「芬陀利加」译为「白莲花」比较正确,本来应该称为「妙法白莲华」,简称之为「妙法莲华」。
把「妙法」与「莲华」结合起来,是取「当体莲华」与「譬喻莲华」两种意义。当体莲华是取义于莲华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谓妙法,本来就是清净的,那个清净的妙法,就好比入污泥而不染的莲华。譬喻莲华是取义于花与实同时俱有。大凡一种植物,都是先开花,等待花落了的时候,才会结成果实。可是唯有莲华当开花的时候,在萼的地方就已有果实的台座。以花果同时的莲花,而来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九界众生以迷为因,佛界以悟为果。根据上述的十界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当中具有众生界,众生界当中具有佛界,从因中有果,从果中有因,生佛不二,因果同时,诚然像莲花的花果同时生出相似,所以取义于譬喻莲花。
甚么叫做「经「呢?
「经」的梵语叫「修多罗」。正译为「契经」,就是在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在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所以叫做「契经」。同时,经还有贯穿与摄持的两种意思。贯穿是说如来说法的意义本来是一贯的;摄持是说如来普遍摄化众生而没有遗漏。还有如来金口说的教,是亘古今而不易的,所以名之为「经」。
关于「妙法莲华经」的四字经题的出处,在法华经中的方便品中说:「如是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优昙钵华」,或叫「优昙钵罗华」,或名「讴钵罗花」,译为「青莲华」,这是一种祥瑞的花,虽然是有名字,但在世间上通常是见不到的。相传在如来生时,或金轮王出世时,曾一现这种花。如来开显法华的妙法,好像是开放了这希有的瑞花,这在方便品中说得非常明白。
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音」的这个名词,有种种不同的翻译。罗什译为「观世音」,称为旧译;虽同称旧译,但竺法护译为「光世音」;到了玄奘的时候,又译为「观自在」,称为新译。
这些不同的翻译,那一种是正确的呢?玄奘的翻译似拘泥于原语,罗什的好像是意译。
观音的梵音本来是「阿黎耶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Arya Avalokite svara),现在逐字解释如下:
「阿黎耶」,华言译为「圣」,是尊称的意思。
「阿缚卢枳多」。是观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简称为「观」。
「伊湿伐罗」,是堪能之义,把他做为名词,就变成「君王」或「君主」的意思。
从上面的几个解释,把名词与动词取自在之义为「圣观自在」,略称「观自在」,较为正确一点。所以玄奘慈恩传说:「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皆讹谬也。」
那末,罗什翻译的「观世音」,难道就错误了吗?那并不是的!我们从罗什的译风来看,从经文所说这位菩萨的誓愿来看,就可以知道他是不错的了。这如本品的经文释尊开始就说:「善男子!若无量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的名词,就是从这段音声的文字而来的,而且这段文字在普门品中,又特别占有重要的意义。
在密教里,说这位菩萨是司如来大悲总德,为阿弥陀如来的因位首座。通常弥陀左右的二大士,就是观世音与势至。观世音是司慈悲门,势至是司智慧门。观世音与势至这都是为人所熟知的。
玄奘法师所以要把这位菩萨译为「观自在」的原因,是因为这位菩萨欲使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
罗什法师所以要把这位菩萨译为「观世音」的理由,是因为这位菩萨观察听闻众生的一心称名,而来救诸世间忧恼的缘故。
罗什与玄奘二法师的翻译,都得确当,都有意义。
其次,我们来谈谈观世音的净土,什么才是观世音的净土呢?
原来观世音的净土,叫做「补陀落」,或叫「补陀落伽」(Pratalaka),通常都是叫补陀落的多。根据慧音义卷下说:「补陀落伽山,译为小花树山,这个山中,有很多小白花树,其花很香,香气远播」。华严探玄记第十九卷上说:「印度名速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则名小树蔓庄严山」。在十一面经,和华严经,都曾说到这个山。
因为信仰观世音盛行于东方,所以在东方到处都有补陀落,南印度的南部,中国的舟山群岛,这都是东方比较大的补陀落。
在中国,文殊的净土是五台山,普贤的净土是峨眉山,地藏的净土是九华山,观音的净土是普陀山,合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
在西藏首都的拉萨的喇嘛法王宫为补陀落,说法主为观世音的化身。
其他供奉这位菩萨的处所,皆叫补陀落。
从普门示现的誓愿说其理想,那就是欲使这个娑婆世界完全成为补陀落。
关于观音的异名,在诸经中有如下的称号:
普门品中,称为施无畏,或称净圣。
请观音经中,称为大悲施无畏。
悲华经中,称为正法明如来,或称为遍一切功德山王如来。
观音授记经中,称为大悲圣者,或称救护苦难者,或称普光功德山王佛。
真言仪轨中,称为大慈大悲主。
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金刚菩萨。
我们知道了观世音菩萨不同的名号以后,再来研究什么叫「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为「觉有情」。僧肇法师的维摩经注第一卷上说:「菩萨具称为菩提萨埵(Badhisattva),菩提是佛道之名,萨埵秦译为大心众生,有大心方能进入佛道,故名菩提萨埵。」
阿毗昙说:「菩提云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此人发广大心,求无上道,救度众生,故名菩萨。」
大论释说:「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就众生,以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说:「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以化他故,名为菩萨。」
「菩萨」,译为大道心众生,或觉有情的意义,已经是明了的了。可是,阿毗昙的解释,与大论的解释,其意义有著不同,现在辨说如下:
阿毗昙的解释,谓菩萨发大心是为众生而求无上道之意,这与普通所解释的觉有情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是相同的。但根据这个解释,则菩萨似乎没有究竟觉悟了的,但大论释说:「菩萨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萨」,则菩萨是已经觉悟了的,因为自己觉悟,才能用佛道广度众生而应病与药的。
我们现在所讲的观世音菩萨,如大慈心陀罗尼经中所示,他是过去正法明如来,早就成佛了,由于大慈悲心的驱使,才特再示现菩萨,随缘度化,这与一般为众生而上求大觉的人,当然是很不同的。因为他是觉悟了的大菩萨,比较两说,以大论的解释较为确切。
普门的「普」字,是说观音的众德普具。实在说来,观音不单是普具众德,而且有大悲救济的活力,所以「普」是普具大悲救济之光,而到处应现的意思。
「门」同是受观世音菩萨慈悲救济的众生有种种不同的类门。所谓「普门」,是说众生的机类虽有千差万别,而观世音菩萨则能普应群机,无不示现。中国古德说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两句话,可作观世音菩萨化现三十三身普门示现的最好写照。
「品」是品类,谓在同一部经中,区分有几类,秩序井然,不紊不乱,如法华经分二十八品,药王菩萨有药王菩萨品,妙音菩萨有妙音菩萨品。观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
五、无尽意发问
这部普门品,从头到尾都是说的信仰观世音菩萨,全文分为长行与偈颂的两大段。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偈颂像韵文体的诗歌。因为偈颂是长行的复述,所以,普门品中的要旨,完全包含在长行中。长行又分为两段问答:第一段是无尽意菩萨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而得名。第二段是问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是以什么方便,而为众生说法。现在将第一段的发问解释如下: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是无尽意的问话,也可以作为本品的序分看。
「尔时」,是指什么时候说的呢?依智顗的观音义疏记上说:释尊在讲完东方妙音菩萨来往品,而即将开讲西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当儿,尔时,就是指的那个时候。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释尊的弟子,听完了妙音菩萨来往品,欢喜踊跃以后,希望再听一点观世音的发心来生起大众的善心之时,尔时即指大众均在希望之时。所以,尔时有如上二义。
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前面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萨来往品,在那品末尾曾这样的说:「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普门品上的尔时,可以取前义。
普门品是妙音菩萨来往品的姊妹品,前品妙音菩萨现色身三昧在三界六道中,到处示现,说法度生;本品是说观世音菩萨示现色身三昧,随类化身,说法度生的情形。
「尔时」虽然普通的看法,是二十四品讲完,二十五品开始之时,可是,在独立读诵普门品的时候,不一定说尔时是二十四品讲完之时。所以,从佛方面讲,尔时就是佛观机当讲普门品之时;在众生方面讲,尔时是众生因缘成熟要听普门品时。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也是尔时,尔时是无限的。
「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眴世界普贤如来的补处菩萨。东方不眴世界,是只有菩萨没有声闻,没有缘觉的国土。普贤如来是那里的教主,这位菩萨是在如来之下,补助教化的。可是现在他受了如来的慈命,到娑婆世界来补佐释尊的教化,因此灵鹫山法华会上的坐列之中,也有他的一席。现在由他出现发问观音菩萨的因缘,意义是很深的。
「无尽意」,是没有穷尽,无量无边的意思。因为这位菩萨,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果无尽,而菩萨度生的悲愿也无尽,所以叫做无尽意。
照以前所说,法华的妙理是诸法实相。有些不知万象是由差别因缘所生的假相,而执著为有的,那就是凡夫的迷界。依因缘的存在,执一切皆空,这是小乘或权大乘。在实大乘中,从万物差别来说不偏于有;从万物一体来说不偏于空;认为无尽相关的万物,都是诸法的实相。天地万物,都是相施相惠以利他,这实在全是菩萨的愿行。光利自己,这是声闻缘觉不明白世界相施相惠的原理。这一位无尽意菩萨,以无尽的大悲,济度无尽的众生,这无尽即是大乘的根本之义。观世音菩萨,名遍十方,望重群贤,普门示现,悲愿无尽,所以与这位菩萨出问,意义实在深长。
「即从座起」,将要听闻释尊说法的时候,无尽意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端正顶礼,这是向释尊问法的开端。
在天台的观心释中说:「空即是座,于此空无所染著,故谓之起」。这位菩萨,就是常以诸法皆空为座。原来,离开有空二边才能证得中道的实智,所以于诸法皆空之座,亦不染著。诸法皆空是平等门,现在这位菩萨奉了东方不眴世界教主普贤如来之命,到灵鹫山释迦的法华会上,应机发问,因此从平等空座而起,现起差别众生的有门,所以说「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这就是我们披搭袈裟的样子,以袈裟覆盖了左肩,袒露出右肩的姿态。在印度,袈裟所以要露出了右肩,那是为了做事的时候比较方便,为了替师傅作事时有庄重的仪表,就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礼拜佛菩萨的时候,模仿这偏袒右肩的印度之风。依观心释的解释,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谛的权实二智,空谛是实智,实智是不可说,所以左肩覆盖;假谛是权智,所以右肩露出。或者说,左肩表禅定,右肩表智慧。现以袒露右肩,即是从禅定起而开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合掌,是双手的手掌十指相合,叫做合掌。在印度,这是表示对上的一种恭敬的礼节。进一步的解释合掌,两手十指,相当于十界,把它合而为一,成为十界一如,是表示众生与佛,迷与悟,是不二的。
无尽意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著法王座上说法的三身具足的释迦牟尼佛,起如次的发问,即是「而作是言」。
现在所说三身具足的释迦牟尼佛,关于三身之义,实有一说的必要。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真如之理,体验到了这个的,即是圆满法身;报身是以体得之理而显佛智是为报身;随缘应现,广度众生,是为应身。释迦牟尼,就是具备了这三身之德。
从「尔时」到「而作是言」,是本品的序分。从「而作是言」以下的长行,到后面重颂的覆述,乃至直到重颂最后的一句「是故应顶礼」,是正宗分。自「尔时持地菩萨」以下,是流通分。
「而作是言」以下是无尽意菩萨向释迦牟尼佛的问话,也就是正宗分的开端。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是无尽意菩萨问释迦世尊:「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以什么因缘而得名观世音的呢」?此处经文,并不须要特别解释,只须来解释一下「世尊」。
释迦牟尼佛,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于世出世闲最尊无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就是如来十号的总称,这十号是据如来之德而立的十种尊称。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如来────从真如实相而来。
应供────具有受一切众生供养之德。
正偏知───得平等正觉。
明行足───具足妙行。
善逝────犹如妙德,以无量智慧,而能断诸烦恼,以趣佛果。
世间解───具足世出世间之智。
无上士───超出一切有情,最胜无上。
调御丈夫──调御一切烦恼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师───为一切人天师表。
佛─────是佛陀的略称,又作浮图;译为觉者,觉有自觉,觉他,觉
行圆满的三觉。自觉是自己得到菩提涅槃的妙果,再来教导
一切众生是觉他,以此二觉圆满,名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
,万德具,即称为佛陀。
六、释尊应答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段文,是释迦牟尼佛的总答,是一卷普门品的大纲。观音菩萨的悲心和誓愿,众生称念的方法和得益,完全包含在这段文句之中。普门品中,即以此为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翻译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来由,也是从这段文中来的。
「佛告无尽意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话。「善男子」,此是直指无尽意菩萨。
这段文中,包含了三点要义。但众生与诸苦恼,实有先来说明的必要。
「众生」,梵语是「萨埵」,是一切生物的命名。称一切生物为众生有三点理由:
一、与众共生于世。
二、众多的因缘和合而生于世。
三、受生于众多之处。
众生这一名词,本是旧译,玄奘的新译改为有情,以别于一切无生之物。
在本文里说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如地狱界的众生,饿鬼界的众生,畜生界的众生,修罗界的众生,这些被苦恼煎迫著的四恶趣众生,实在已有无量无数。但佛陀讲经全以人间为对象的中心,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大慈大悲的救主,那些众生,在人间也可以看出来。好比,世间的人,在每一天之中,有时生起嗔恚的地狱心,有时生起贪欲的饿鬼心。有时生起忤逆乱伦的兽性心,所以,人间就具有了四恶趣。
「诸苦恼」是指后面所讲的七难,三毒等苦。因为这一节是总答,下文才来分别解说。所说的那个苦恼有各别不同,除了七难三毒之外,尚有四苦八苦等。这些苦恼,完全是人间内心的地狱苦恼,饿鬼苦恼,畜生修罗苦恼。然而,要详细看看这些苦恼的本源,就可知道由于求生的欲望而起。
人要求生,没有比得上这种欲望更强大炽烈的,所以这个欲望即是引起一切诸烦恼的来源。
「闻是观世音菩萨」,这一个「闻」字,是从「耳根圆通」一义而来,「耳根圆通」与「一心称名」「皆得解脱」,为这段总答文中的三大要义。
「闻是观世音菩萨」,是说众生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名号。众生若闻之而称名,则观世音闻其音声使他皆得解脱一切苦难。「闻」字,众生闻观音,观音闻众生,菩萨与众生相闻,相应,于是就显示了感应道交之妙。由于耳根所闻,菩萨与众生才能感应融通,所以叫耳根圆通。
楞严经中说闻字有三真实:
一、通真实,耳与目不同,有障碍物,目所不见,而耳却能听闻一里之外的音声。
二、圆真实,目只能用在正面看,而耳朵不管前后左右,都能听到声音。
三、常真实,过去的事,能够传到现在,现在的能够传到未来而能不变。这三点皆是耳根优胜之处。
又可以这样说:娑婆世界的教化,以闻音为主。为救一切众生的苦恼,所以观世音菩萨含有为娑婆世界人间救主的意义。
「一心称名」,这是说众生如果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被此菩萨救济,关于这点,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先说「一心」,一心就是念于心中的那一种念。念念与观音合而为一,没有他念混入,叫做一心。次说「称名」,称名是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称名,务要注意称名上面,所冠的一心二字。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观音,观音是我,而不觉出之于口,那才是称名的音声。有人说,一心称名,我们只要心中称念,口不必出声,岂不是也可以吗?如果这样讲,这是迷于理和违背自然的说法。常听到世间上人说:「只要你心诚,你不求菩萨,菩萨也保你」,这种话不能不说他是错误的想像。不过,这句话,也可作为只是口头称念,而不诚心的一种警策之言。
我们的身心,本来就是一如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现在众生假若有诚诚恳恳的一心,必定发之于外而为称名的音声,这是自然的道理,也是称名的真义。不但是如此,真诚恳切之念越深,就越能体验到大悲感应赐给的安慰。一旦达到那种境地,就是叫你不要称名,你也不知不觉的流出感激之声来了。好比是遇到一个凛冽的寒天,或是一个炎热的暑天,虽然不是有意的,可是在你不知不觉间,口中自然会流出冷呀热呀的话来。
现在我闻净圣(即观世音)之名而称念,净圣闻我一心称念之声而施救,这是耳根圆通。从口头必定要发出「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方能达到闻字的真义。
细细玩味关于「一心称名」这四个字,第一在自己必定要首先把自己这个人亲切的了知。佛教所讲的世界问题,宇宙问题,那是第二第三的事哩!
学佛,就是学自己。一切都是自己一人的问题。到底要把自己做成怎样的呢?若果细细想想这个问题,就找不出一个著落来;可又不能等闲视之,那末,本心就现出来了。在起信论方面来说,因为救济被无明隐蔽的自己,通常谓之真如缘起;然以无明为中心,又可说是无明缘起。
简单的来说,就是起信论,唯识论,也不是说的字宙问题,而是说的自己问题。起信论所说的无明,唯识论所说的阿赖耶识,皆是指自己心中所存的「我」的异名。
为求自我的解脱即要想出种种方便来救度那个从我方面而执著的自己。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才有起信论,唯识论之作。世尊四十九年的说法,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历代祖师的出现,无非也是为的这个问题。
所以这一卷普门品,也是完全为了救一切众生的「我」,除此而外,也无其他。
在前面诸苦恼的地方讲过了,「欲望」是一切苦恼的来源。但进一步的追问:欲望又是从什么而来的呢?这可以肯定的说一句:是从有我而来的!众生执著无明的我是「我执」,从我执生起我所有这是「法执」。众生在迷途上彷徨,受一切的苦恼,造一切的罪恶,均由这我执与法执而来。
真实的来说,人在世间上,就好像是空花水月,或是一场戏,只是虚伪而没有真实。把一个我,完全给贪嗔邪恶充满著。道一个丑恶的自己,污秽的自己,是很不容易看出来的。若要观察它,必须要以真实不虚的大悲明镜来显照。这个真实不虚的明镜,即是早念暮念,不离大悲观世音的慈颜和名号。
本来我执与法执,实是无始劫来的无明烦恼,业系苦相。在人间的凡夫,若想把这个断除,成为无垢清净,几几乎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唯一能看出来的只有一个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呢?就是转有漏为无漏,舍生死得涅槃的时候。
人把死摆在眼前,知道即将要死的时间,那是最神圣的,最真实不过的。
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使你是一个罪大恶极之人,在你将要死的一刹那,你也会立刻转变过来的。我们不要诅咒死,死是谁也免不了的,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世间的实相。问题不在于死不死,而在死时有没有把握,有把握的死,那又有什么可畏?
死是人之一生的最终,像是炮轰的一声响,在那时候,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好像是红炉上的一点雪花,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价值,天下的财宝都将与自己无关。
所以,人若好好的来想想,实在是很孤独的!跟随自己的唯有一生的善恶业,其他什么都没有。在世的时候,一切欲望,苦恼,皆由我法二执生起,遇到即将命终之时,你所妄执的一切,没有那款是你的。想到这点,在生之日,何必去妄执这样那样,以自苦恼呢?
「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说解脱的什么呢?这是说的解脱诸苦恼。这个解脱并不是像解除有形的束缚叫做解脱。
我们皈依大悲净圣,依照前面所讲的一心称名之力,就是解脱诸苦恼,这有两种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若能将虔诚的真心,口头的称念,端正的合拿,把这三业合而为一,这样一心称名,即能感得悲智圆满,不为烦恼泥水所染的观世音菩萨的慈光摄取。我们的身心,就会违离根本的苦恼、无明、恶业。日常有了那纯洁崇高的信仰,一切的净业即能成就。
这是由一心称名之德所来的第一解脱。
第二种利益是根据因果历然分明的道理,众生即使身在生死之中受著苦恼的果报,如能充满至诚的一心称名,必然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不觉其苦为苦,而从苦恼中解放出来,这是第二解脱。
观音灵感功德是很大的!一心称名即能解脱一切的苦恼。因为我们给与生具来的苦恼终日缠绕著,不能离开,唯有以一心称名的力量,虽有一切的苦恼,亦能忍受,这就是功德的自然显现。这就是皆得解脱的功德,这就是从一心称名的至诚而修来的功德果。
不管是耳根圆通也好,一心称名也好,皆得解脱也好,都不是单从理论上去解释的,归根的还是身口意三业的相应。如果一心称名,自然就因耳根圆通而承受解脱的妙果,所以欲达到身心欢喜的时节,必须一心称名。
讲到解脱苦恼使自己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一般人觉到有点不大容易的样子,其实,我们给我执的绳索,烦恼的铁锁,重重的束缚著,一点得不到自由,当然是很苦恼的。但是,这个绳索或铁锁,决不是从外而来束缚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替自己用绳索和铁锁绑起来的。过去有一个人这样问:
「和尚!请你指示我解脱的法门?」
「谁缚汝?」和尚这样的反问。
从这反问中,可知没有谁缠缚著我们,完全是自己缠缚著自己,即是所谓自绳自缚的。
我们既然知道是自绳自缚,如果能以平等之心解除我执的绳,以慈悲之念打断烦恼的锁,则观世音即时示现给你解脱了。
去了我执的心,获得自他平等,体认到我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我,到了这种平等大悲的境界,我们的心,已的确可说是脱离污秽而变成清净的了。
这时,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如果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自然就脱离我执所受的苦恼,弃舍妄念所起的杂虑。如是清净之心,叫做一心。所谓一心,就是唯一不二。没有两样的心,唯是一念清净,没有丝毫的迷妄,这是由于一心称名所得的心境,也就是观世音给你苦恼的一切解脱。
七、冥益
1、七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段是说冥益中的七难。七难,即是火难、水难、刀难、风难、鬼难、囚难、贼难。
这里先讲火难与水难:
照本文看来,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通之力的缘故,这是很容易了解的。持名的「持」字,是执持,念持的意思。以恭敬诚恳,坚定来持诵观音的名号,即是一心称名之义,所以「持」字为一非常有力的字。
我们若要免除一切灾难的话,必须要信仰观音的存在,观音的威神之力,观音的灵验功德,不是这样则不易得到菩萨的感应。
这个七难全是从外界而来,招致这些的是由我们的心。好比火难,就像是心中的嗔火。佛遗教经上说:「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这嗔烦恼,就好比这种猛烈的大火。火宅似的三界,也由烦恼的炽盛而来。这嗔恚的火,不是在外边,而是在自己的心内。嗔恚到厉害的时候引起对人的怨恨,由怨恨而发出行为,对他人生种种的危害。这从道德上看,既不是一种好的事,从信仰上看,更是不要说了。所以嗔恚之害,能灭诸善根。
这个嗔恚之火,是怎样生起的呢?是老执著自己,为著自己,从我慢而起的。有一个人,向有名的盘桂和尚这样问:
「我有一种容易发怒和天生暴躁的毛病,真是没有办法,请你用什么方法替我医治一下好吗?」
和尚说:「噢!这病倒很希奇得很!天生就会暴躁,更是有趣。老衲却没有看过暴躁的病是怎样的。你拿出这暴躁的病,给老衲看一下好不好?」
和尚这话,说得那个人非常窘困。
「和尚!那是做不来的,这种病怎么能够拿得出呢?」
「你看!我叫你拿出来,你却拿不出来,可知不是天生的病了,是由于嗔恚而起的呢。」
这一句话,说得那个人目瞪口呆,暴躁的毛病从此也就好了。
照这样看来,暴躁也是我们的火。
这段文有火难与水难的二难,持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设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古来祈求免火灾,水难,也就是根据这段经文来的。
照前面所讲的火水不限定就是有形可见的火水,好比我们受了他人的詈骂,侮辱,嗔恚的火就在胸中燃烧。心里一发怒,则义理人情一点都不顾及,这就是无形的火,假若再高声的回骂起来,表现在面容上的怒相,那岂不就是有形的火吗?
古人说:「嗔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人若能压制了嗔恚之火,有著从容不迫和安静的心时,就会明白义理人情了。所以平时能够压抑了嗔恚的念头,则不论遭遇到任何逆境,自己都能保持坦然平静的心胸,那就算超越了毁誉褒贬,达到苏东坡所谓八风吹不动的境地。我们可以这样试想,假使人家骂我,我们就发怒,你自己站在对方同一地位,对方实际上是一位君子,而来骂自己的行为,那就是自己的不对;若对方是一个小人的话,你把自己也站在同等的地位,那就更不如他了。所以君子批评我们的时候,应该反省,这是我们的错误;小人批评我们的时候,不要和他一样的见识而去认真,什么怒火也就不会烧起来了。然而,人类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实际是做不到这样子的。日常的生活中,虽然一点点的小事,被人家说了些什么,心头就会不由自主的发怒,怒火一起,什么心爱的东西都可将它毁坏,实在说,人类的心,就是三界中的火宅一样。
人的心中因为有了这欲望的火焰,有时不能如自己的希求,忿怒的火就烧起来。不能如意,这本是娑婆世界的常情,若要熄灭这些心中的火窟,唯有用智慧的水浇泼。
世间是不能如意的,能如意的只有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虽是如意的,但因有时处理不善,而又不如意起来。由于不能如意,所以就苦恼烦闷。来探求他的原因,是因没有修得真的智慧。智慧不够,对于事物的看法,常常把它看成两个以上,想要这样做,又想要那样做,于是盖覆了内心智慧之光,而生起种种迷惑,烦闷,苦恼来了。
宇宙的万象虽有差别,但他的本源则是一个,如把这本来从容安静的心恢复到自他绝对的平等上去,则生死,苦乐,快不快意等,固然都不能使令我们动心;就是宇宙的一切差别现象,也就都不能够迷惑我们了。果然这样,可说已修得大智慧。由于这种智慧,就不特能够有忍受一切毁誉褒贬的大勇猛心,并且利益一切的大慈大悲的平等心亦生起来了。
由这慈悲心运用大智慧,就能勇猛发挥而表现于行为了。
观音菩萨,不单是大慈悲的权化示现,而且以大慈悲运用大智慧和大勇猛来解救众生。若能以这菩萨的心为我们的心的时候,其威神之力,就是藉这菩萨的大慈悲救度众生的勇猛不可思议的威力,就能到达虽入大火,亦不能烧的境地。古人说:「灭却心头念,火烧亦清凉」,就是这种境界的形容。
可怕的嗔恚之火,已如前面讲过了。当这嗔火将要燃烧我们身心的时候,我们如果一心称名,以此称名功德,就能免除火难,这不也是由于菩萨的威神之力吗?
「威神力」,就是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其中慈悲,可以称为悲水,就是以水比喻菩萨的慈悲。在胸中嗔恚之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如果一心称名,观音的威神力,就成为悲水,而来消灭你的嗔恚之火了。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这是七难中第二水难。
众生若在大洪水中漂荡,将要遭受溺死之苦时,如能一心称名,就可得到达浅处而被救。大洪水,不仅限于河中,也可看作漂于大海之义。
这个大洪水,仍然可以从精神上去考察:
我们是在生死大海中漂荡著,贪生厌死,是人之情,尤其我们陷在爱欲的水中,而这爱欲之水,最易导人走上迷途。在这个世界上,有著种种的爱欲在诱惑著我们,因而不知有多少人,以此就招致了身败名裂。
四十二章经中说: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汝等行者,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因为人间有爱欲,所以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为此而误入迷途,有无数的人为此而不能上进,甚至有的把家和身都毁灭了。但是,这爱欲究竟是怎样生起的呢?我们知道,嗔恚是由于不高兴而起的,反过来说,爱欲就是从欢喜而起的。如为爱恋心爱的情人,而对他人做出不讲义理的事情,甚而至于双亲的意见,友人的谏言,都把它一脚踢开。社会上很多的青年男女,为此而不顾事业,不管前途,像这样沉沦于可怕的爱欲之中,就是身败名裂的根本。
沉溺在爱欲漩涡的人们,大都是从坚强的我爱来的,如把我爱稍稍转为稀薄一点,像观音那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悲心,则自然不会因自己的情欲而有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发生。
话虽这样说,但我们毕竟几乎都漂流在爱欲的大海中,已经快要到达沉没的地步了,但我们仍然执持我执,我见,不知自觉,不知回头,真是可叹!
如在这个时候,想起观世音菩萨的平等大慈悲心,把那彼此的贪爱之心一下子舍掉,则我们的心光犹如明镜,那就可以得到虽映现万物,而不执著万物的大智慧,也就有了断除爱著的大勇猛心。照道理再不会有爱与不爱的差别,一切都是平等,没有美丑的观念,没有憎爱的区别,就更能够断除为生死根本的一念贪爱。这样,本是沉沦在爱欲的大海,漂荡在惊澜怒涛中的生命,也就能够渐渐的浮到浅处了。
从这个爱欲的大海,而漂浮到浅处,除了一心称念观音的功德,那是很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救济的。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这段文是七难中的第三风难,又叫做罗刹难。这里所谓大海,是众生为了探求宝贝而经过众宝所聚的大海,这个大海就是所谓佛的大海。宝贝的数目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真珠等。这些宝贝,都是希世的珍品。
就其中的砗磲来说吧,砗磲叫宝石,它的形状说是像个车齿,体质非常的坚固,颜色非常的光彩,和真珠同样,是贝类所产。但这是说的有形的宝石,而实际上这是指的精神上的圣财。
一、信财
智度论说:「佛法大海,惟信能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学佛者如没有虔诚的信心,那断不能得渡佛法大海的。信的反面是疑,如疑心生起来,就烦闷懊恼,迷失所应行的大道了。末了不对正道去行,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以一线之差,就会踏入迷途。所以一念虔诚的信心,比什么都可贵。假使心中猜疑,不但不能起信,反而生起邪念,一旦如此,往昔专诚的信心,所获的一切效果,到这时候,都将会失去。唯有信才是去疑去迷的最好的手段,所以应以金刚不坏的心来相信。
二、进财
进,详细的说,应为精进。精进,是精励进取之义,即向正道精勤努力的走去之谓。如果不明白此义,再好的宗教,也不会有所得。俗谚说得好:「流一滴汗,有一分的收获」,没有精进,决不能得到真实的法味。
三、戒财
戒是防非止恶的意义。严持佛的教诲,一点不能毁犯,操行方正,遵守一切世间出世间的规律即是戒财。如果不依规律,就是放纵,放纵自然就会堕落,自然就会有不正的行为,所以戒为一切正当生活必要的规则之宝。
四、闻财
闻是知的第一步工夫,人若不求知,不受教,则与禽兽相等。闻教,才能知理入道,要知道世间上没有不闻教而能入道的人。但是,在闻教的时候,又不能没有虚心,虚心者虚己以接受他人也。这是闻教进道的必备条件。闻了教以后,必需要如理的去实践实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此处即指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的三慧而言。
五、舍财
在佛教中,行慈悲的时候,以舍为最重要,舍的反面是取,取是坚持执著,如果在我们施舍的时候,有一种希望得到报酬的心,那即是取,而不是舍。我们在施舍的时候,要如太阳的光热,无条件的照耀著大地上的万物一样,不这样就不行。所以菩萨必须要具有四无量心,慈能与乐是慈无量,悲能拔苦是悲无量;行慈悲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不是别人叫我做的,也不是别人勉强我做的,而是我欢喜这样做的,这是喜无量;如果带有不愿意或不高兴的心情去与乐拔苦,那不叫做慈悲。在慈悲欢喜施舍的时候,没有要求报酬的心,这才叫舍无量。
六、慧财
慧财是智慧的运用,也叫定慧财。定慧财就是止观。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智慧好似是行路时的眼睛,这个眼睛如果眛了,向什么地方走都不明白,所以在大智度论中关于佛法的修行曾这样指示说:「智目行足」,有智没有行,是跛者;有行没有智,是盲人。不管是跛者,盲人,都不能够行路。如果盲人背负跛者,则智的目加上行的足才能够相助前进。好比有了进财、戒财、舍财,没有这个智慧的目,也不能够前进的。
七、惭财
惭财,就是惭愧。集论中解释说:「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愧者,于诸过恶,羞他为体」。没有惭愧的心,则不能入道。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没有比得上感觉惭愧的心再善美的了。这种心生起,实在可喜!如果惭耻的心生起,则恭敬的,礼貌的心也就生起,而信心也跟著生起了。做一个人假使没有惭耻的心生起,那实在是很可怜的!惭耻的心,才是佛性,因有了这种心,就能修切实的去实践智慧,信仰,道德。
以上的七种,叫他七圣财。这种教法,依据诸经,有很多不同的解说,在你想要获得这七种圣财,进入佛道修行的时候,如果忽然一阵黑风的吹来,这黑风,即是无明烦恼的迷风,或是一切魔障的恶风。你若没有坚定不移的心,那么你要说:「我真傻瓜!上当了!」「学佛有什么用呢」?「就算得了这种修行吧,也不中用!」对信心起了怀疑,对于精进生了怠念,对于戒律而去毁犯,胡作妄为,都将随此而起;对于舍又执取了,对于慧又愚痴了,对于惭又没有耻了,把可以进入大道的心,导向惊涛骇浪之中,漂流到罗刹鬼国去了。
「罗刹鬼」是梵语,此云「食人鬼」,即是能吃人的鬼。
「船舫」的「舫」是两个并合起来的船叫舫,一般都说是船。这是将色心合而为一,以此喻人的身体的。现在这船给狂风吹得歪斜,像是极其危险的样子,这是无明烦恼的迷风,在心中掀起贪嗔痴三毒的波浪,这即是恶鬼罗刹之心。假若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生起「南无观世音菩萨」与「平等大慈」的心念,那无明烦恼的狂风就将停息,贪嗔痴的三毒波浪就将平静,而得解脱这个苦难。所以说:「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这是第四刀难。
若人面临到伤害或杀害的时候,能称念观音的圣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的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个刀杖也决不是指的有形的刀杖,而是指害人的骄慢嗔恚之心。骄是自高自大,慢是恃己凌他。赞自己,谤他人,对比我好的人,不由自主的生起妒忌,这就是刀!嗔是怒目,恚是怒心,这种忿怒的心,就是打人的杖!如果他人以这种心来压迫我,而我却以慈悲心去对待他,那他的刀杖,自然就等于断坏,不能发生作用了。
所以佛说:「虽以一夫能胜千敌,不如在未胜之前忍辱」。又说:「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可止争。」
江苏江都地方,有一个老太太王氏,在年青的时候就茹素学佛,信奉观世音菩萨非常虔诚。十八岁的时候,嫁给刘文藻为妻,生了三子一女。后来文藻死去,她独自把子女抚育成人,为长男娶了媳妇霍氏。霍氏自从入门以后,气势凌人,骄横傲慢,常常目无尊长,轻侮王氏。王氏以观音的悲心为心,毫不为意。反而温言奖誉,备至推崇。有一天,邻人看不过去,向王老太太说:
「你的儿媳,怎么对你毫无孝敬之心?」
「我家的儿媳非常贤良,她并没有不孝敬我的地方!」
霍氏偷偷的在房外听到婆婆王氏的话后,生大惭愧,非常懊恼!从此,她那像刀剑似的心,就为婆婆的这种忍的柔软妙方而折断了。
这种忍是从什么生起的呢?是从平等大悲的一念心中之所生起的。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当他见到人的时候,必定要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你即使如何的斥骂他,诽谤他,他还是向你说:「我不敢轻慢汝等。」
有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掷打他,他还是高声的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他常说这种话,所以众人都喊他为「常不轻」。
「汝等皆当作佛」的这句话,这是对于别人人格的尊重,能够尊重别人的人格,自然就不会对人生起骄慢嗔恚之心。当知这位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以此而警觉一切众生。
平等的慈心,就是观音的心,如果有这种心,别人怎么能够加诸刀杖呢?以这种平等大悲的心,愿意把自己一切,甚至生命都施给一切众生,那个生死之苦,在他的眼目中,自然是无所谓的了。
「平等大悲」,是我们所行的道,唯有这个道,才是永远的正道。为著这个道,我们应该很欢喜的把生命供献给他。
能体会这永远大道的,是大智慧,从大智慧迸出大慈悲,以至从大慈悲奋起大勇猛的心。
有大智慧,即能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如能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则生死如同大海中涌来涌去的波浪,是一切因缘和合的假谛。波浪在大海中虽然涌来涌去,可是,大海中的水,一滴没有增加,一滴也没有减少,而且波不离水,水不离波。就好像觉悟到生死轮回的此身,当体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再没有劳心生死的必要。禅宗把这个称为大死一番的觉悟。
「大死一番」,是洞悉了生死一如,寄托生死于观世音菩萨,心中就会泰然了。这是由于没有他念所致,没有骄慢之心所致。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这是七难中的第五难。「三千大千国土」,就是宇宙的意义。一个日月所照的为一小世界,集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总称这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个定为一佛教化的国土。离开此佛土,中间隔有十万亿佛土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土,这个十万亿佛土,本应称为无量无边,但因把抽象的观念变为具体化,所以称为十万亿佛土。此处说一佛的教化区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也是把抽象的观念具体化,不必拘泥于确定的数目。
「夜叉」,是梵语,此云「轻捷」。「罗刹」,亦是梵语,此云「可畏」。这两者都是同属鬼神的一类。一瞬之间,能飞几千万里。
夜叉,罗刹既都是恶鬼,若从害世毒人的意义上去看,我们这个世界上就充满了夜叉和罗刹。这个夜叉罗刹是说的什么呢?即是一切的诱惑。女色啦,金钱啦,权力啦,名位啦……一切的一切都是诱惑我们的夜叉罗刹。实在数之不尽。
像夜叉罗刹似的诱惑,又从什么地方而生起的呢?推究的结果,仍是从我们的烦恼妄想而生的。烦恼虽说是八万四千,而实际上,也许不祗这个数目。
我们若把八万四千烦恼看作土匪,则夜叉罗刹,应是百万土匪军中的大将,也就是指的贪嗔痴三毒,而这百万土匪军中的最高统帅,就是一念的我执。因为有了这些夜叉罗刹,所以有时候侵入了得意扬扬自以为是念头。土匪终是可怕的东西,若能除却一念我执,进入无我的境界,则什么都可不必恐怖了。但是,以我们的力量,捉拿不住匪军中的我执统帅,所以八万四千土匪的烦恼鬼,都来扰害我们了。因为我们有迷妄,所以给他纷扰得就不能够一心了。
超日月三昧经中说:
「魔有四子,一身魔,二欲尘魔,三死魔,四天魔。例如两木相钻,则能生火,还烧其木。火不从水出,不从风出,不从地出,四魔亦复如此,皆从心生,不从外来。譬如画师作像,因缘和合,随手成事,虽有彩有板有笔,但画师不画,则不能为像,百魔亦复如是。己心坚固,而不生起,则无四魔。」
超日月三昧经中所说的四魔,不过是把天地间布满了的恶鬼罗刹分为四类,这四类虽说是魔王,只要心能坚固,则魔王即不能生。想要坚固这个心,不外把一念安住于平等的慈悲,不外委任能够通达诸法实相的智慧,不再执著因缘和合的假我为实有。如果能以这个意义一心称念观音名号的人,是诸恶鬼不能以恶眼视之,哪里还能再加毒害呢?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枷械锁,检繁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这是七难中的第六囚难。
「杻械枷锁」,杻是手镣,械是脚杻,枷是头上套的枷,锁是缚在身上的锁。「检系」,检叫封检,系是系缚。意思是:杻械枷锁,能够封囚五体,拘束人的自由。
这段文是说,不论你有罪被缚了,或是无罪被缚了,由于你称念观音圣号的力量,杻械枷锁就能断坏了。从事的方面去解释,和所说观音冥益的其他六难相同,可是,从理的方面说,什么人缚你?这个杻械枷锁不外是自己系缚自己而已。
自己觉得有罪了,因了那种罪而自己感到苦闷烦恼,不能够得到自由的境地;或是自己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而仍有这样的痛苦来逼迫我,因此怨天尤人,这种责备他人之苦,不是陷于自绳自缚吗?
其他还有名誉的杻,利益的械,恩爱的枷,我执的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束缚著我们。如希望有好的名誉,而不能得到;想要得到利益,又不能如愿;为了恩爱而踌躇;为了我执而被囚。像这样存有和罪囚同样忧心的人,即使他有多么好的目的,不管他有多少的财产,多高的地位,多好的名誉,他也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乐趣。
前人有一句话:「不要名,不要钱,不要命,不是这样不能够做出大事来」!名利、金钱、生命都不要的人,那是太少了!大多数的人,为了金钱而缚了身体,为了名誉而缺义理舍人情;为了惜命的结果,而变成一个卑怯的人;这些人都是自绳自缚,怎样也找不出办法来。这都是由于平时不能正曲直,明邪正,不存一种公平的心所致。
但是,我们若能住于观音菩萨的心中,断我执的锁,以一视平等的心,就会知道:名利,本来是因缘和合的假名,生死,本来是变化的现象。如果为这种智慧之光所照,则系缚自然解脱,自然能够得到自由自在,没有什么人来系缚我,所系缚我的不外是自己。
就算是有形的真被系缚了,而有了这位观音菩萨的心,也没有什么不自由之处。
往昔唐朝的智觉禅师,他在俗的时候,曾做过太守,可是他做太守的时候,适逢到饥馑之年,在他辖下的人民,即将要到饿死的时候,他实在不忍心看下去,自己就开了公家仓库尽量的拿出米来救济那些饿著肚子的灾民。可是不管你是一州的太守,如果不奉准中央政府的命令,自己任意的开了官仓,那是有很大的罪的。因此他终于获罪被缚了。圣旨下来,要把他解往国都,以便名正典刑。
然而,禅师预先本已觉悟到他这样做,将会送命,所以他一点也没有恐怖,甘心愿意承当。唐天子早知禅师的为人,闻得有这件事,也想到这当中必定有什么隐情,就谕其属下,看禅师有什么异常的言行,要奏知他。
到了临刑的一天,把禅师从牢狱中拉出来,到了举刀斩首的时候,禅师面色一点不变,反而莞尔而言:
「将此一命,布施众生!」
官吏见了这样的情形,立刻收刀,把这情形报闻天子。不久,圣旨下来,要仔细的再行讯问,禅师也就照实在的情形回答了。
禅师的这种行为,是慈悲的行为,完全从大悲的心中流出,一点没有瑕疵,弊病。情愿牺牲一己生命,而救众生于饥馑,这种行为的确非常伟大!然而国家的法律,又不能徇情,因此就免死而使其出家,这就是后来的智觉禅师。
禅师的确可以说是观音的权化,由此可以看出,大悲的心是能够除有形的缚,像这样的例,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哩!
【若三千大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这是七难中最后的贼难。
三千大千世界,和前面说的宇宙相同,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一心,一心之中又充满了怨贼。
王阳明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心中的贼,神通广大,变化自如,可以上天,可以入地,想要捕捉也不容易捕捉。无论他是什么人,要想捕捉心中的贼,能够如捕捉盗贼那样捉到的话,那他可说是大丈夫。但是,你真要捕捉偷东西的盗贼,那你必须要知道生命的危险,因为你捕捉他,他必定要拼命的向你抵抗。捕捉外面的盗贼,尚且这样的困难,捕捉比那盗贼更利害的无形的心中之贼,可知是更不容易了,然而,如体会到观音的平等悲心,这个贼也就容易捕捉了。
过去有一位空也上人,赶路的时候遇到了盗贼,上人见到了,从悲心中不觉流出了眼泪,那些大盗见了上人的样子都对他嘲笑说:
「这是一个太没有道功的出家人!」
「不!」空也上人回答:「老僧并非为可惜我的财宝而悲,我想到像你们这样的人,有著比平常优异的身体,世间上可做的事情很多,不知你们作了什么恶因,而现在来做盗贼,以加重自己的罪业。我想到你们将来受这报应的可怕,所以我不觉的就流泪了。」
空也上人说后,眼泪还是潜潜的流著,这种悲心,竟然感动了大盗,后来,他们都拜空也上人为师,做了空也上人的弟子。
又有一个恒顺和尚,也有著一段像这样的话:
有一天,和尚住的地方,进来了一个贼。
「把钱拿出来!」贼说时将大刀一闪。
和尚看他的刀不在眼内。
「好!好!」
和尚说后,尽量的把钱拿出来给他,贼将和尚拿出的钱藏在怀中后,就悄悄的要向外面走,正在这个时候:
「等一会!」和尚忽又这样的喊著他。
贼停住了脚步。
「你向别人要了东西,不说一声谢谢就要走了,有这样的道理吗?这笔钱本来是我要奉给本师释迦牟尼世尊的,只要你去向本尊说声谢谢就可以了。」
「谢谢!」
贼说了一声就走了。
以后不久,那个贼又在别处犯案被捕了,他招认说是还偷了和尚的钱,警官把他带去见和尚,和尚见了很快的就说:
「不错,在某月某日的夜间,有一个男人进来,说要我给他钱,所以我就给他的钱。这个并不是他偷的,是我自己愿意给的,这有什么证据呢?记得当他出去的时侯,还讲了一声谢谢才走的!」
警官听了和尚的话,向和尚说:
「和尚的话,意思大概是要救这盗贼,可是他在别处偷了好多次,获罪太大,不能够再让他逃了。」
和尚听了警官的话以后,走上前去握住贼的手,流泪说道:
「我本是很穷困的,已经把所有的钱都给你,甚至叫你向本尊多谢,那知我的诚意不足,不能感动你,令你再到别处偷东西。」
这个贼听了一言不发,羞惭满面。
贼在牢狱之中,仍然不能够忘记和尚的话,出狱后,他跑到和尚那里忏悔,从此,他改邪归正,努力做了好人。
这是慈悲的感化,本段经文就是表示的这种意思。怨贼,怨是夺命的人;贼是夺财的人。
好比有一个商主,带领了很多的商人,拿了金银珍宝的东西,经过怨贼所居的险峻山路,山,好比就是五蕴山,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和合的生命体。换一句话说,就是我。我见的山中,集合有八万四千的怨贼──烦恼。
「商主」,就是第八识的心王──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语,中国译为「藏」,是含藏一切种子之意。也就是一切心的主体。
前七识从阿赖耶生。随从这些心王,为心王之所有的,叫做心所。心王心所等,共有九十四法,是属于有为法,另加六种无为法,就叫做唯识百法。上面所说的诸商人,就是指这心心所法的作用而言。
阿赖耶即心的动作之本,从它向外活动的方面说,有眼、耳、鼻、舌、身的五识。这五识是接受外部刺激而有所认识的。他所认识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即是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从它的内在活动方面说,这五种总合的,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意识的对象是叫法。更就它的潜在而向内妄执为我的,叫末那识。
这个心,持有可成佛的宝,也持有堕于迷的贼。故其根本的阿赖耶识是含有觉和不觉的二义。因此,在我们的心中,以持宝和怨贼为喻。
其中若有一人,任它环境是多么的险恶,一点也不要骇怕,不管烦恼怨贼是如何的多,只要自己体得观音平等大悲的心,以无我讨伐我执,以慈悲摈弃贪欲,以勇猛降伏嗔恚,以智慧照破愚痴。果能如此,则烦恼的怨贼就会逃去,险峻的山路,也能安全的走过。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知道,观音菩萨确能使我们不畏,所以说能施给我们无畏。
以上所说的七难,到此已经完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这是七难的结文。
「摩诃萨」是「摩诃萨埵」的略语,「摩诃」是「大」,「萨埵」是「有情」或「众生」,「摩诃萨埵」合称是「大众生」,大众生即是于诸众生中第一最上的意思。
摩诃萨又可称为大菩萨,此处就是用来更进一步尊称观世音菩萨。巍巍是形容山的高大,此处是指观世音菩萨威神之力有如巍峨的高山。
2、三毒难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前面讲的七难,是从外境来的;这里讲的三毒,是从内部来的。
三毒:就是贪欲、嗔恚、愚痴。这个三毒都是毒害我们身心的东西,而贪欲中最甚的莫过于淫欲,什么都比不上淫欲再能毒害我人的身心。淫欲,就是普通所讲的性欲。
性欲,若从生存的意义上去讲,是必要的本能。这不单限于人类,一切的生物,都靠此传种接代,才能不断的延续生存下去。由此看来,是不能去否定性欲的。所以从道德上说,夫妇间的关系,是人伦的大道。正当的性欲,不是不可以的,不过,越出性欲关系的轨道以外,就于身心有害了。而且,社会风教上影响所及,其害是不堪设想的。性欲的道德,在佛教中,分邪淫与不邪淫的两种:不邪淫,是正当的夫妇关系,是可行的性行为;邪淫,是不正当的性欲,也就是不应有的性行为。
佛在戒律中,指示这个问题,非常的详尽,性行为在非时,非处,非支,非量的情形之下,是禁止的。非时,是不应该的时候;非处,不是应行的场所;非支,不是生殖机能的交接;非量,是淫欲过度,所谓是荒淫。
萨遮尼乾子经中说:「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妇女,是人不惭愧,受苦常不乐。」
这是指示应该要遵守一夫一妇的道理。
佛教中指示做人的方法,就是应行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身三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是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由此可见不邪淫的重要。
淫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遏欲文说:
「首恶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
「拔山盖世之雄,坐此而亡国丧身;绣口锦心之士,以之而败节堕名。始为一念之差,遂致毕生莫赎。」
「芙容白面,带肉骷髅;美艳红妆,乃杀人之利器。纵对如玉如花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未行者,谨防失足;已行者,及早回头。」
四十二章经说: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男子对于妇人的存心,这是最适切不过的了。如果女人也作如此想,一切男子我应看为如父、如兄、如弟、如子,也就能够灭却淫欲的心。
所以「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的心生起,常念观世音菩萨,那就不会忘记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勇猛的心了。对上不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敬意;对下常存一切众生是我子我女的观念,则一切淫欲之念,定会烟消雾散了。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嗔」,是狰狞忿怒的样子,「恚」,是心中存在的忿恨;其害之大,前面已说了很多。
佛遗教说:「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法句经上说:「能制自恚,如制奔车;善为御心,去暗入明。」
在百喻经上,有一段关于嗔恚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有一个地方,集合了很多的人在批评一个人,他们都在批评著某某一个人:
「那个人虽有德行,却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发怒,二是行动轻躁。」
大家都是这样的批评著,恰巧这些话被那个人听到了,他从后门外走来:
「你们是说的什么?」
那个人这样讲了以后,就把批评他的那个人摔倒在地上。
「为什么要如此粗暴?」大家都这样责问他。
「俺什么时候容易发怒?什么时候行动轻躁?我本来不是这样,你们乱批评,所以非打你们不成!」
这样一说,傍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虽自己说不会怒的,不会怒的,可是,易怒倒底是人之常情,要压制是不能够的。
又百喻经上有一段同样意思的故事:
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干涸了,有两只雁见到一个龟吃不到水而苦得很,雁就向龟说道:
「龟呀!你可以衔一根树枝,我们衔著树枝的两端飞起来,把你带到有水的地方去。可是,你可千万不能讲话呀!」
那个龟听了,就衔了一根树枝,两个雁就衔了两端飞起来了。当他们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下面村庄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说:
「喔唷!龟被雁衔去了!」
龟听了这句话后,忽然的大怒起来:
「你们知道些什么事?」
话刚出口,龟就跌落到地上死了。
我们嗔恚的根本,就是由我执而起,不肯输给人家的原故。
嗔,是有对方的,向人冲动生起的一种恶性情感,但对方不一定同样的生起嗔。只要悟到没有对方,则嗔的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常念观世音,知道根境是一。能够根境圆通,就没有我与对方,则嗔怒也就不会生起,更没有忍耐的必要。如果一心称名,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是想嗔也嗔不起来了。
佛在杂宝藏经中,有这样戒嗔恚的话:
「得胜增怨,负时增忧;不争胜负,其乐第一!」
不争胜负,是安住在自他平等的观念之上,是战胜了嗔恚的心。这个自他平等的观念,可说是观世音菩萨所示,在你发怒时,如果诚心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则心能安住于慈忍,不起憎恶,嗔恚也就消失了。
过去有一位将军,气量非常的狭小,有一点小事,就对部下发脾气,他的夫人也没有办法,以此引为很大的苦恼。然而这位将军对于佛教倒非常信仰,他虽然称颂佛菩萨的圣号,但又对于称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得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利益,有点怀疑。可是,有一天早晨,他的夫人为了一点小事不适合他的意,他就带了嗔恚的心,到佛前去称念佛菩萨的圣号。当他开口称念的时候,忽然觉得过去气量小与浅见是不对的,往昔皆非的心,不觉油然而生。同时,心地平和,被欢喜之光所照,他心下才恍然明白,这就是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
这种境界,就是常念恭敬,便得离嗔的现益。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是三毒中的第三愚痴。
愚痴是智慧的反面,能把智慧的光明盖覆了而成无明。经上说愚痴能增长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愚痴增长便成邪见,从邪见遂受畜生的果报。
爱欲拿水来比喻,嗔恚拿火来比喻,这都是从有形的上面来说明。愚痴可以拿风来比喻,因为智慧的大海,给愚痴的风吹得昏昧了。
见惑有两种:一是从智识上起的见惑;一是不明白道理的愚痴,或虽然明白了道理,而不以为然的感情上生起的见惑。
见惑是不明白诸法实相的大乘道理,不知有生就有死,这是万物变化的法则,那个只是现象上的事情。或不解本体上是不生不灭的,或否认那些现象变化上所显的因果法,而拨无因果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没有这样的事。你看我忠实而贫穷;他不忠实可成为富翁;自己孝顺养亲而常生病,那些不孝顺养亲的反而常健康,所以说因果,总是废话。世界上持这种见解的人很多,这个就是由于不知因果的道理。忠直与孝顺,是道德上的因果;富贵与贫穷,是经济上的因果;生病与不生病,是卫生上的因果;就是算他是一个忠直的人,而他只乱化钱,不会赚钱,自然就会贫乏的;至于那不孝顺的儿女,因他注意卫生,身体就会健康。这是很容易明白的事实。混同因果来谈,这就是从见惑生出的愚痴。
说起因果来,不从过去,现在,未来去考察,光看目前的事实,来断定是不正确的。
道理是明白了,而不知道何以成为这个道理的是思惑,这也可以说为愚痴。好比,世间上的人,如果有一个是他的亲人死了,他马上就会哭起来,因为死了,所以认为是可悲的事,何以不认为他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的呢?假使这样想,岂不是不会悲伤了吗?这就是不能忘记情执,也就是基于思惑的愚痴。见惑的这一方面,如果明白了原来如此的道理后,则容易断除;可是在思惑那方面,就很不容易断除了。就是知道了这是对的,后来又生起「可是……或虽说是这样……」等愚痴来,这就是一种执著。如果用观音菩萨的智慧来观照,去了这个迷惑,则愚痴自然就会消除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是以上所讲的三毒结文。释尊再把听众中所发问的代表无尽意的名字呼出来告诉他:观世音饶益一切众生,能令众生远离如刚才所说的淫欲、嗔恚、愚痴等的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所以众生应一心称念。
外面来的七难是小难,而内在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难。把这个大难的淫欲转为慈悲,嗔恚转为勇猛,愚痴转为智慧;以这个慈悲、勇猛,智慧之力绕益一切众生谓之大威神力。
3、二求愿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冥益的第三章是二求愿。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有三种供养:
一、庄严堂舍,恭敬供养。
二、读经礼佛,修行供养。
三、饮食衣服,利益供养。
本文中有一句叫「福德智慧」:
「福」是有形之德,即身上衣食住之德。
「德」是无形之德,即心具圆成之德。
「智」是慧之体,即向慧选择判断之力。
「慧」是智之用,判别善恶邪正的功用。
照这段文读来,若有女人,欲生男孩,许愿观世音,即能生漂亮的男孩;欲生女孩,许愿观世音,亦能生美丽的女孩。本文不外说的这种利益。男,是标示智慧;女,是标示慈悲。如欲求清净智慧,以诚心,诚意,礼拜供养观世音,通达观世音,所通达的诸法宝相之理,把这个尊敬,确信建立起来,即能得到圆满的真智,平等的大慈悲。如果欲得大慈悲,当常以观世音的心为心,永不远离的精进下去,则自然会生起受人尊敬的慈悲心。如果身口意合而为一的礼拜供养,则观世音也就不会离开自己。
在一心称念观世音的时候,天地万物成为一位观世音,自己与观世音之间,没有区别,没有障碍,当此之时,观世音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在自己也能显现了。
寅法禅师把这段文作为一种胎教。那就是求子的女人,把心归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观世音,驱除种种的迷妄,远离一切的邪见,由此,如果是生男孩,则是福德智慧圆满;如果是生女孩,则是端正有相,受人爱敬。这段文,除了神秘的灵验冥益之外,也可这样从现实的方面解释。
尤其这「宿植德本」,是说宿世的善业,显现于现世成为德本,而能使人爱敬。所以在佛教中,所谓生前宿世(过去)以及从生至死(现在)死了以后(未来),通于因果关系,所以此「宿植德本」,是从生前的过去善因,成为现在的善果。孩子在母亲胎内,在未生以前,那个将要做母亲的女人,如果心理及行为端正,则不单是胎内之教,依遗传的道理来讲,所生的孩子的肉体与精神都有影响,所以这段文应该特别注意。
根据这段文中所说,在男的方面,有福德智慧,在女的方面,是端正有相。这是因为,女的在姿容方面比男的重要,所以略去福德智慧;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其实,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这二者都应具求的。
福,以有形之幸事为主;德,是无形的心行。在世间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虽然有很多金钱,但还令人讨厌的;有德而无福的人,虽然是很正直,但还是诸多不幸的。
现在所希望的是有福有德,并且要有智慧。就是有钱有人望再要加上贤德。端正有相,是指的美好姿容,限制行为谓之端。这里应注意端正二字,因为在佛教中,是不光取姿容的,好比玉耶经中说:「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爱敬者,名为美人!」因此,所谓美人,不光是美好窈窕庄重的姿容,而更要的是端正、贞静、幽娴的心行。释尊讲到此处,又告诉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以这一句,收结前文。因有众生,恐持名无功,所以再说这若有众生,恭敬礼拜,则功不唐捐。唐捐是虚费的意思,功不唐捐,即是功不虚花。
七难以下,皆是说明身口意三业的观世音的冥益,起初七难是从外来的,所以在口称诵观世音菩萨;三毒是从内起的,所以在心常常观想忆念观世音菩萨;二求愿是身求,显示身行恭敬礼拜。此即把身口意三业一致相应,由此而能受冥护的利益。
4、劝持
【「是故众生,皆当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这一段无需特别说明其中意思,就是表明前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冥益,是真实不虚的,是一定能够得到的,并不是空而不实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应该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并不是像供了木头做的牌子,拿了纸上画的符咒,就算数的。
然而,你供了木造的牌子,拿了纸画的符咒,就能安心了,所以并不能说不好,但在根本上讲,应该要在深心之中,受持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令其不失,这才是要紧的!
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个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们看释尊的比喻就可知道。
释尊向无尽意菩萨问道:
「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号,一直到他死的时候,他都是热心的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那么,这个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还是少呢?」
「那个功德太多了,世尊!」无尽意恭敬的回答著。
释尊听后,复又说道:
「如果再有一个人,只一时受持观音菩萨的名号,并非是一生的来受持,在那一时,能受持礼拜供养,则与先前终身礼拜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一点没有两样。这种功德,在百千万亿劫的漫长时间中,是没有穷尽的。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就有这么的多,这么的大!」
上文所说的六十二亿,是形容数目的多,言其多至数不穷尽,与无量无数相同。
在佛教中,无论说什么数目,必定都是有所根据的,如同说是六十二亿,或是多少亿,都是有他的定义。六十二亿的六字,就是指的组织宇宙万象的地、水、火、风、空、识的六大。在这六大中,地水火风空是色,识是心,即相当于心与色,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可是这个再加上恒河(即印度的大河殑伽河)沙那么多的数目,所以可以解为无量无数的菩萨。
一个是终身的对那无量无数的菩萨礼拜供养,一个只有一时对观世音菩萨的礼拜供养,说这两种功德相同,这实在是大乘实教的妙旨。
在大乘实教中,是说万物一体,万物相关,显示了一多不二之理。一与多,相容相入,举一即含一切,举一切即含一,所以在华严经里,甚至于观察一尘之中,即括尽法界。虽然说是桌上的一粒灰尘,如果要找他的由来,就是集合了一切万物的力量才能落到桌上的。这个一粒灰尘,如果是由纸屑而生,则纸与尘不能离开了关系,再来进一步的探求,纸是楮木制造的,则制这个楮木的机械,工作的人员,养活那些工作人员的衣食住,都是有密切的不能离开的关系。衣食住从何而来?那又不能离开供给衣食住的世界上一切的人,还有,产生这些资料的土地,与热和光的太阳,如果缺了一个,这个尘都不能做成。
所以说,一中含多,多中含一。一与多是表里的关系,并没特别的两样。照这样看,供养观世音菩萨,与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的菩萨,其功德相等,当然是没有什么可疑惑的了。
尽形的长,与一时的短,仔细的想来,也没有什么不同。
本来说多少、长短、远近、大小,都是比较上的说法,是相对的。在绝对的境地看来,并没有像多少、长短、大小、远近的分别。都是浑然地融合,不能够分开,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说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一切诸佛菩萨皆在其中,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皆可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主观方面来讲,已如前面所说,人人都是一个观自在,那个数目实在是无量无边,可是,又都同一尊观世音,所以并不可以用多少,长短来比较。
佛说这个道理时:
「无尽意」!释尊又招呼代表一切众生发问的无尽意:「人人都要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如能受持,就可以『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这是冥益的结文。
在文中显示,供养一切菩萨的功德,摄于供养观世音菩萨,把无量菩萨的名号,摄归观世音菩萨名号,这就是宗教的信仰应该归于一致,能住心于一,就不会迷惑。同时,由这一致的心,能引发出慈悲、智慧、勇猛的活动来,可以脱离一切的危难,充实一切的希望。
至于分心杂念,则心成为散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住地,所以,一心不二,才是主要之道。
关于这个,有这么一段有趣的话:
过去有两个人:一个人信仰很多的神仙,在他的袋子中放著好些神仙的名号或符咒;另一个人,只信仰观世音菩萨,他的袋子中,也放著观世音的名号。
有这么一个时候,两个人走在路上,不意的路旁跳出一个凶汉来,向他二人连砍了几刀,一个人被砍伤了一点,另一个人则一点伤都没有。那个没有被砍伤的人,打开了袋子来看,见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被刀切断了一点,这个一定是因为他信仰观世音,观世音庇佑他而以身代替的,他从此更加信仰观世音。被砍伤了的那个人呢,心中大不高兴,他就喋喋不休的说:
「我的信心比那个男子一点都没有差,我是这样热忱的信仰,神仙的木牌和符咒,放了很多在我的袋子里,怎么就一点都不给我保护呢?」
那个被砍伤了的人,正在满肚子懊恼时,袋子里的神仙忽然说话了:
「真对不起你!我们并不是不想帮你的忙,可是你袋子中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而来保护你是很失礼的。当你危险的时侯,我们请天帝来救你,他又推请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请妈祖,妈祖又推请北斗星君,正是这样推让的时候,你就被砍伤了。那个人的袋子中因为只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所以很快的就救了他。」
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我们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说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种不纯洁的信仰,是不能达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八、显益
1、三十三身(圣身)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因缘,释尊的回答是称名、常念、礼拜,就可以受到感应,所以那是称为冥益。这段是无尽意菩萨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的事。
这个身口意三业,是说些什么事呢?这是从有形的现象上去说。譬如说,释尊回答:「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这就称为显益。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权化,所以与前面所讲的无大区别。
这里无尽意发问的主旨,分为三点要义:
第一、问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来这个娑婆世界?是怎样的现身?
「娑婆世界」的「娑婆」是梵语,译为华言叫「忍土」。在悲华经中解释说:「名娑婆者,此诸众生,受是三毒,及诸烦恼,能忍斯恶,故名忍土」。释迦世尊,所以垂迹应现于娑婆教化,就是要令众生解脱此土的苦恼。
第二、再进问观世音菩萨的口业,是如何为众生演说妙法?
第三、再仰问观世音菩萨的意业,度众生的方便之力,究竟是怎么样?
这里所说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适宜。济度众生,要用适宜的方法,称之「方便」。这并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虚伪欺骗,叫做「方便」。在法华文句中,有三种意义解释「方便」:
一、方是法,便是用,随顺众生的心意,用种种的方法来示教他。
二、方便是门,以这个方便而能引入佛门之义。或是随众生意,或是随自己意,以种种方便示教众生。
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测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说法而令他得益。
随他的意,随自己的意,或两者兼用,用这样的方法济度众生,皆是方便之力。现在问:观世音菩萨究竟以什么方便之力,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呢?
关于这个问题,释尊答以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三十三身中即含有十九说法,十九说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示现。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佛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话:「娑婆世界上,如果有众生应该要用佛身来济度的话,则观世音菩萨,就显佛身为他说法。」这是显示第一以佛身说法。
「得度」,是得到度脱的意思。度同渡,即是从烦恼的此岸,渡到菩提的彼岸,这就是彼岸之义。
至于说到「佛身」,是指什么说的呢?佛身可以分三种说法:一、法身,二、报身,三、应化身。
这里所说的佛身,是指为众生的根机而应现的应身。
「法身」,是把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于无穷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没有地方不遍,没有时间所限,即是毗卢遮那佛的法身。
「毗卢遮那」,是遍一切处之义,因取喻太阳光除闇遍明,所以又称大日如来。
「报身」,是体得宇宙的真理者,与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于大觉之境。从空间来讲,遍满十方,称为无碍光;从时间来讲,证得永恒的生命,是为无量寿。具有无量光和无量寿的,即和阿弥陀如来同体。
「应身」,为了悲愍浊世的众生,应现到这个娑婆世界上来,像降诞、出家、修行、成道、说法的释迦如来一样。无论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区别的。
拿一个比喻来说,法身恰如医学,研究医学的医师是报身,应用医学来治病,闻药而施行医术的是应身。
现在,观世音菩萨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所以不妨可以这样看:现于此世界说法度众生的释尊,也是观世音菩萨示现。
以观世音菩萨作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而释尊的出现,正是显现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关于这一点,就说释迦是观世音,观世音是释迦,我想总也是无妨的。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梵语「毕韧子底迦」,解释为「缘觉」或「触觉」,他不等待他人的辅佐,可以独自的向于解脱之道。所以,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能够体得部份的宇宙真理,均可把他算在辟支佛中,可以说,希腊的哲人,中国的圣人,皆是辟支佛。
这就是佛教中特长的地方,佛教中并没有非受释尊之教不能解脱的偏狭思想。不等待受释尊教法也能有独觉的。
现在观世音菩萨,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所以,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老子也好,孔子也好,耶稣也好,穆罕默德也好,皆可以看为观世音菩萨的应现。
观世音菩萨好似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无论在江、河、洋、海之中,都可以浮现。真理是一个,体现宇宙真理却有不同。所以适应不同的时代或土地而现身教化众生。这是佛教的特色,应该加以发挥的。
当然,这辟支佛是缘觉,但在缘觉当中,也有缘觉的缘觉,缘觉的声闻两种分别。缘觉的缘觉,是没有受释尊之教,能观察生死因缘的道理而悟入的。可是,说到缘觉的声闻,那就必须遇释尊的出世,听闻生死十二因缘才能悟入的。所以,从过去到未来,我们在生死的因缘之中,智慧的眼被眛了,不能见到明朗的真理,就是由无明而生出的行;因行而生起识和分别;这个识与外境连络,就生起名色,这个名色,和外界交涉,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由于这个六入,与外境相触则生触;由触而感受;由受而生爱;由爱而执著即生取;依取而想保持已有;终于感受生与老死之苦。依此生命果,又生起无明,依于无明而有行(业),有行故有苦,有苦故又有惑;如是惑业苦三,如环之无端。
声闻是闻佛之教示而见到苦(苦谛)的根本,是身口意的恶业积集(集谛)而成,只要把这个断灭,即能得悟(灭谛),但是断集证悟,必须修道(道谛)。佛有说:迷的果是苦,迷的因是集;悟的果是灭,悟的因是道。听闻这个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开悟的一群众生,叫做声闻,简而言之,即是佛弟子。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这四谛。从原始佛教到后期佛教,也即是从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从这四谛的开展而来。所以闻佛声,并不一定要生在佛世,亲闻佛声。佛在世,是有佛说法;佛灭后,是有佛的法流传。流传的教法是由随侍佛陀很久亲闻佛声的阿难尊者诵出的经典,各方均有翻译流传,这都是佛陀的法音。
因此,虽是声闻也不一定生在佛陀住世之时。而声闻即是佛弟子,这就是指的从佛教的教法出家修持成道的很多佛的弟子而言。以怎样能够度脱的人,就现那种身而来度脱他。
从这个看法来说,印度的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及达摩祖师;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贤首国师;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日本的传教大师,弘法大师,日莲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为众生说法,所以亦可称现声闻身。
像这样来说,但这些都是大乘的菩萨,把他们说为声闻,或者不对也不可知。但是这个声闻,有自甘小乘的,叫愚法声闻;有进修大乘的,叫广慧声闻。不单如此,就是大乘菩萨,现声闻身可以得度的,即现声闻身,这种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就从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均是开悟的圣者,所以叫三圣身。
2、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上文已说了三圣身的现身说法,度那所应度的众生,现在是讲现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说法了。对于此处的现身说法,须要从几方面来考察。
认为适宜以梵王身得度的时候,不单是现梵王身,而且要现梵王的心;应以帝释身得度的时候,不单是现帝释身,也要有帝释的心。为了要同化对象,自身现出和对方同样的相,这可以看为菩萨同事的运用。
「同事」,是大乘菩萨教化的方便。你是什么样子,他就现同样的形貌教化,和你共处共事,这实在是菩萨的慈悲。
好比母亲想叫幼儿吃东西的时候,连他自己的口在不觉中也会张开来。大乘菩萨因为要教化众生,哀愍护念众生,所以才现身和众生相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观世音菩萨要使我们的心成为梵王,或帝释的心,那末,在心里就要反省内顾,使其示现同菩萨一样的大慈悲心,这是在修养上很可耐人寻味的!
现在,观世音菩萨示现应化的方便,照前面的说明来看,我们应该时时反省内顾,要见到自己心里的观世音。
「大梵王」或是「帝释天」,是印度自古以来所信仰的对象。如果用佛教的眼光来看,那些都是婆罗门的各种神,由于这些神,而能得到安心立命进入大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在佛教中,决不排斥这些神;不单是不排斥,而且最初信仰这些神,后来皈投到佛教的怀抱中来的人也很多。所以就尊那些神为拥护佛教的神。因为那些神,虽不能修养到成佛,但都是在我们凡夫之上。
在佛教中,由于印度古来的传说,说这世界分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能超越这个三界。三界的第一是欲界,欲界里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的六道。
诸天之中,和我们相距不远的是欲界天,欲界天中有地居天和空居天。
地居天,还没有离地,空居天已经离地。
地居天,根据印度古代的传说,就是由须弥山成立的。「须弥山」的梵语叫「须迷卢」,四方有人所住之处:东方叫弗婆提州,西方叫俱耶尼州,北方叫橱单越州,南方叫阎浮提州。阎浮提州就是我们所住的地方。在这须弥山的中腹,有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这是欲界的起点。再上去是忉利天,此天在须弥山的顶上,四方各有八天,四八是三十二天,中央有帝释天,把这个合起来,叫做三十三天。
从这里进入空居天,其最下的是夜摩天,其上是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到这里是欲界的终点,共有六天,再上去就叫色界了。
欲界,是还未十分断除欲情,到了色界,就完全没有欲情,那里有十八天。
第一叫做初禅天,这个天中有梵辅天与梵众天,再上去是大梵天。初禅天上去是二禅天,二禅天中亦有三天。二禅天以上是三禅天,三禅天亦有三天。三禅以上是四禅天,四禅天有九天。合共色界有十八天。
色界以上叫无色界,无色界不但是没有欲情,即连肉体也没有,所以无色界的四天,叫做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这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像有这样种种的阶级,这些阶级可以看作我们在静思熟虑到达精神闲寂时的阶段。
「天」,在婆娑论中说:「光明照耀,故名为天。」佛教中讲光明,无论何时都是比喻智慧的,所以人间如不昧于欲情,就可运用智慧。四天王天的阶级虽尚未舍离欲情,但已经很为稀薄;到了帝释天,肉欲已经没有了,但尚有精神上的爱情。像这样渐渐的再上去这是所谓梵天,是相当于色界的初禅天。因为能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常生善心,所以叫做梵天,比这梵天更大的称为大梵天。楞严经中说: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帝释天」,亦是大善神,在忉利天的中央,是三十二天之主,率领很多的天及人民,守护佛法云。
「自在天」,是欲界最上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梵名叫做「婆罗维摩婆奢跋提」,此他化自在天,智度论卷九上说:「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卷一说:「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此天就是不要自己乐具变现,而爱下天化作,假他人之乐事,自在游戏,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此天与色界摩榼首罗天(四禅天中大自在天)皆是害正法的魔王天。中有魔王宫殿,因此,常常派遣魔众到我们的世间来;使我们增添了许多的苦难,都是由于这些大恶神。
但是观世音菩萨,不管你是善神,大魔王,帝释天,或者是恶神自在天,都是照常来济度。这可以看出观世音在世间是善的即以善的诱发,是恶的即以恶的警觉。
所以菩萨应化的方便,有摄受,折伏二门。或以爱抱容摄受,或以力惩戒折伏,欲度众生,这两方面均有必要。光有爱没有力,则难以驯伏;光有力没有爱,则易招反抗。
因此,爱与力,摄受与折伏,都很重要。善神可化的,即可现善神度化;恶神可化的,即现恶神度化。
有一种人,听到别人的善,能够启发自己的善;或是见到别人的恶,容易反省自己的恶;众生的机类很多,所以菩萨的应现也各各不同。
心若清净,智慧涌现出来的觉,这是观音菩萨化为大梵王示现在自己的心中;心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悭贪,不嗔恚,不邪见等十善道生起来,这是观音菩萨现帝释天的教化;心若生起邪念,妄想,昧了自己的智慧,则观世音菩萨现成自在天身令其反省,令我们要这样自觉。这一段说法,是应该思想思想的。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自在天」是欲界最顶的第六天,是大恶神;这里讲的「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顶天,亦是大恶神。但观音菩萨,为什么要现身魔王,关于这个问题,维摩居士说是济邪令入佛道。在维摩经不思议品中说:「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教化众生,故现作魔王』。」
维摩居士,我们当然可以看作是观世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这段文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说法。观音菩萨现自在天或现大自在天,均如这段维摩经所说。观音菩萨不思议解脱的妙力,不度尽魔界,决不停止,此皆悲愿的发扬。
「大自在天」,梵语叫「摩榼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的最顶,或称色究竟天或是阿迦尼吒天,也叫摩榼首罗天。此天的天主大自在天王,三目八臂,骑白牛,在印度叫他做世界创造的本体,万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
现在观世音菩萨的大悲说法的妙音,进入天界去度化。然而,不管是梵天帝释的净界,也不管是自在天大自在天的魔界,这并不是远在天上,而就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帝释与阿修罗战争时,那个出阵的先锋大力士,就是天大将军,又名「那罗延将军」,「坚固力士」,「露形神」,「金刚力士」。寺院的山门口有二王,左边的是那罗延坚固力士,右边的是那密遮金刚力士,都叫天大将军。
现在从本文来看,这是观音大勇猛心的示现,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将军示现,而当守护佛法之任。从大悲大智与大勇引发的力,把这个三德圆满了的观音菩萨,真是我们理想中崇信的对象。
「毗沙门」,亦名「毗沙门天」,「毗沙门天主」,梵语的正音是「舍罗拏」,译为「遍闻」,「普闻」,「多闻」。婆罗门的教徒,把他称为财神,是金银财宝的守护神。
此神镇座在须弥第四层水精官。因为管理夜叉罗刹,所以又叫北方多闻天。这是已经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门天王经中,说他们很有福德名闻。真言宗和天台宗,亦很推崇此神。那么,他们的福德是那里来的呢?依据毗沙门天王经讲,为此天王者,得有十种福。这十种福是:一、无尽福,二、长命福,三、眷属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识福,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爱福,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胜军福,七是田[白/田]福,八是蚕食福,这是精进的德果。九是佛果福,这是禅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这是从禅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依这看来,毗沙门天的福,决不是从外来的。是依六波罗密而修的菩萨大行,自然应得的果报。所以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给你这十种福。
此十种福中,第一为无尽福,又称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个人的知足是最重要的。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小王」,是别于前面所讲的梵天、帝释、毗沙门等的诸天王,这是人间的王,所以称为「小王」,又可称为「粟散王」。
「粟散王」,是说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因为与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较,其小犹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即名叫「粟散王」。
对于天部的王称天王,人间的王称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国的王又称大王,小国的王称小王。或是大王又称父王,小王又称太子。总之无论是大王、小王,总是支配人民者。
首楞严经说:「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这就是现那些统治者,支配者的国王,以大勇猛,大智慧来教化人民之义。照这个意思说来,古来的圣主明君,都可说是观音的现身,所以有人赞叹圣明君主说是观世音菩萨的现身:
敬礼救世观世音,
传灯东方粟散王,
驾从西方来诞生,
演说妙法度众生。
如果说小王是圣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顺治帝,都是佛教忠实的护法者,都可看作是观世音的现身。如果说小王是太子之义,正如中国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弘扬佛法,不遗余力,亦可谓观音菩萨的化现。
在心地观经上说,国的支配者,必须具有十德,这十德是说的:
一、能照 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二、庄严 以大福智,庄严国故。
三、与乐 与人民以安泰故。
四、伏怨 降伏一切怨敌故。
五、离怖 能除灾难,离恐怖故。
六、任贤 集诸贤人,分任国事故。
七、使人民安住于国土故。
八、以法管理世间故。
九、业主 诸业归之国王故。
十、一切人民以王为主故。
必须以这个十德化民,方可称为观世音的示现。
「长者身」,现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称为长者,其实地主富翁,并不是真正的长者。真正的长者,必须也要具有十德。在这十德之中,属于身体的有五德,属于心理的有五德,兹就翻译名义集,依次举之:
身德:
姓贵、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
智深、行净、礼备、上叹、下归。
一、姓贵 名声门第,显扬四方。
二、位高 位阶功勋,均皆崇高。
三、大富 资金产业,礼富众多。
四、威猛 具足威严,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满五十,耆德不群。
六、智深 智虑过人,深谋远算。
七、行净 品行清净,可为模范。
八、礼备 礼义具备,无一不周。
九、上叹 信用德望,上皆赞叹。
十、下归 下辈之人,望德归服。
「居士」,梵语「迦罗越」,普通的习惯上,称在俗的佛教信徒为居士。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要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二、寡欲蕴德。
三、财居大富。
四、守道自娱。
十诵律说: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严经上说: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经讲到关于其次的「宰官」,有这样说: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为一切的官吏。就是应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现官吏身而来济度之义。
古代中国有九品的官职,都是奉法理民的,这都可称为宰官。所以上从大臣,下至村长,也无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为是观音的化身,则这一国就能大治了。
「婆罗门」,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罗门教徒,亦称做僧侣。
印度有四姓的阶级:
一、婆罗门(僧侣)
二、刹帝利(帝王军人)
三、吠舍(商人)
四、首陀罗(农人)
这四姓阶级的区别,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权利,贵贱分得甚为惊人!
佛教完全废除这些不平的阶级差别,在全印度,四姓中无论何姓,进入佛教,一律称为释氏。可是,观世音菩萨,若有人应以婆罗门身得度的,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传道者,在适当需要济度的时候,即现其身而为济度。有这种包容异教徒的态度,可见佛教和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亦可现儒者或牧师而为说法。
婆罗门梵语是Brahmana,译为「净行」。这是净行高贵,舍于恶法之人。他们博学多闻,在四姓中,是属最上的僧侣学者阶级。自称从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种族,其权威在刹帝利之上,认为是传诸天诸神的圣意。种族一生严守教规,到壮年,都要学通四吠陀,十八大经的经论。年至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罗门,唯五天竺有,其他诸国无。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是剃发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释尊四众弟子中的僧众,正确的梵音应读为「苾刍」,译为「乞士」。乞士的意义是上从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养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从比丘的原意去解释,应有六义:
一、怖魔 出家以后,确立菩提道心,则诸魔恐怖。
二、杀贼 以菩提心修道,能杀尽烦恼之贼。
三、乞土 上乞诺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
四、应供 上求菩提之士,应受在家四事供养。
五、破恶 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恶念。
六、无生 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刍尼的讹音,译为「乞士女」。释尊出家成道以后,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出家为始。
「优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众佛弟子,译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亲近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而承事故。
「优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译为「近善女」,「清净女」,近事女」,亦是清净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应该怎样的度脱,即怎样的现身而为说法。
在古代,梁武帝时,达磨大师从印度来。
「什么是圣谛第一义?」梁武帝问达磨大师。
「廓然无圣」!达磨大师的回答。
「对朕者谁?」
「不识!」
因为这问答不能契机,达磨大师即去嵩山少林寺。后来武帝皈依宝志和尚,谈到了这一段往事。
志公和尚说:
「达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传佛心印。」
为什么说达磨祖师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呢?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说法的明证。
像这同样的故事,观世音化现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而为众生说法的不知有多少哩!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为不尊重妇人,像这样说法,实在是错误的!佛教不过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碍于修行,所以叫不要接近妇人,并没有一点轻视妇人之意。
就是妇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萨的地位。在释尊住世的时侯,如胜鬘夫人,她所说的释尊都已认可,现在大藏中还留有胜鬘经。
胜鬘夫人,是普光如来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它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这里有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个文字,一切在俗的妇女,已做人妻的妇人,将要做人妻的妇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现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称为妇人。若她现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说法。
玉耶经中说:
「永离所生之家,而以夫家为家,与夫异体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无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宾客,礼富家庭,扬家名声,此为妇人之道。」
妇女到了丈夫的家,始尽为妇之道,叫做归家。那个所生父母的家,是暂时的假家,进到丈夫的家,才是归到真正的家。
所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的妇女和丈夫,均共同举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为妇女之道,虽有多种,但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观世音菩萨现女相,就是因为这个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应以此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这德性的话,简直就没有女性的价值了。
近来的风气,在社会上表现的现象是怎么样的呢?女性大都缺乏这个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贞操的观念最不注意,为了金钱,一切都可以不顾。西洋的思想不错,但囫囵吞枣,光在外形上模仿,终归是最危险的!妇女的德性所以会堕落,大概就是因为如此。
希望今后的妇女,不可以不养成谦让的美德,这不光是妇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谦让与胆小不可以混同。误会了谦让而成胆小,则易成为卑怯。这也是不足取的。
女姓之德,应该注意言语动作,尤其是最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男」「童女」,这是终身不为爱欲所染的男子,与女人,不一定单单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岁,男的没有娶妻,女的没有嫁夫,都可称为童男童女。但是如其那样说,还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实来说好。现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顽固的众生的话很多很多。
从前安艺国的广岛城下,有一个人叫乎兵卫。但人们都喜欢称呼他做佛乎兵卫。他是一个马夫,度著穷困的日子,因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讲到这个人的从前,本来是一个强欲邪见的凶汉,人们把他当为毒蛇一般的惧怕。都喊他做鬼乎兵卫。为什么这个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卫而现在能改称佛的乎兵卫呢?这里原来有这样一段道理。
做马夫的乎兵卫,有一次病了,卧床很久,有一天的夜里,他的妻抚著这位病夫的背说道:
「能卖的东西,都已卖光了,现在一块钱也没有了,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还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听后,也流著泪,夫妇都在悲叹著。那时候卧在他们身旁的八岁幼子叫万藏的,在被窝中忽然啜泣起来!
「你为什么哭?梦见什么了吗?」母亲问他的幼子。
「不!」万藏回答说:「妈妈!我明天去做马夫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亲也不知道这小孩子心中想什么,第二天的早晨,万藏牵出了马,准备出去,因为个子矮小,不能够把马鞍放到马的背上去,母亲见到儿子有这样殊胜的心,亦为之感动,因此就给他把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挂念,一面也就打发他去了。那并没有出什么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拿了一点很少的钱。每天就这样的工作下去了。
又在一天下午,那个鬼的乎兵卫病好了,跑来马夫集合找工作的场所,见到万藏把马系在那里,坐在旁边啜泣。
「喂!为什么把马系在那里哭泣呀?难道肚子痛了吗?快一点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为肚子痛才哭的,因为他们今天都不给我装东西。」
「什么?这就要哭了吗?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办法!你现在吃过午饭没有?」
「没有吃午饭,因为没有工作做,所以还把带来的饭带回去给父母。」
「噢!这样吗?没有工作就不吃饭吗?」
「嗯!是的!」万藏诚挚的回答。
乎兵卫听了,非常感动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点饭是有得吃的!」
乎兵卫说了以后,就把他带回家去。乎兵卫的妻子听了也非常难遇,当即烧了一盘鱼安慰他,万藏饭可吃完了,鱼可没有吃。
「喂!你怎么不吃鱼?」父母都这样问他。
「我因为不想吃,不知为什么。但记得在我们家中,过去父母不知拜什么的时候,一点鱼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卫听了这话,感动得泪水潜潜的流下,从那次以后,一改已往凶暴的心肠而成为佛的乎兵卫。
这个八岁的童男万藏,诚可看为观世音菩萨的现身,乎兵卫的鬼心一转而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烦恼与菩提,只是一张纸的表与里之隔而已。
其次,再举示现童女身的两件事实:
在满清末年的时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当中日战争终了,政府派他与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满清代表李鸿章往下关为媾和谈判的时候,他的十七岁的小姐正是病在床上,无论什么人看了都认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症的那个时候。
宗光既然是一国的大臣,又负有媾和谈判的重任,当然不能为了私事而停止国家的大事留下来看护女儿。
于是,宗光向女儿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他临走的时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说,即使有什么重大的事变也不要通知他。
却说媾和谈判进行得快到签字盖印的时候,忽然宗光的面色总有点不好看起来,伊藤见了很忧虑的问他是为了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轻易向人讲的话。而伊藤更加心急得了不得!所以又再问他。宗光也就老实的说了:
「实在是因为女儿患了不治的病,听说我们这里谈判快要终了,家中就有信来,就是女儿终归是没有救了,她要在临终以前,有一个问题问我。想到自己亲爱的女儿,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说一句话,可是我身负重任,今天怎么能去呢?心中这就烦恼起来,大概是表现到面容上来了。」
伊藤听了,非常的同情说:
「已经快要签字盖印了,你可委托我来做,你赶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见一面吧。」
宗光听了很欢喜的起程回家了。
却说小姐见了父亲,向父亲问道:
「爸爸!我已经知道无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但是,死了之后,向什么地方去呢?」
宗光虽是一国的大政治家,这个问题却没有办法回答。他想到从来自己怎么就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以自己之力,虽总想延长她的一点生命,可是也不能够。但既成为父女的关系,女儿问到临终之后向什么地方去!这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这种情形多么悲哀!现在发觉了这个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又不能够胡乱的回答,他想了想,终于这样说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去,可是你的母亲,无论什么事,甚至连生与死,都付托给观世音菩萨。所以,这是不错的,你的行踪一定有观音菩萨引导的!」
宗光的小姐听了父亲的话以后,看起来,很安心了向观世音菩萨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从此以后,宗光由于这个动机,皈依佛教,成为一个伟大的修行者。关于这段事,宗光以为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为他开了迷蒙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将它公之于人云云。
再说一件关于这种情形的故事:
从前某地有一对非常悭贪的夫妇,家中有著很充足的财产,可是邻近的公众事情,他悭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际,一谈到化钱的就不来了,有钱赚的,则恐不能争先。
这个夫妇的膝下,有一个女儿,视同儿子一般,其爱真如掌上明珠。虽是悭贪而吝啬的夫妇,但对女儿倒非常的溺爱。真是爱风有风,爱雨有雨,不论什么,都设法满足她的所愿,不让她感到生活有点痛苦,就是这样娇生惯养著。
世间上终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儿得病睡在床上了,为了爱女的病,找医生吃药固不用说,凡做得到的都尽力而为,可是都不见效,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寿命终于到了将尽的时候,这是无法可想的。这个小姑娘也知道现在就等著最后的一口呼吸了。
悭吝的夫妇,见到女儿将要断气了,就靠近女儿的枕头说道:
「你要什么东西吗?不管什么,只要你说了,爸妈就会买来给你。」
她的父亲这样一讲,那个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纤手,放在父亲的膝上:
「你们没有一件不如我愿的养育我,我本可以心满意足,但是现在还有一个希望,只要这个满足,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是什么?你可以讲来听!」父母都这样恳切的问她。
「那么,我就说了,在世的时候,你们一切的财宝都肯为我用,现在我要死了,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财宝带一点走呢?」
被这句话一问,夫妇明知不能带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对她说,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时侯,睡在床上的女儿容态,渐渐的变了,她就这样的断了气。
这对夫妇,想到无法回答女儿最后的问题,心头怀著无限的遗恨。他们很懊悔,为什么过去对于道理一点都不注意呢?因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亲爱的女儿作最后要求时,弄得我们束手无策。如果平时听一点佛法,这次不是可能在女儿面前讲讲吗?可恨过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钱,钱,储钱!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从此他们夫妇就发心参访高僧学教,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后就成了一个大慈善家云。
这个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说法,确可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在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七品,记载著妙庄严王的太子净藏、净眼二人,劝父母进入佛道,以童男童女为缘,使父母发菩提心,这些例子实在不在少数。
3、三十三身(八部身,执金刚身)
【应以天龙,夜叉,干阖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是为人界的说法,从这里是为龙伽罗部的现身说法。天龙八部,又叫做八部龙神,因为天龙在八部众中居于首位。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现在一一的解释如下:
一、「天」,是「提婆」的译意,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无色界等诸天。
在法华论中说:「清净光洁,最尊最胜,故名为天」。这是对于帝释,自在天,毗沙门天以外诸天部乐界的总称。
二、「龙」,梵语「那伽」,是禽类的水属之王。龙身到处隐显自在,在法华经中列有八大龙王之名。
三、「夜叉」,这是勇健鬼,暴恶鬼,能飞行空中的鬼类。
四、「乾闼婆」,梵语是「彦闼缚」,译有「寻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种不同,以香为食,侍奉帝释而司奏伎乐,常在须弥山之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
五、「阿修罗」,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是鬼神的一类,也译为「无端正」,男丑女端正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很多地方都略称修罗。
修罗在前世虽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战斗,常受三时铜镬,剑戟等苦。
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著修罗的嗔火,就是从这里而来,修罗不一定要说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
六、「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梵音叫「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为「迦楼罗王」,即是一切鸟类之王。住在须弥山北方大铁树间,翅翼金色,两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日巡视须弥四天下,捕龙而食。头上挂有如意球,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楼罗炎」。
七、「紧那罗」,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译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头上有一角,人见之常疑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释的乐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释,其形像稍似马首人身,人首鸟身。
八、「摩睺罗伽」,正音是「牟吒洛迦」,译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天龙八部,已如上述。这些本来都是出于印度的神话,因为印度人在释尊未诞生前,均以这些为信仰的对象,所以,释尊成道后,观机说法,随缘摄化,一切恶魔、神、鬼、天将,佛教之中无不包容,因而给他们一个进入真正大道的机会。
「人非人等」这句,是总称这个八众。八部众中,有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如紧那罗,摩睺罗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龙等,所以说人非人等。
以上所说,正是显示山河大地,有情无情,无论那一个,都是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教化的对象。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梵语是「跋阇罗波腻」。「跋阇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因为手执金刚杵,所以叫「执金刚神」;或者又称「金刚密迳天」,「金刚手」,「金刚力士」等;因为统领五百夜叉,所以又叫「金刚夜叉」。
这可称为佛教守护的神,在寺院大门旁奉供的有两个王,右是金刚神,左是密迹力士;右面表示的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断惑。所以右面的是开著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这个叫做阿吽二将。其实是一王的变化,二王实在是一体。
总而言之,是观世音菩萨现这个神的相而来说法之意。「金刚」,是坚固之义,如果以这个坚固,断惑生善,则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任他如何的困难,金刚坚固之力也能打破。
「执金刚」,不外是表示人格的坚忍不拔。
以上是观世音菩萨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到这里已讲完。三十三身从第一现佛身,到最后现执金刚神身,有三十三身,分为十九次说法。其实,照理讲并不限于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无尽的意义。三十三身,十九说法,现在列为图表如下:
┌三圣身--佛身、缘觉、声闻…………………………………三说法┐
│六天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 │
│ 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六说法│
│五人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五说法│
三│四众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一说法│十
十┤四女身--长者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居士妇女身、 ├九
三│ 婆罗门妇女身………………………………………一说法│说
身│二童身--童男身、童女身……………………………………一说法│法
│八部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 │
│ 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一说法│
└执金刚身…………………………………………………………一说法┘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即如以上所说。
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三十三身是指的多数,并非单指这三十三身。我们不妨看为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启发我们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面从现佛身到现执金刚神身,是示现观世音菩萨各各不同的现身,那个叫别答,这段是总答。释尊总答道:「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成就像前面示现的大功德,现种种的形,游诸十方世界,度脱一切众生。」
「三十三身」,是示现无量数。就这段文的「以种种形」一句亦可明白了。
本来,观世音菩萨的本地,早为正法明如来,法身遍满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本来早已成佛的观世音,应众生之念,分身化现,因为是处处身,所以处处现。恰如天空一轮明月,万水万现。这即是说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可以现几千几百亿万的身,可以说几千几百亿万的法。金光明经中说:
「佛之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日。」
这个就叫做:「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4、璎珞供养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观世音菩萨因为有如上的种种功德,所以释尊劝众生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如前面所说到这个「一心」最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则精神散漫,不能够得到十分的功德;心若专意,则精神集中,所求无有不应。
这个「一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如果口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意常思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礼拜的诚意,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一致。把潜在我们心里头的观世音菩萨唤起来,我们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合一,把这个心,作为供养。
「供养」,供给资养之义,这里面包含有种种的法,现在要说的是三业供养。在法华文句中说:身业供养是礼拜,口业供养是称赞,意业供养是观想相好。在大同经中又分为理供养与事供养。会其理而证入的叫理供养,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养。理与事,事与理,圆融无碍,如果心会其理,则身现其事;如果身现其事,则心会其理;理与事一致,心与身一如,方俱恭敬诚意之义。
其次来解释「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之义,所以又称观世音菩萨为大菩萨。「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惧。「急难」就是一种最难以应付的困难。如果我们处于怖畏的时候,陷于困难的地方,在进退维谷的状态之下,此观世音菩萨,就能给我们无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称之为「施无畏者」。
实际上,我们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怖畏急难充满其中,在这怖畏很多的世间中,使我们得到一点安心,皆是观世音菩萨所赐。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对世尊说: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方,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这十四种无畏之中,最要的还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体得诸法实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爱;在勇猛上,有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有这种觉悟,在世间上,就没有怖畏了。观世音菩萨能使令众生得到这个安定,故称「施无畏」。
佛教里说施,分有三种:
一、财施──施有形的物质。
二、法施──施无形的真理。
三、无畏施──使令物质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没有恐怖。
不论财施、法施,均不能离开无畏而能达到目的。
观世音菩萨以此无畏布施,能使我们安心立命,故此应一心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无尽意菩萨听到上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广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说:「我应当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说后,随即从头上解下价值高贵镶著宝石的璎珞,奉呈给观世音菩萨,说道:「仁者!愿你受此法施!」
「璎珞」,是印度的严身装饰品。头上的叫璎,身上的叫珞,品质依身份而有种种不同。根据这种风俗,佛菩萨也用这个来庄严。
但从这段经文的理上去观察,并不是指有形的金银而镂刻的宝石,无尽意菩萨,累积聚集了无尽的功德,严饰无尽意身上的璎珞,不过取来譬喻罢了。
所以,无尽意菩萨把璎珞呈奉给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有形的财施,而是无形的法施,故经中称法施,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以璎珞譬喻功德;本业璎珞经中说:
「光为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
又说:「一切菩萨,以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
两种法身,即是理法身与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炼出来的觉悟;理法身是本来具有的那个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虽然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不修持,即不能证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来是觉,即所谓本觉,但是本觉的光隐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觉;智法身,即是始觉所得。然若证觉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种法身就合而为一了。现在无尽意代表无尽的智慧,观世音显示广大的慈悲,所以以聚积无尽智慧方便的功德,更显现供养给广大无边的慈悲。就是以无尽意的智慧回向给大慈悲的观世音。
「仁者」,是大悲万行者,即所谓菩萨,此处就是指的观世音。
这里无尽意以璎珞供养的一节,维摩经是这普门品的注脚。维摩的不思议解脱,就是观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观世音的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这一节和维摩经第四菩萨品终了时,善德长者以璎珞奉给维摩居士,完全一致。
维摩经中善德的一章,维摩诘是长者善德的对手,有一次善德长者家中,设七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此是财施;维摩即向善德长者大大开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长者听时心生清净,无量欢喜,即解价值百千两金的宝珠璎珞奉于维摩,表示以离财欲,喜乐法施的大利益。
在这普门品中,无尽意供养的一节,观世音菩萨开大悲门,以示大法施,所以无尽意遂生感谢之心,将自己有形的宝珠璎珞,奉于观世音。这个璎珞如前面所说,应该看为累积的功德。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的特以璎珞赠给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因为一般人的希望是财宝,是名誉,这里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贪。这个宝,观世音菩萨实在没有求的必要。从观世音菩萨这方面来看,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个璎珞的功德,早已严饰其身。在人分上的这一方面来看,无论谁都持有无价的佛性之宝,并没有什么与和受可说,在绝对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没有什么相对的憎爱取舍可说,因为显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无尽意再奉上说:「为了怜愍我等故,还是请你接受下来吧」!从我与他分别相对的境地来看,观世音菩萨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为了怜愍一切众生所以请他受之,而他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义,是破除相对差别的有,是因缘所生的假谛,由假谛而进入绝对平等的空谛,再从那个空谛,进入诸法实相的中谛。从有进到空是智慧门,从空入于有是慈悲门,以智慧不受这个,所以为了众生恳请而受是显示慈悲。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在这个时候,佛向观世音菩萨说:「应该愍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受此璎珞。」
「四众」,即是比丘、此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等是八部众,前面已经说明了,这里不再重说。
总而言之,为了众生,那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观世音,但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辞,所以,只得把他受下来。更来分了二分:一分奉给释迦牟尼佛,一分奉给多宝佛塔。可是,此多宝佛塔,又是说的什么呢?这在法华经,就是第十「见宝塔品」。在那品中,说从大地上涌出多宝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宝佛塔。
这个多宝佛塔,是把宇宙本体,作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体。释迦牟尼体得其理体而现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关于那个证得的原因,一是断灭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其次是圆满一切种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义来看,多宝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觉的理身;释迦牟尼佛是报身的事佛,即是始觉的智身。
说时虽可这样说,但实际上,事理是不可分为二的,这是因为在圆融诸法的实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这个,则宇宙观是这样的:
┌本体──无限──平等──空谛──理┐
宇宙┤ ├圆融(中谛)
└现象──有限──差别──假谛──事┘
约佛而言可以这样看:
┌法身──理身──理佛──多宝佛塔 ┐
佛身┤ ├冥合
└报身──智身──事佛──释迦牟尼佛┘
像先前说,佛身分三身时,释迦牟尼佛是应身,现在说释迦牟尼是报身,不免令人生起怀疑,这因为在娑婆世界应现,使普门利益的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可以看为在体与相之外再加上用:
体─—法身──多宝佛塔
相──报身──释迦牟尼佛
用──应身──观世音菩萨
现在璎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宝佛塔,一奉释迦牟尼,这应身的观世音菩萨,把璎珞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可以这样解释。
这里有一个疑问:观世音菩萨是为四众八部而受的,应该要分给四众八部才对,为什么要奉给多宝佛塔与释迦牟尼佛呢?要知道,这既是为四众八部而受,但因为要使四众八部统统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从应身的观世音菩萨之手,而奉给法身的多宝佛塔与报身的释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无分彼此。从这同一佛心来说,在我们的心上,就现有这个三身,所以临济大师说:
「汝一念心上清净光,是汝屋里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汝屋里报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别光,是汝屋里化身佛。」
清净光,是本觉平等的理。我们众生因差别的妄执而昧于此理,不能证得那种境界。打破这种差别的平等之智,是无差别光。这无差别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观看众生的差别而应机化益,是差别光。因此,差别光是慈悲,无差别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来具有光明的镜子,这就是法身清净光,但因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灰尘,把镜子原有的光明的体遮蔽了,所以须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尘,直至没有一点黑暗,即是报身的无差别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这镜子要来做什么呢?所以镜子要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差别才具有镜子的功用,这就是应身(又名化身)的差别光。在无差别的真空之上,有差别的妙有,这叫「真空妙有」。这个真空妙有,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尊讲到这里,又叫这普门品发问的无尽意菩萨,告诉他,观世音菩萨,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议的神力,游此娑婆世界。用这个「游此娑婆世界」的「游」字收结,却很有意义。
我们众生在世间行慈悲的时候,终有一点勉强的成份,不能说悠悠然的而游世界。可是菩萨行慈悲的时候,舍去一切报酬,只有欢喜,没有勉强,菩萨是乐于为世为人工作的,所以用这个「游」字,是再适当没有了。
以上是散文体的长行讲完了,其次是讲韵文体的偈颂,大体上看来,偈颂都是长行的重说。
九、普门品偈颂
1、大悲行愿
前面已经说过,普门品分有散文体的长行,和韵文体的偈颂两种体裁。长行解释完毕,以下是解说偈颂。
关于本品的偈颂,姚秦罗什三藏法师最初略而未翻;到隋文帝时,从北天竺来了两个和尚,一位是阇那崛多,一位是达磨笈多,这偈颂就是由他们二人译出加入的。
偈颂,又可称为重颂,就是前面所说过的长行,在偈颂中用韵文体来重述一翻。「偈」,梵语叫「伽陀」,华言译为「颂」。梵华合称,所以叫偈颂。是一种美歌,联合美辞而来歌颂。在这里称的偈颂,就是等于诗歌一样。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当释尊说法到这里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又用韵文的口调来问。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世尊妙相具」,这是无尽意菩萨赞叹释尊的。「世尊」,是佛十种德号的总称,就是娑婆世界最尊无上之意。「妙相具」,这是说世尊内具万德,外显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言。故有赞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我」,是无尽意自称。
「重」,在前面长行已奉问,现在再问。
「彼」,指观世音菩萨。
「佛子」,亦是指观世音菩萨。三界一切众生,皆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观世音也是佛子。无尽意菩萨问观世音菩萨由于什么因缘而得此名,虽然所问是和长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却有点不同。在长行方面,是专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妙力,而偈颂方面,却显示观世音菩萨的愿与行,所以稍为有点不同。「因缘」,在长行中只解释为是什么理由;在偈颂中,说此菩萨过去无量劫前即发大清净愿是因,有苦无乐的众生是缘。就是自身行化的大愿为因,以众生为缘。依这个因与缘,普在世间应现化度。
「即此可以相续佛陀慧命的观世音菩萨,由于什么因缘而得名的呢」?无尽意菩萨这样的问。世尊以偈颂回答说: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汝」,指无尽意菩萨。无尽意虽听过观世音菩萨以什么因缘而得其名,但为显示观世音菩萨如何的修行,所以佛又令他好好的听听观音的妙行。讲到修行证觉,本来是不二的,但从凡夫修行而至证觉,是应分开来说的。众生心中的一面镜子,本是清净光明的,(这和本觉的意义相同)但给无明烦恼的尘埃蒙蔽生起黑暗时,那就要用修行之力来拂拭心镜上的黑暗尘埃(这叫始觉)以便恢复现出那本来的清净之光。到达修行与证觉的合一,这叫做始本不二。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即是证觉的第一步,至于本已立于证觉之上的观世音菩萨,他的修行,不过是证觉的表现而已;他的证觉,不过是修行的运用而已。所以,虽说是修行,似不同于凡夫的修行,而是证觉上的修行,即所谓修证不二,修即证,证即修。
观世音菩萨的善应诸方所,亦是下化众生的修行。观音证觉上的菩萨心,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现。「方所」是指十方诸世界。约佛土言:是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约佛身说:是法身、报身、应身。
法性土,是法身佛的净土。布满在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之中,这个大宇宙就是法性土,所谓是「翠竹黄花无非般若,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在空间是遍一切处,在时间是永恒的生命。
受用土,是为报身佛所受用的净土。
变化土,是应身佛应众生的根机,现种种身而济度的国土。因为要济度此土的众生,菩萨就现三十三身,这已如前说,因此称为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是说观世音菩萨誓愿深如大海。凡是菩萨都俱有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四弘誓愿的根本,众生是无边的,所发的誓愿,就是要济度这普遍的无量无边的众生。
「烦恼无尽誓愿断」,是说无尽的烦恼,我誓愿断之。
「法门无量誓愿学」,是说法门虽然无量,我誓愿来学习。
「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虽是至高无上的,但我发大誓愿要完成佛道。
四弘誓愿中第一愿是利他,第二和第三愿是自利,第四愿是二利结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利他┐
烦恼无尽誓愿断──止恶┐ ├佛道无上誓愿成(二利圆满)
├自利┘
法门无量誓愿学──修善┘
观世音菩萨并不单有这四弘誓愿,还有济度众生的观音十对照如下:
┌所学之法──愿我速知一切法
┌一、法门无量誓愿学┤
│ └能照之智──愿我早得智慧眼
│ ┌所化之境──愿我速度一切众
│二、众生无边誓愿度┤
│ └能化之法──愿我早得善方便
四弘誓愿─┤ ┌根本痴海──愿我速乘般若船
│三、烦恼无尽誓愿断┤生死流浪──愿我早得越苦海
│ └贪嗔痴───愿我速得戒定慧
│ ┌究竟涅槃──愿我早登涅槃山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成菩提道──愿我速会无为舍
└三身圆成──愿我早同法性身
观音的弘誓之深,如海一样,就算你想到什么时候,也不能想尽。因为弘誓是甚深难测的,所以说历劫不思议。「劫」,时间最长之谓,即如前说,就算怎样长的时间,也是难以思议之义。
「侍多千亿佛」,是说随侍无限量的佛而受教。
「发大清净愿」,是指发如四弘誓愿的十大清净愿。
不单是观世音菩萨的修行的客观的看法是如此,在主观的我们心里面所存有的大慈悲之心,而日日所见闻的又统统是佛的教训,照这样的思念,反省,誓学,那所发的愿就不会懈怠,则我们也算能够体到观世音菩萨的心了。
2、念彼观音力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我们要生起清净的心,首先须要专一其心,驱除一切杂念妄想。若要消除杂念妄想,则必定要口常称念观音的名号,意常思维观音的愿行,身常礼拜观音的慈像,以使身口意的三业合而为一。
三业需要具足,缺一不可,比方以身行事,以口讲话,若不一致,或以口说事,以意思想,互相矛盾,那就不能称为一心。关于三业,前面虽已叙述过,现在更从侧面来说明。闻观音的名,见观音的像,如果一心称念,那就不会空过,那就一定能消灭诸苦了。
「我」,是指释迦牟尼佛,「汝」,是指无尽意菩萨。「略说」,因在长行已详细说过了。至于历劫不能思议的甚深的弘誓,清净的大愿,要彻底的说起来,实在是不能说尽的,所以这里只能就其重要的来说一说。
「闻名及见身」的「闻名」,即是闻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闻了口中就要一定称念,这是三业的口业称念。
「见身」,对于观音的木刻画像,若能观见其相好,就要以身礼拜供养。这是三业中的身业礼拜。有人以为,向木头或纸张上礼拜,那有什么功德可言呢?这实在是大大的想错了。
举例来说:如同是竹的皮,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脚上,可以做成竹笠,载在头上;这样虽是一根木,一张纸如果做成佛像或描成佛像,就值得礼拜,须要礼拜,木或纸虽是没有尊卑之分,但现于那上头的心是可宝贵的啊!
禅宗的大德所谓:不在佛求,不在法求,不在僧求;礼拜,只有以这样的见识来礼拜,才有深刻的意义。可是这个深刻的意义,不是一般常人所能领会的!
「心念不空过」,以一心,不让其空过,在十句观音经中说:
「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这就是心念不空过,这是意业致礼。
意业的所谓「念念不离心」,所谓「心念不空过」,换句话说,就是不论何时,要使观音不与自己分离,要做到「朝朝同共起,夜夜抱佛眠」,要做到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与观音共在。约而言之,就是要有与观世音共活的信念。有这个信念的人,以身口意三业常念菩萨,则自己的身口意自然也就会成为菩萨的行为。
自己与观音共生,一切与观音共存,这个身,就成为观音的身,而不是我的身;这个意,就成为观音的意,而不是我的意了。承阳大师说:「此一日之生命,是可贵之生命,是可贵之形骸,有此行持之身心,当会自爱自敬」。仔细想想这句话,其身可贵的理由,就更为显明了。
如果自己这样想,自己就是观音的身,那就不能不郑重,不能不敬爱。每日感谢奉持之念更切,就不敢放逸。那里还有「诸有苦」呢?即或有物质的苦,也可以把它看破了,还有什么痛苦可言呢?
这个身如果是观音的身、则手、足、口,也不能不是的。那么,这个手,就不能偷盗,这个口,就不能骂人,从此以手合掌,以口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三业一致,自然会灭除诸有苦的。
「能灭诸有苦」的「诸有」,是三界之谓,分开来也可以叫二十五有。就是三界六道,称之为有,即是有漏的略称。有漏是烦恼,其根本是常说的三毒,从这个三毒生出三界,这个三界是三毒烦恼的苦界,指这个三毒之苦,名诸有苦。
如能三业清净,我与菩萨合而为一时,就能住于灭三毒而出三界的解脱界。
这是总答,以下七难是别答。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这是重颂,或将前面已说了的,再重说一下;或把漏了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
这里两首偈,是相当于前面所讲的火难与水难,加以杀害,伤害来讲,那就是被推入大火坑,在那时候,如念观音菩萨之力,则火坑立刻就可变为清凉之池,火自其然也就消灭,而人也就得救了。假若又漂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龙鱼及诸恶鬼的灾难,在那时候,如以念彼观音之力,即使怎样汹涌的波浪,也不能把我们沉没下去。
照文字解释,念观音菩萨固然可以;若从理上说,如前所说,火是嗔恚的火,由这嗔恚之火,把人烧得不知顾前想后,等于陷在大火坑中。
这个时候,若念观音的大慈悲,以清净崇高的爱水来消灭嗔恚的怒火,则心中就成为清凉池了。
「巨海」,即烦恼的大海;龙鱼诸鬼难,就是爱欲的波涛,爱欲的波浪起于烦恼的大海,直至沉沦在恋爱的深渊之中,招来了许多的痛苦与烦恼。
妖艳的身体,比龙鱼更可怕;嫣然的娇态,比恶鬼更可惧!这个时候,若以观世音的大智慧,洞知诸法的实相,观察一切皆是因缘的假合,则爱欲的迷执,自然就会消灭了。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须弥山」,不一定要看为是真实有的山,这是印度人假想的山,说是其高能到达天,但近人考之须弥山即指喜马拉雅山而言。
从这高山上被推落的时候,如念观音之力,就如日住于虚空,不会落下来。又如在孤峰顶上安住,又被恶人追逐,从金刚山上堕落下来,如念观音之力,一根毛也不会损伤。
「金刚山」,在须弥山的外围,是不能破坏的意思。关于须弥山究是怎样的,金刚山又是怎样的,在这里大可不必仔细的诠索。
有人以为我们持有顶天立地什么都不能妨碍的独立自在的佛性,所以就生起了释迦是什么人,达磨是什么人的念头,如生这一念,即生起憍慢的心,变成自甘堕落,遂至被推落下来。可是此时若能念彼观音菩萨的平等大慈悲,则不会轻侮他人;念彼观音的大勇猛,就能奖励自己,如太阳安住在虚空中,自然能畅游海阔天空,所谓是「风吹不动天边月,雪压难摧涧底松」。我们看到日或月挂在虚空,好像很危险的,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须弥山,喻佛性,高大周遍之义。
金刚山,是不能破坏,不能动摇的意思,可以看作我们心里的信念!
稍为复杂一点来说,可以把它这样分:须弥山是妙觉之位,金刚山是等觉之位,这里指我们的信念,就是表示无论如何,不为他力之所摇动!
立了信念,进而要把它坚定起来才行,因在我们的周围,充满了诱惑与迫害,时时都在俟机来动摇和压覆我们的信念,这像被恶人追逐而将要堕落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但在那个时候,如能念及观音大勇猛的愿行,则虽在诱惑或迫害之中,也能不损一毛,而自由自在的,这就是所谓「八风吹不动」!
八风,是东、南、西、北的四方,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四隅的风;但是佛教中的八风,并不是指此。佛教的八风,是八种境界风,因他能煽动我们,所以称为八风。这八风是: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
一、利 凡与自己有益的皆名为利,或称如意的事名为利。
二、衰 凡与自己有减损的皆名为衰,或称失意的事名衰。
三、毁 因讨厌其人,背后诽谤叫毁。
四、誉 因欢喜其人,当面赞叹叫誉。
五、称 推重其人,故在众中,称道其善叫称。
六、讥 讨厌其人,本无其事,妄说实有叫讥。
七、苦 逼迫之义,遇到恶缘恶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
八、乐 欢悦之义,遇到好缘好境,身心得到欢悦叫乐。
这些皆是动摇我们的心,损害那个金刚信念的,然而我们如能坚定信念,不为境界所惑动,则黄金当前,不会变节;白刃架颈,不会更动主张;这样,毁誉、利害,一点也不能害我人了。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这里所讲的,也出于前面的长行。
首四句偈,是说的怨贼之难,很多的凶汉,以刀来胁迫,自己若住于观音大慈悲心,以大慈悲对著凶汉,他亦会生起慈悲心,古来高僧大德的逸话,传播在社会中间的例子很多,如前面的空也上人就是一例。这个是从外来的盗贼,比较起来终是少数,而自己心中的怨贼,长久的盘据著,其数有八万四千,各各持有利刀,欲夺我们清净心中的功德之宝,那怨贼的主人翁,就是我见我执。如把这我见我执打破,住于平等的大慈悲,则怨贼即会给慈悲心所感化了。正如「菜根谭」上说:「见闻觉知是外贼,情欲意识是内贼,此主人翁惺惺不眛,则化贼成家人。」
其次说到王难苦,相当于长行中的刀杖之难。在过去专制的时代,法律是国王的法律,触犯法律将要被杀时,如果念观音之力,则刀就即刻断断坏,而不能有斩的作用了。日莲上人在龙口将要被斩的时候说:
「如果以法华经能够代替这个丑的头,实在可喜得很!」
当他走进刑场时,因他具有这种信仰,利刀的确不能伤害。国法是不能不守的,但那原是人定的,有时也不能不改,并非就算为完全无缺。不过,不管怎么样,法律即使有缺点,但法律是有力的。本来,法律无论什么人触犯了,都不能不处罚,但是,在专制时代,法律之主裁者,即国家的主恼者和法之运用者,岳飞就是以「莫须有」三字而死。执法的人,即使犯法,何曾以法制裁自己?如果说是缺点的话,这也可以说是缺点。
哲人苏格拉底毫无所惧的手执毒杯安然的死去,基督在十字架上像露水似的消灭了,这些例子,古今中外,实在多得很,楠正成死后,他的旗印文句被传下来,内中有「非理法权天」五字,「非」是不能胜「理」,「理」是不能胜「法」,「法」是不能胜「权」,「权」是不能胜「天」。所以世界上最强的还是天。这个「天」,即是宇宙的真理,真理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最后胜利的真理,就是表现贯彻在无限时间中的法身,所以即使肉身的寿命能够断,而这个法身的慧命是不能够加刀的。
囚禁枷锁或杻械,已如前说。不管是有罪或者无罪,而受到手镣脚铐,绳锁系缚的痛苦时,如能念彼观音之力,就能解脱。实际上我们带上了名位的手镣,财利的脚铐,以执著束缚了自身,假若能超然立于名利之外,打破了人我的界限,则我们就能够展开自由自在的境地。「释然」,是解脱的形式,「解脱」就是得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咒咀」,是要害他人的一种行为。或者祈祷恶神降灾,或者造稻草人钉打,或是画符焚烧,这都是咒咀。
「诸毒药」,凡是服而伤身的名为毒药。诸毒药,指其多数。
即使有以这些咒咀或毒药想要加害于自己的,如能念彼观音之力,那个咒咀就变为他受,那个毒药就反为他吞了。
咒咀的那种心里,我们心中难道没有?嫉妒的这种存心,几乎是没有一个人没有的。或见人家被称誉,或见人家的成功,自自然然的就会对那个人加几句批评,这是显明的嫉妒。还有一种见到人家失败了,心中就很高兴,或者甚至嘲笑说:「那是当然的」!这是嫉妒之情,像这个心,就是嫉妒,而同时又含有咒咀。
离间他人,中伤他人,可以说比毒药还要利害!咒咀人结果是谁受报应呢?其实还是咒咀的人自身来受报哩!好比,你送一件物品给人,别人不肯接受,那你只得再拿回来。咒咀人也是一样的,你要咒咀人,人家不知道,或不接受你的咒咀,那不是还要归于自身吗?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算是有人嫉妒我,离间我,中伤我,而我自己安守我应守的本分,一点不为这种境界动摇,住于平等大悲的信念之上,积忍辱的功德,则决不会因此而受累。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得好:
「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污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这可以看作解释这段的意义。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复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或遇恶罗刹」到「时悉不敢害」,相当于长行中的「若三千大千……夜叉罗刹欲来恼人」,恶鬼罗刹,没有再说明的必要。
「鬼」,是希求之义,希求是乞求的心,所以「贪」就叫做「鬼」。除了贪鬼以外,还有一种无明鬼,无明即是愚痴的心,又叫痴鬼。这都是妨碍我们善事的毒龙。
这些皆是烦恼,因为有烦恼,所以才有觉悟。烦恼即菩提,是大乘的根本,所以如把我们迷的心一转即是悟的心。但因为迷的根本是我执,我执又是一切罪恶之源,那个所执著的小我,众生念念不忘,所以在有我执的期间而不能悟。
人有这是我的孩子,那是他的孩子的分别,所以生起爱憎或偏颇的心;又有这是我的物,那是他的物的分别,所以生起悭贪的心。但是,若把我扩大开来,一切众生皆是我的孩子,住于三界皆我所有之心,则显现出公平的,平等的大慈悲,烦恼立刻变为菩提不能害我,涩柿子的涩终成为甜味。那个涩柿子的涩是烦恼的恶鬼,经过佛日的慈光一照,即成菩提的甜味,此就是烦恼即菩提的最好说明。
这一转心之间,所生的是迷悟的差别,圣凡的差别,佛教主要的就是说有这一转心的心。恶罗刹,毒龙,诸鬼统统是害我们的,可是在遇到这些时,因念观音之力的因缘,那些恶鬼,恶兽就不敢加害了。或恶兽包围了我们,而以锐爪利牙来逼时,如果念彼观音力,则恶兽就会逃得不知踪迹。
「恶兽」,即从我见我慢而生起的心理状态,在众生的心中,好像就有锐爪利牙相争的情形。尤其我们处在今日所谓是一个生存竞争的时代,宛然像有众多的恶兽包围著,人类互相猜疑欺诈,有一点机会就要排挤他人自己占上那位置,假若这时有人能念观世音菩萨平等的大悲心,则四海之类,皆我同胞,如手如足,相亲相爱,一切心中的恶兽和身旁的恶兽都会消灭了。
「蚖蛇及腹蝎」,蚖、蛇、蝮、蝎,这可以看作是总称一切的毒虫。前面的恶兽,是譬喻的大烦恼,这里的毒蛇毒虫,譬如的是小烦恼。
小烦恼若不注意,渐渐而成大烦恼,其害与毒蛇毒兽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法句经中说:「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大恶本非大,由小而积成,若不轻小恶,则不至遭殃。」
「气毒烟火然」,这是说毒气如燃烧的火焰一般,这是形容嗔恚的厉害!「寻声自回去」,是念观音而起心中本自清净的本性,把恶心一转时一切可怕的罪恶,就好像在草叶上的露珠,遇到朝阳生起,自然的就会消灭了。
从「云雷复掣电」到「应时得消散」,这四句是说:好比本是一个明朗的晴空,忽然一堆黑云涌起,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冰雹降落,大雨滂沱,那一种境界是多么可怕!我们的心也和这个情形一样,本来心上是没有一点黑暗的,而光明朗照的,不料一念迷云生起,彼你我他之念跟随而来,则嗔恚的雷鸣,忿怒的电光,贪欲的冰电,自暴自弃的大雨,都来苦我们了。可是,此时如能念观世音菩萨,心机一转,云消雨息,朗朗心空,无不清净自在。
对于以上的诸苦难,念彼观音之力,即能转灾招福,拔苦与乐。这「念彼观音力」的五个字,实在是转恶心向善,与转迷途向悟的一个关键。
我们的力,是相对的,差别的,观音的力是绝对平等的。把执著差别的这一颗心,一转而向平等,把系缚于相对之心一转而向绝对的,这就是佛教的根本之第一义!这本经就是以观音为中心,而说的第一义中的第一义。
3、能救世间苦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以上是开七难为十二难而来重说。以下是将三毒二求包括起来总说。
以上说的十二难,是说从外逼来的灾难;从内生起的是三毒二求。把这总括起来,所以说「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众生的苦,诚然是无量无边,但那苦的根本,则是贪嗔痴的三毒。
在佛教中,众生就是因三毒而得名的,所以除佛以外,就是菩萨,缘觉,声闻,尚有微细的三毒烦恼,而最厉害的,则是六道的众生!
在六道中,嗔恚最重的是地狱,贪欲最重的是饿鬼,愚痴最重的是畜生;嗔恚比较轻的是修罗,贪欲比较轻的是人间,愚痴比较轻的是天上。这是从精神上的分类。我们人虽然说贪欲比较饿鬼少,但因贪欲引起的痛苦,却如恒河沙一般。在如恒河沙的痛苦中,尤以生、老、病、死的四苦,和爱别离的悲哀,怨憎会的烦恼,求不得的愁闷,五阴的炽盛,苦坏了我们,所以说这个世间好似一个大的苦海。
但观音的妙智力,能救这个世间的苦。观音的妙智力,是说的什么呢?「妙」,是不可思让之义,所以可说是我们凡夫不可思议的大智慧力。
这个智慧的力,能拔三毒之根本,能给我们的安乐。我们受苦是为的什么原因?这原因就是起于身口意的三业,起苦的业又是从那里来呢?那就是因为智慧的眼被蒙昧了,不能知道真的道理,从惑生出来的。要想断惑证真,则首先应不要造感苦的业,不造业就不忧愁苦恼,所以在忏悔时念的文句有: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贪嗔痴的根本是惑,惑是基于无明,因有无明之故,所以昧于诸法实相之理。因为在迷而入迷,所以起贪嗔痴的三毒。断这根本惑而证真理,是从知识方面著手而再加上修持。观世音菩萨以其妙智力而救世间苦,是情感方面的慈悲而再加上智慧。
观世音菩萨以此妙智力而行慈悲,救一切世间之苦。前面所讲的十二难,是从外来的,所以这叫做外业。救这些苦名为外业解脱。这四句颂是救从内生起的因贪嗔痴而造的诸恶业,这可以看作现示内业解脱。
4、三业赞叹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这是三十三身的总说,已在前面所讲的能救世间苦的是妙智力,这妙智力是体;把这妙智应用出来而成神通力,这是用;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这是相。
妙智力如镜的光明,神通力,如镜中所映现的森罗万象的影子,所以观音不离体相用,而能得到自在。
神通力,是指由智慧的活动而得的自由自在,佛与菩萨均具有神通力。能观察我们经验以上的事叫天眼通,天耳通,凡事都能如意的叫神足通,察知他人之心的叫他心通,知道过去的宿命叫宿命通,断尽一切烦恼叫漏尽通,这皆是指的不凡的智慧活动而言。
现在观音菩萨具足这些神通力,普度众生。「广修智方便」,是在殊胜的用中,繁兴万行,以一切权智方便化度众生。「十方诸国土」,总指虚空中的一切世界。「无刹不现身」的「刹」,是国土之义,即是没有一个国土不现身说法,所以是不光指三十三身。
真理遍满于字宙,到处都是观音现身的地方。例如我们平日所见的开水壶中的水蒸气,瓦特见了而发明了蒸气的力量;由于纸鸢的线上,富兰克林知道了电气的存在;因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牛顿因此知道了万有引力;郊外的花草供诗人的吟咏;松间的明月,引起游子的乡思;见到贫穷乞丐的人,则生慈悲之心;见到衰残老病者,则感到世间无常;像这些无一不是观音的示现。
「种种诸恶趣」,是指四圣以外六道轮回的众生,尤以六道中的地狱,鬼、畜生,叫做三恶趣。「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生的生、老、病、死的四苦。渐次把他消灭。照字面似属外力所致,其实佛菩萨教我们要想得到解脱,唯有拿出自己真智来,达观诸法实相的真理,才能灭却这些恶趣和四苦。所谓「个个面面观自在,人生一生普陀山」,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想到观自在不是他人,用这样来不断地修养,这是最重要的。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殊胜。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慈观,悲观,这些叫菩萨的五观。这五观可以看作是前面观音妙智力而分出的。因此,分之是五观,摄之则是一个妙智力。五观中的,真、净、智的三观,古来皆配合空假中的三谛来说明,仔细想想,实在没有那么拘泥的必要。
观音菩萨,因有五观的妙力,所以叫观自在。这个五观,完全是观音根本智与后得智分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观音本来安住在大涅槃的境界,但因要度众生,所以就分出五种妙用。「真观」,是说的什么呢?可以看作是观音大悟的根本智,也可以说是「智观」,在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中有说:
「此灵觉之性,从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不生,未曾不灭,未曾不有,未曾不无,未曾不秽,未曾不净,乃至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以言语不可取,以境物不可会,诸佛菩萨与一切含灵相同,此是大涅槃性。」
如此大涅槃性,就是大悟的真观;大悟的真观,就是大涅槃的本性。
「清净观」,到了觉悟真观的圆满之后,心地根本即是清净。所以那映现万物诸缘,虽现那个相而不染著,其不染著即清净观,圆觉经中有说:
「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本清净故,色尘清净;色尘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照这样次第说,地水火风的四大,十二处,十八界或二十五有,乃至天地宇宙,完全是清净的一圆觉界,这个即是观世音的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这是说从真观与清净观而观一切众生,垂无缘的大悲,而救济之,称为大智慧,由此即能表现所证的后得智。因菩萨有真观与清净观,就自然而生出济度众生的心,此即为广大智慧观。
但是,广大智慧观,为什么称为无缘大悲呢?因为无缘大悲实在是大乘菩萨的愿行,超过了权乘的爱见大悲。
爱见大悲又是说的什么?在维摩经中也有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爱见大悲的权乘,不知生佛一如,认为众生,实是迷于生死,与佛并不是同伴,堕入实有的邪见,存利益之相,所以维摩经中认为这是可鄙的!
无缘大悲与爱见大悲的区别,梦窗国师有个譬喻说得很好:
在街头巷尾常见到那求乞的乞丐,有的是本来生在贫穷的人家,从幼年就是很穷困的;有的是本来生在富贵的人家,后来因种种事故而破落了。在这两类乞丐之中,我们见到本是生于富贵家庭中的乞丐者,是很容易生起怜愍的心,这怜愍心,甚于见到那本是贫穷之家的乞丐者。这就好似实大乘菩萨的慈悲,见一切众生本来与诸佛同体,无生死之相,因众生忽起无明一念,在本无生死中而生出生死之相,这都是如梦如幻不实在的!而权乘的菩萨则不同,以为众生如那本是生于贫穷之家的乞丐,实有沉溺于生死,因而生起爱见大悲云云。
实大乘菩萨的无缘大悲(或称同体大悲),与权大乘菩萨的爱见大悲分别就在这里。
观音已达乘的极位,从真观与清净观而观众生之时,都看作与诸佛同体。本是生在富贵之家,但因一念之差,致使家庭破落,流为丐者,不能不更为生起无缘的大悲。从这本是无缘的大悲,所以众生的生死也好,烦恼也好,生死不应该为生死,烦恼不应该为烦恼,想要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
曾有人这样问黄檗禅师:
「诸佛如行大慈悲?如何而为众生说法?」
黄檗禅师回答道:
「诸佛行慈悲,因无缘故名大慈悲。慈,不应该看作有佛可成;悲,不应该看作有众生可度。其所说法,无说,无示;其问法者,无问,无得。譬如幻师为幻人说法。」
这样看来,一切众生本来是同体的贵人,没有应度的,也没有应成的,如幻师对于幻人,如假说法,如假听法。只因众生从贵人之家迷而出去,说法度众生不过令其归家,如此来看度生听法,方是菩萨的广大智慧观。
这个生佛一如叫平等的智观,以此来度众生,所以不是爱见大悲而是无缘大悲。
「悲观」与「慈观」,是从广大智慧观分出来的,拔众生的苦是悲观,与以真观,清净观的至乐,使还诸佛同体的本家,是慈观。
这个「慈」与「悲」,直是无缘大悲。
因此,观音菩萨,有著根本后得二智,二利已经圆满,所以要「常愿常瞻仰」。常愿大悲者的施救,常瞻仰大悲者的功德。
总而言之,真观,是契证涅槃的根本智,从真观中映现万物而不染著,是清净观,次起生佛一如的是广大智慧观,即是无缘大悲的悲观与慈观。
「无垢清净光」,是总合前面的五观,五观,一一皆是无垢清净。尤其是指观音的那个没有染著的清净的智观,为无垢清净的智光。这种智光,能照破一切烦恼的黑闇。在无量寿经中,弥陀十二光之中的超日月光,就是这种光。「慧日破诸闇」,就是说的这种意义。
「能伏灾风火」,在风火二灾之外,应该要加一水灾,因受偈文字数的限制,把它略去了。那清净无垢的慧日,不单能破诸黑暗,同时更能伏除风火水的三灾。
「普明照世间」,是说观音的无垢清净光,像太阳照著大地,照得世间普遍光明,照得世间一切黑暗灾难消灭。
「诸闇」,也可称心的光明被烦恼蒙蔽了,或称风水火灾。要使无明烦恼的风,贪欲嗔恚的火,爱欲执著的水,都破除了,使我的心光明到没有一点污秽的状态,若从自心上言,就是确实悟到诸法的道理,发觉到「原来这样才对」,这时候就是智慧之光,照著我的心,等到知道「我错了」!有这种的忏悔之念发生时,心里的黑暗就完全消失了!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如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里是赞叹观音说法的情形,虽是口业赞叹,但应以口业配合三业来看。悲体的戒,是指说法者的口业,如向亮的雷震;这位说法者的意业,如同和霭的大云;这位说法者的身业,如同完美的人格。
悲是拔苦为体,观音见一切众生陷于积聚的罪业苦痛之中,而发大悲心,令一切众生,知道防非止恶,其操持之坚固,好似百雷的震动,而能摄伏万物,灭尽一切非的和恶的之意。
慈是能与一切众生之乐,观音的伟大,就在他不单能拔众生的苦,而且能赐给众生的乐,好似天空布满了和霭的慈云,再来降下法雨似的甘露。这个其味香美的甘露,喻如实相之法,无上真理,以此才能灭除烦恼的火焰。
在我们的心上,如果也持有坚固拔苦的精神,赐给一切众生快乐的悲心,则自己觉得烦恼心火,自然就会灭却了。这在我们修养上可以体验得到的。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在长行中已经讲过,观音是施无畏者。现在此处再说,若有众生进入官处或军阵之中,只要念彼观音之力,就自然会使七难三毒等害我的怨敌,完全退散,而能得到不畏。
「诤」是争论,「讼」是诉讼。生起一切争论,斗口,诉讼时,或于军阵中到了战争需要舍命时,虽说有许多的恐怖畏惧,但若这时,能念观音之力,就可退散一切的众怨。好比在我们的内心,常有无明烦恼相争相战,没有一刻的安定,可是你如能够想念观音的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思维观音的慈观,悲观,则什么也无所畏了。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前面是举观音的五观,这里再来说五音,由五观的启发而成为五音,所以五观是主观的观念、观想、观察,而五音是客观闻得的音声。但又不必限于什么音声,如「妙音」也可以看作妙色、妙香、妙味、妙触、妙法。然而在六根中,从耳根第一的意思说,所以以音声为代表。「妙音」与「观世音」,是融和前面的真观与清净观进而为广大智慧观。虽同是广大智慧观,但妙音的方面是以即空而观中道,这就是前者向上的,后者向下的;前者双遮空有,后者双照空有。结果是一样。
如果知道法华经的心要,则峰岭的风,池中的浪,无不是妙音;世上买卖的音声也无不是法音。观音即是以妙智观照世间苦恼众生的称名之音,而来寻声救苦。
「梵音」,是菩萨说世出世法,皆清净无染之义。即在清净观上而立万法。「胜彼世间音」,是超越世间之差别而立于真观之上。菩萨目见耳闻,皆绝对平等之意。运用这个而成慈观,悲观。菩萨以慈悲救世,如同大海的潮水,终日都在活动著,而一点不体息,应时应地,或满或干,应用自在,此即「海潮音」。
这五音,可以看作五音谱的分类,虽说其音各各不同,但实在是同一的东西,而从前后左右去看罢了。以客观的观察,这完全是宇宙真理所发出的声音,以主观的观察,皆是我们心里所存的先天内在之声。所以,这不是耳闻,而是心闻;不是目见,而是心见。这个潜在一心之内的先天的音声,成为观音的五音而显现。所以须要常常放在心上思维。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从以上种种方面叙说观音的功德,恐怕世间上还有生起疑念的人,所以再说「念念勿生疑」,来劝人要信。像前面已经讲过的「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如果你不信,就是如何重宝的法门,你也不能接受和进入。「念念」是在我们心上的前念与后念,就是不论何时的意思。我们有时被人教训,的确也会一时生起信心来,可是不久又会生起疑心来,翻转了前念的信仰,因此释尊慈悲,屡屡叮咛嘱咐,教诫众生,前念相信,后念疑惑,这是不行的!必须念念不断的虔诚信仰,才有功效。道源禅师说:「所信成就,佛祖成就」。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伟大的力量,都是建立在信上!这与学问以疑为出发点差异。
如果这样来说,宗教岂不是违背学问了吗?这也不然。其根本的道理是立于学问之上,而置信于学问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宗教并不是反学问的,而是超学问的。佛教是比之旨在理智的学问,还要广遍深入于情意的要求,在精神全体之上,安心的地方。
这个安心立命之地,是信仰的基础,观音菩萨,常于苦恼死厄怖畏之中,如父如母,为作众生的依怙。「净圣」,是说观音不比修行中的平常菩萨,在久远的过去,已早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了济度众生,才倒驾慈航,教化此娑婆世界的一位清净无垢的大圣者。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观音既是救世的净圣,而现为权化的菩萨,那他具有一切功德,是就不要说了。
「一切」,是不能够以数目计算的。如以前面空假中三谛来说:观空谛而成法身之德,观假谛而得般若之德,视中谛而现解脱之德,这叫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再从其他方面来说:观空谛而不执著,断尽一切烦恼,这叫断德,观假谛故能顺应诸种差别而运用其智慧,这叫智德;观中谛故能应用无碍,这叫用德,断德、智德、用德,亦可称为三德。
一切道德,在自身是止恶与修善,在对他是济度众生。观音具足一切功德,以慈眼视一切众生,所以那功德的结果,具有无限的幸福,同时一切众生受诸所具福德与智德,也如同海水的不增不灭,是无量的,把这个为精神安立的基础,若不归命,顶礼,而报谢其恩德,是不可能的了。
除了求外来的观音所具有的无量功德之外,更要想到自己,在我们心里,依如来藏本就具有无尽的性功德,就是怎样的用也不尽,但关闭了这如来藏的门户而不能现,所以荆溪大师这样惋惜的说:「悲哉!秘藏之不显,盖因三惑所覆,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体本虚妄。」
体验到无明虚妄而明法性,则广大智慧观;尘沙是喻无智的多,把这驱除而显明化导,则现清净观;抽去差别执著的见惑,思惑,而明显空寂,则现真观。是由显现这个秘藏而具足一切功德,更以悲观,慈观,而看一切众生。这样,实在自己的心上,显现观音如海无量的福聚功德了。
过去宋朝时候的季宗问天竺的僧人:
「观音手中拿的佛珠是念什么呢!」
「念观音!」天竺的僧人回答。
「自己为什么要念自己的名号呢?」季宗这样追问著。
「求人不如求己!」僧人的回答。
这是使令我们体会得这段问话,顶礼观音的本义上的一种便宜的话。
在梵本的普门品中,还有下面一段的偈颂:
慈悲救世间,当来成正觉,
能灭忧畏苦,顶礼观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几百劫,证无上净觉。
常侍左右边,扇凉弥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养一切佛。
西方清净土,安养极乐国,
弥陀住彼上,调御丈夫尊。
彼土无女人,不见不净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莲华藏。
彼无量光佛,净妙莲华台,
狮座放百光,如娑罗树王。
如是世间尊,三界无等伦。
礼赞积功德,速成最胜人。
以上的偈颂,至今尚未有人译出,这也算是一个新的发见。
十、流通
1、持地叹德
偈颂是本经的眼目,今已讲完,再有散文体,可以看作是这普门品的流通分。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尔时」,是释尊回答了无尽意菩萨的问话,说观世音应该顶礼终了之时,其时,持地菩萨从所听闻说法的大众之中起座,走向佛前,而说:「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这位持地菩萨,一般皆解说是地藏菩萨的异名,如果说是地藏菩萨,则谁也都会知道他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一位发大勇猛誓愿的菩萨。在地藏十轮经中说:「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这是说如由地上生成万物,而又能藏诸万物之义。在延命地藏经的直谈钞也说:「地藏,乃是一切众生本心之异名」。在那延命地藏经中,佛回答帝释的问话说:「心圆明故,名如意轮;心无挂碍故,名观自在;心无边际故,名大菩萨;心无色相故,名摩诃萨」。观自在即是观世音同体,有时地藏赞叹观音,有时观音赞叹地藏,可以看作是同一法身的应现。但这里是以观音为中心的,所以,只是持地菩萨出来进问:「世尊:若有众生赞叹此观世音身口意的三业,能救七难三毒等的冥益,而得解脱自在;若有众生见观世音现三十三身的变化,听观世音示十九说法神通的显益,其功德实在不少!」
在这普门品中所现的菩萨,由无尽意起问,而广谈观音的功德,再由持地赞叹流通,这就是所标示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无尽意标示智慧,观世音标示慈悲,持地标示勇猛。以此宣扬流通。
2、开品得益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菩萨说了闻此观世音菩萨品功德不少,果然,佛说此普门品时,八万四千大众听了以后,皆发无等等的心。佛是无上之尊,没有其他相等的相等,这无等等的心,即是指与佛相同之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遍知,即是没有比这再上的正觉。正觉是不同于凡夫的不觉,不同于外道的邪觉。正等是不同于二乘的偏真,二乘的不能真俗平等的圆融无碍。无上是不同于菩萨的分证。菩萨虽然能真俗等观,不遍空有二边,然因分证未圆,如十四夜月,尚称有上之士,唯佛方堪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故此心略称菩提心,又叫觉心,慈心,即是佛的心。现在八万四千大众闻此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生起没有比这再上的菩提心,此即显现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谓。
佛说此普门品时,不用说是指远在二千多年释尊在灵山会上说这普门品的时候。
八万四千众生,是我们心中八万四千烦恼妄想,在我们的心里,不知道有和观音同样的真心存在,徒任烦恼妄想的跳梁跋扈,现在听了这微妙的法门,如果将贪欲的心,一转而为慈悲;嗔恚的心,一转而为勇猛;愚痴的心,一转而为智慧;跟著这八万四千烦恼妄想也可一转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心。
以上,关于这普门品已经讲完,希望不要徒被定义所囚,该须心读眼警为要。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吾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哀愍护念!
校后感言
心悟
去年夏天我和星云法师同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书的时候,我们原拟一边教书,一边同跟关凯图居士学习日文,后来因为台湾省佛教分会主张男女分班,把女众迁到中坜圆光寺,办临时请不到老年的法师,于是一定要请我到那边去主持教务,之后,又承东初法师慈命来编辑人生月刊,因此直到今天我对日文还没有机会学习,实在有点可惜!
到去年冬天,我听说星云法师已开始翻译普门品讲话了,真是欢喜无似!那时我确有得以先读为快之感!不久,星云法师便应菩提树月刊之约,将其所译之普门品释题发表于该刊第一卷第二期上,博得很多读者的欢迎!继而读者纷纷去函请法师速将本书出版,法师为满读者愿望,遂于去年年底将本书译稿交由圣瑞法师携来台北,要我替他找个好印刷厂承印,并来信嘱我替他校对。以校对这事并不难办,况且我自己日文没有学成,不能翻译,能对此译作校对,结个因缘,也是一件快事,故即一口答应了。
在佛菩萨中,有一位佛和一位菩萨在我们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那一位佛即阿弥陀佛,那一位菩萨便是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尤为家家所供奉。由此观之,观世音菩萨的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甚至包括日本和朝鲜)人精神上唯一可以求得安慰和启示的导师。
可是晚近有些人跟从日本人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佛法,否认了很多大乘经典为正统的佛法,并说大乘经中所说的佛及菩萨,大都是印度古时民间所信奉的什么神,由后来的佛弟子们加以理想化而成的,并非实有那么一个佛及菩萨的。例如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的理想化,观世音菩萨是女神的理想化,等等。我对于这种说法,是绝对不赞同的!我认为佛经有些地方是有历史性的,固可以用历史研究法去研究,但它有些地方却是超乎历史性的,若把超乎历史性的境界而也以历史研究法去研究它,那是圆柄方凿,无怪乎会感到格格不入的。
我们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对佛及法要有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虽不能像耶稣教那样主张信即得救,但我们却要确认信是入道之门。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智度论说:「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这都是强调信心重要的明文。此外,即菩萨五十五位中亦是以十信位为首,由此观之,信心之重要为何如可知矣。假使对佛及法先不能有个坚定的信仰,则任你对经论有怎样的研究,也不能称为佛教徒,更不能入佛知见,祗是人间的一个知解之徒而已。这样的研究佛法,请问于己于人究有何益?考究来,考究去,不但什么东西也没有考究出来,还把自己对三宝神圣的信心都考掉了,这岂不是笑话?所以我近来常常这样说:「现在一般人对佛法的理论愈是研究,其对佛法的信心愈是薄弱。」(这当然是指未得佛法正见者说的)这确是佛教不幸的现象!
我们正信佛法的人,应该要抱定自己对佛法的信心,确认一切大乘经典(当然是指有翻译历史可考的)皆是正统的佛法,经上所说的佛,菩萨,特别是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他们曾给过我们人类无可计算的利益,决定是有的!千万不可为一般人不正确的戏论而动摇了自己的信心,致陷自心于邪见之深坑而不可拔!
我们对佛法有了如上的认识和信念,然后来读如普门品这类的佛经,方能获得真实利益。
普门品是记叙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的深因缘,及众生称念其名所得之利益的最详尽的文字。一般人以为它是神话的记叙,那是未曾理解佛法的。我们知道:普门品中所叙述的观世音菩萨灵感的事迹,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上是到处都可以看见的,只是因为我们不注意所以不大感觉得罢了。诸位读了这本普门品讲话之后,就会觉得这话是不错的。
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我们生逢这人间多难的今日,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到不测的灾难;我们若要减少遭受灾难的痛苦,我以为惟有祈求观世音菩萨的慈力加护。但欲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护,则首须研知如何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及观世音菩萨何以会感应的道理。这本普门品讲话就是详细的发明这种道理的。所以这本普门品讲话,允宜人手一编,以为明理达道,消灾免难之宝筏。
因为星云法师要我校对后说几句话,所以我就拉杂的把我校对后的一点感想写出来,如有未当,尚望高明不吝指教!
四二、三、十日于圆山临济寺
译后的话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原著者是日人森下大圆。他有些地方是适应他本国国情与民性而解释的,因为要便于我国国人阅读,所以略为删改了一点。
本书由日文翻译成中文,应该先谢谢关凯图老居士,因为我于佛历二五一五年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教了一年书,其时关老居士也在该会任理化和历史教师,授课之暇,他教了我和演培法师六个月的日文文法。
现在这本书翻译流通,都是大家的功德,比如:智道法师赠送原文本书,王法莲居士赠送稿纸,圣瑞法师代为出款刊印,圣印圣学二位学友代为誊清,心悟老兄允为校对,演培心然煮云广慈诸法师指正和帮忙,竺摩法师题书封面,这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感动他们,我都该致最诚恳的谢意。
关于刊印本书的意义,心悟法师在他的「校后感言」里都说了,希望读者留意。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历二五一六于青草湖 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