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大道》(丹增嘉措仁波 切讲授)
目录
菩提大道
丹增嘉措仁波切 讲授
蒋扬仁钦 口译
目 录
甲、法会前归敬
乙、佛法纲要
丙、正释(菩提道炬论及菩提道次第摄颂)
一、礼敬
二、释菩提道
三、法和法相
四、修学次第
五、法源清源
六、法的殊胜
七、如何讲听正法
八、依止善知识
九、修心次第
三士差别
下士道修心
止修及观修
念死无常
皈依及业果
中士道修心
发菩提心
受愿心仪轨
菩萨行
进入金刚乘
丁、附录:佛法问答
甲、法会前归敬
讲授或听闻佛法时,讲者与听者,双方的内心均须具有清静意乐。因此,在尚未讨论佛法之前,为使内心清净,我们先念发心及皈依颂。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归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者有悲心 宣说一切法 断除一切见 我今当敬礼
刚才所念的第二个偈颂:(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是龙树菩萨所作中论的最後一颂。内容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悲悯一切众生,说一切法使众生断除邪见,永离痛苦。以智慧观察痛苦之因,由於邪见所致,也称无明。见是五恶见,以正见断除邪见,就彻底消灭了痛苦之因,从此获得解脱。因为佛陀说了一切法,教导众生如何断除无明,所以我要向佛陀稽首礼敬。
乙、佛法纲要
首先我想介绍佛法的整体架构,多数人应该听过,可能会觉得烦闷。果真如此,就请睡觉休息,但请不要发出鼾声,在漫长的法会上,有些和尚都这样安祥的休息。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不祗是佛教,都是强调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为主旨。我们的内心产生疑惑、畏惧、不安宁、无明、烦恼等,这些负面情绪,造成许多负面的行为,也就是不好的行为,因而造作众多不善业;由这些不善业,产生许多痛苦。佛法就是教导我们如何避免这种不良行为,断除业因,即断除痛苦的根源。所以佛法是解决痛苦的良药。
总之,佛法的内涵,就是教导我们如何调伏内心;内心的改变,要以心才能成办,无法以外在的事物使内心改变。痛苦是来自前面所说的负面情绪,在佛法中称为烦恼;这种烦恼,无论是邪见或非邪见,是造成苦恼情绪的根源,我们称为无明。无明是对事物颠倒的认识,也可称邪见,是颠倒的执著。要如何解除痛苦的因,就必须了知这种执著是颠倒的,那就要认清事物的真相,才知道何谓颠倒的执著,进一步断除无明。
我们必须以智慧观察,何种心态或情绪,是产生正面的影响,何种心态或情绪,是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情绪变化,那些是需要的,那些是不需要的;了知那些情绪会带来快乐的话,毋须他人指使,自然而然会乐意行善法,就会排斥内心不善的情绪,也就是烦恼。倘若不经思惟抉择,即使他人斥责,甚至棍棒加身,施以种种压力,令我们行善时,也不会提起心力。因为行善的意乐,最主要是来自内心真正的体会到善行带来的快乐,以及它的利益。如无法体会到快乐,外在的压力无论多大,也无法改善我们的内心。
知道烦恼过患的心,以及厌离烦恼的心,两者心态是不同的;有些人可由经典说明得知烦恼是不好的,这种人对烦恼所认识的层次,毕竟只知烦恼不好而已,无法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烦恼的厌离。如何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烦恼生起极大的厌离呢?那就必须不断地反覆思惟,经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种种理由的证明,才能使内心产生极大的觉受,真正的感受,真正的厌离烦恼,希求解脱。所以,光是认识烦恼,是无法生起极大的厌离心,这二者是不同的。当然,有些烦恼必须长期对教理的认识,才能深深的体会。
当我们生起经验时,就是一种感受;有些感受会带来痛苦,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有些感受会带来快乐,是一种正面的影响。如果人没有感受,无法体会到事物的好与坏,所以人必须有感受;以感受而言,有些会带来暂时的内心不安起伏,而且还会身体不适,造成身体的障碍。另一种感受,以暂时性而言,不但会使内心安祥,而且有能力使身体适当的调适。后者是我们所需的,也是所谓快乐的感受,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能产生对我们损害的感受是不需要的,有益於我们的感受是必须的。人人为了获得快乐的原故,都有离苦得乐的心。要使我们内心充满快乐,生活充满快乐,要长时间训练,如何持续快乐的感受,尽量减少避免带来损害的感受。这种变化原本富有情趣的,把它转成正面的情绪,这种转变也可称为「法」——佛法。
改变的内容可分二:第一、世上的万物,也就是有为法,都是因果法则中存在,因和果的改变。倘若法的本身不具改变性质的话,亦即因不能影响果,无论如何努力想要净化内心的负面情绪时,是无法达到目的,那末学法何益。从历史上可以了知这个古迹,这座山,这棵树,它有千年历史,但实际上其间是不断在改变中,最後还是会坏灭的。所见到的一切有为法都在变化中,实际上都是因果变化。因为有这样的变化,所以内心也能获得改变。
佛教的论典中曾提到这些因果的变化,到底原因何在?每一事物的改变,是否需要其他因缘?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二刹那时坏灭的,这种坏灭是不需其它因缘,因为第一刹那事物的本体,就具有坏灭的性质,前因本身就有变化的性质,因所带来的果,当然也具有坏灭的性质。因此第一刹那的事物自然在第二刹那不可能存在,而且不需其他因缘,也就是前因有坏灭性质。
以长期变化而言,当然是促成因缘聚合时,这事物就会存在,当其它远缘使它坏灭时,事物就不存在。但从深细变化第一刹那的事物,为何第二刹那就坏灭?因为一切有为法可见到生起时的本体,就有坏灭的性质,所以很自然的第二刹那就坏灭。其实每个果的生起,也是坏灭,所以生也是灭的性质。当然乍看之下,觉得生和灭是二种不同的性质,但仔细思惟,在存在的同时,本身就具有正在坏灭的性质了,因此生灭是有其密切关系。这是我们的内心可以获得改变的主要基础和原因之一
第二、以外在事物来说,也有相违的。例如热和冷,光明和黑暗,有了光明,黑暗自然消失了。同样的,内心产生相违的情绪,在生活中都允许,但是只要我们培养正面的情绪,负面就消失了。这是可以改变内心的主因。
以上面二种原因,确认心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最主要由於烦恼是我们痛苦的主因,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了知这一点,就可肯定的,而且欢喜的认识,原来痛苦是可以彻底断除的。因为对事物错误的颠倒认识,虚妄的执著为实有,不好认为好的,这称为颠倒执著。
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实际它的本体具有一种条件或性质,无有偏差,如实论事,这叫正确的认识,也叫做证量;只有持续培养增长此种证量,自然能把强有力的颠倒执著渐渐消除。对实际的事物,没有偏差的认识,会产生极大的快乐感受和力量,但从长期而言,会带来损害。这种无法以智慧成办的。由智慧辅助的,却另有一种感受,一时虽无法令我们内心带来安宁和快乐,也不会感受产生极大的力量;但以长期而言,它却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带来极大利益。同样的感受有以上不同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内心的感受,心类学(佛学院的初级课程)是很重要的,更广泛了解这两种情绪,何者是正面,何者是负面。
由智慧成办的感受,是有利益、有力量的,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如何产生呢?首先必须具有抉择事物的智慧,了知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因此要学习外在的一切事物的定义,才知道是对或错,才知内心的认识是证量,或是错误的颠倒执著。
外在的事物分为常法及无常法,无常法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在佛经中常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其用意是要我们广泛的,了知外在的常和无常万法。若只以虔诚心信佛,就不必学这些了;学佛只靠信心可以维持下去的话,学法无意义。因由这些事物定义的认识,才可以了解真正的智慧和正量,进一步得到必要的感受。佛法是探讨真实情况,是以正知去观察,不能堕党类的心去观察。如同科学家,他们在做实验时,是以正直的心态,不渗杂个人意见或自私念头。同样地,一位佛教徒要观察事物(万法)变化时,必须具有此种精神及态度,不能以自私的念头坚持主见;假使主见和了知的宗义,只是一种幻想、捏造、夸张的理由,是无法由此而获得真实的安乐。
因此,有了正确基础和学习精神,改变我们的内心。观察事物的心态及观察後所得的决定,和强有力的感受,以佛教教义为智慧及方便,观察事物变化时所生的心态,称为智慧,由此所获得的决定和感受,称为方便。
丙、正释
一、礼敬
(道炬论)
顶礼妙吉祥童子
礼敬曼殊师利菩萨。
礼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与众僧 应贤弟子菩提光 劝请善显觉道灯
这是礼敬三宝及造论前的承诺,一定要好好的著这部论。
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所造的,尊者在阿里地方,就是国王菩提光迎请入藏之後。原本国王名智慧光,菩提光叔父,他想去迎请尊者入藏,在边境被捕,後来逝世在狱中。继位国王菩提光为了完成前王的心愿,再度派人迎请尊者入藏弘法。菩提光要求尊者说一部利益所有藏人的论典,於是尊者说了这部菩提道炬论。本论在西藏如同日月,弘扬西藏所有地区,非常广泛。
二、释菩提道
菩提二字,藏文菩是净化,提是觉悟;原本未净化的内心,以甘露法来净化,使我们内心的污垢获得净除。因为断除了内心的烦恼及所知障之後,自然可以圆满内心领悟一切事物的能力,而成办一切遍智;因为得到这些智慧,称为觉悟。了知万法,是获得觉悟的智慧。大菩提唯有佛果位、佛的境界。净化和觉悟是由心成办的,菩提的境界,是经由内心改变,得到净化,使内心获得觉悟的智慧。菩提是由内心成办,成办菩提的方法,是由菩提的道路,同样也由内心形成的。
道有五种: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由这四种而获得无上道,也就是无学道。以上略分为方便品及智慧品,我们修学时,为了使我们去除对法的疑惑及颠倒的认识,必须具有火炬般的智慧,让我们知道何谓善,何谓恶,何谓所取,何谓所断。因此这部论典,如开启我们智慧的火炬,让我们了知如何学法?如何净化内心。为使我们对法的性质、数目、次第能圆满了解,说了这部菩提道炬论。
菩提二字再以两种角度解释:一、於何处菩提。净化烦恼业,是指自性法身。又可分为二: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及去除暂时污垢的自性法身;当然须先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才能成办去除暂时污垢的自性法身。二、由何而菩堤。是由智慧法身而觉悟获得菩提。因为由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可了知一切事、境、物等的究竟性质,本体并无具有原始的、真实的污垢,本就清净的性质,这称为自性涅槃。因为一切事、境、物均有究竟性质,由於无始来对事、境、物的错误认识,以为一切均有自性的颠倒执著,这是可以破除的;由正面的认识去除负面的颠倒执著。因为有自性涅槃,故能成立有馀和无住涅槃,就是诸法的究竟性质是无真实。由於同一事物的认知有错误及正确;所执的境与事实不符合,是属於错误的,与事实相符合,即是正确的认识。我们时常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引生苦恼。所以无论做任何事,应该以正直的角度观察事物实际的性质,之後再著手较为妥切。
三、法和法相
法和法相存在的究竟性质,我们是否见到?共同所见是取名安立为有,假相唯名而已;若能审慎思惟和观察,对事相的寻思而获得法性,我们称为胜义谛,是诸法的究竟性质;前者存在的现象,有目共睹的称为世俗谛。外道也说世俗谛及胜义谛名词,毕竟与佛教不同。
龙树菩萨在中论说真正的胜义谛就是空性;空是由於一切法皆是缘起,一切法必须依赖於他,观待於他才显现存在。所谓自性,是不依赖他、不观待他独立存在的性质。假使事物是自性有,就不必观待。一切有为法都随著因缘不断变化,由因而缘产生的一切果,它的存在必须依他而现,其性质是无真实无自主的,完全是观待缘起法则,由於依他或观待而形成千变万化的法,如我们内心的感受,时而快乐,时而痛苦。
由因缘而生,所以相违的法相就随著生起。我们所见到可分为二:一、它的续流不间断的,虽是无常法,但水恒无间的流著。如意识,并无其他因缘,使意识续流完全间断,唯明唯知的性质,不会变为其他性质,没有其他因缘使它消失,所以意识是水恒的流著。二、其他法相,如可见的一切实体事物,它有违缘存在无法水恒的,续流会间断。以上二种也是由因缘相互观待,造成二种不同性质。由此观察,所以佛陀说了四谛法轮。
由於因缘所生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一、色法。有形色形体可触碰。二、不相应行法。如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无固定基础和形色,但必须依另一基础,如有二十四小时称为一日等。三、心法。意识,内心有苦乐的感受或思想,是唯明唯知的体性。这三种都是无常法。
对於四谛,也是因缘所生,一切有情都想离苦得乐,佛陀说四圣谛,让人们了知如何离苦得乐,虽然我们都不想痛苦,但不寻找痛苦的因何在,因不断除,痛苦自然会产生。如释量论说:「只要因缘聚合时,就无法遮挡其果」。无论内心是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因缘聚合时,即使不想要也会产生。它不像外在的物质,可以破坏或远离。因此,四谛先说痛苦,再说痛苦的因——集谛。
至於我们想追求的快乐,只是一种感受而巴,是不坚固的;假使过於沉缅快乐的感受,一旦遇到极微的苦,就不能忍受。所以追求世间的快乐感受,很容易带来更多痛苦,更多烦恼,是不究竟的。要彻底断除痛苦,才是真正所追求的、永恒安乐。断除痛苦之因——集谛,称为灭谛;要达到灭谛功德,是由道谛获得。以有离苦之心,说苦集二谛,以有得乐之心,说灭道二谛。
痛苦的因缘是集谛,可分为烦恼集谛及业集谛。痛苦虽由业生,但业的根源由烦恼带来的,因而首先要了知烦恼的性质。烦恼的根源,经由寻求观察得到答案,颠倒执著,所认知的与实际是完全不符合。当我们明确了知究竟的性质时,就是证空智慧;有了证空智慧,知道烦恼可以断除,则断烦恼的灭谛,就是灭功德。假如我们获得灭谛和道谛,称为法宝。这个「法」能使我们从痛苦得到拯救的方法,不再堕入三恶道的痛苦。具有法宝的补特伽罗,称他为僧宝。灭道功德究竟圆满时,称为佛宝。
对三宝的认识,先要了解法宝,进而相信三宝,生起极大的信心;不了解法宝,无从体会僧宝的功德,更不了解佛宝的究竟功德,也就不想发起成佛之心。经由这些理由,证实法宝是存在,确有不可思议、非常殊胜的功德,是可以成办的,就会想成为僧宝,进而想成佛了。
经由对四谛的认识,生起对三宝的信心。生起三宝的次第,是获得灭谛道谛之後,得到法宝;由法宝得灭功德时,具有灭谛及道谛,称为僧宝;经由慢慢修行,增上内心的灭、道功德,达到究竟时,称为佛宝。以个人的次第是法宝、僧宝、佛宝;以圣教法脉次第,佛宝先,导师释迦世尊成道转法轮,成了法宝,由法宝形成僧团的僧宝。
四、修学次第
菩提道次第摄颂,藏文是菩提道次第修行歌颂,作者宗喀巴大师;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的论,分为广、中、略,这是略的部份。前面已讲菩提二字及成办菩提之道,次第是我们在成佛之道中,每个人程度不同,为了使我们了解现有的程度,以及未来要走的道路,宗大师扼要的说整个成佛之道,一层层像阶梯,拾级而上,称为次第。
菩提道次第摄颂是宗大师在学习整个成佛之道後,将个人修行经验以歌颂唱出。修学菩提道次第:一、修行的性质无有错误。二、道的数目不能缺少。三、道的次第不能错谬。第一、如果所修道的定义不清楚,绝对无法获得所求目标。例如修菩提心,如果不了解定义,不能知道有无菩提心,以及如何成办菩提心。必须有利他及得菩提的希求,有了之後,蓄意令他生起,才能成办。而菩提心不只是认识定义,生起菩提心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必须任运成就,知原来我能生起菩提心,所以道的性质非常重要。第二、道的数目。因内心负面情绪,对无常苦无我不净,四种行相颠倒认识为常乐我净。我们烦恼及错误认知非常多,要断除这些,必须更多证量对治错误的认识。断除烦恼成办灭谛,不是少数因可以成办的,所以修行道的数目,必须了解。第三、道次第。数目了解,性质没有错误,还须次第。道次第先由粗分证量生起,才会生起细微的觉受。这些次第如实认识,先学习较容易的,生起觉受之後,再渐次学习更深一点觉受。这种次第无谬,才能走上整个道的阶梯。我们最究竟目标是决定胜,如要达到决定胜,先要成办增上生,在人道才有机会学法,才能一生一生的走上解脱道。
五、法源清净
阿底峡尊者所作的菩提道次第论颂,名菩提道炬论,宗大师及其大弟子写很多有关於菩提道次第的诠释。任何道次第的论颂,最究竟的依据来自印度的大成就者。当初印度的那烂陀佛教大学,讲授佛法是非常严格的:一、法必须有清净的根源,不可随便写书就讲授。二、为了讲法正确,说者本身必须无错误,不可以自己的经验为弟子传授佛法,所以严格要求上师自相续清净,具足修行的经验以及渊博的学问。三、严格要求听者专注、无慢心、无嫉妒心,听者相续清净。後来止迦摩拉室拉弘扬正法,如日中天似光大,要求说法者所需内涵:法源清净,正法殊胜,讲闻正法相应殊胜,如何善巧引导学徒之次第。阿底峡尊者严格依此四条件写道炬论。
那烂陀是所戒律非常清净的佛教大学,在校内不只是学习显密经论而已,还必须严格遵守任一戒律,所以他们举止非常谨慎。如一位上座大师,主要是学习唯识宗义,他的密教证量很高,有次在法会时,以三昧进入密乘学习,现起了本尊相,四周空行母围绕,被纠察见到,把他赶走,於是他到深山修持。最後成为萨迦派道次第主要依据。
我的菩提道次第摄颂传承,是从大札仁波切获得,又从伶仁波切听闻一次,另从天仓仁波切等得到菩提道次第的传承。至於道炬论的传承,是从仁钦登巴仁波切获得。之後色昂生咖仁波切获得整个道炬的传承,他传授时以背诵方式为我作详细解释,不需论典。总之,当初道炬论的传承是非常珍贵的。
先讲法源清净。西藏的传承上师,为使我们明了法脉清净,最究竟的依据,必须远溯自释迦世尊,才算法源清净。
(摄颂)
俱只圆妙所生身 满无边众希愿语 如实观见尽所知 释迦尊前稽首礼
礼敬导师释迦牟尼佛。以导师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因,礼敬佛的身功德;以成佛之果的果功德礼敬佛的语功德;佛的意性质,尽一切遍知,是佛的智慧。以佛的身语意,因、果、性质三种功德礼敬。「圆妙所生身」,必须同类的因说明佛陀身功德,并非无因生,而且要圆妙的同类因,经过无量劫的积聚成就。
「满无边众希愿语」,成佛的原因是为一切有情,能够得到永恒的安乐,解除一切痛苦。众生的痛苦要断除,必须对事物的实际认识,才能去除错误颠倒的执著。佛陀以慈悲心开导众生,何者是实际情况,何者是事物的真正性质,让众生了知,断除了颠倒执著。因为众生根器不同,佛随顺众生和希求而说。佛陀度众有时亦显现神通:以身所变化的神通,以语变化的神通,以意所变化神通三种。佛陀身可变亿万相度众,但主要的以语业,满足无量众生的愿望。以方便说众生根器可分声闻、缘觉、大乘三类;以见解(宗见)来说,可分为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
释迦世尊说法,从历上来看,主要是三转法轮:第一次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是整个佛法的基础,非常重要的。第二次在灵鹫山转无性法轮,是针对灭谛为使众生彻底了知灭谛的性质,再次说明无自性的内涵,说了般若经,这是显示而已。般若经分直接明显的深义空性,以及间接暗示的整个道次第。无论是资量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每个道次第的增长,必须具空性的智慧。慈尊所著现观庄严论,最主要阐明般若经中未明显的、间接暗示的涵义,即成佛之道。第三次在鹿母堂说的如来藏经,这是慈尊所著的相续本母最主要依据经典。相续本母最主要说明了解空性的意识的心法,假使好好串习它,善的方面熏习,它的功德可伸延到无限,内心的功德是水无止境的。对心法作整个诠释,这同密教有密切关系。我们内心本是个唯明唯知的体性,如来藏经中也说到。龙树菩萨的中观理聚六论与般若经有关,法界赞与如来藏经有关。
「如实观见尽所知」。全部清楚的以现量观见到,如所有性(胜义)及尽所有性(世俗)万法。因为断了所知障(佛的智功德),以现量见到一切法性。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顶礼慈尊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顶礼本尊相,不是凡夫的肉身,是清净光明的本尊之相,以这样观修顶礼。慈尊和文殊菩萨是代表方便及智慧,是二车轨的开派师。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瞻部严 名称遍扬於三地 我礼龙猛无著足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燃灯智
顶礼龙树菩萨,是深见(智慧)的开派师;无著菩萨是广行(方便)的开派师。龙树菩萨是佛陀涅槃後四百年诞生,无著菩萨是佛涅槃後九百年诞生;佛涅槃後龙树菩萨未生之前,这四百年间是谁接了智慧之棒?有很多人疑惑;以共同的说法,继承佛陀传承有七尊阿罗汉,代代相传。以不共的说法,佛陀涅槃之後,这二大车轨的传承,个别传予弥勒菩萨及文殊菩萨,再传无著及龙树。如以佛陀传记来说,佛陀降生成为王子悉达多,最後在菩提伽耶成佛,未成佛前是菩萨。如以相续本母所说,佛陀在兜率天时已成佛,在无动摇的法身中,现起了报身、化身,此说是佛陀十二相示现(八相成道,加上习艺、成婚出游、苦行、坐菩提树下)从兜率天一直到涅槃,不是一部份归类於菩萨,一部份归类於佛,原本已成佛。说法是佛的化身,化身由报身变化的,报身由法身的法性中现起,法身是由去除俱生原始清净的污垢的清净法身而来的。佛陀的四身:报身、化身、智慧法身、自性法身。
一般人以历史来看,似乎佛陀未说大乘经典;在龙树菩萨时代,很多人就提大乘非佛说的疑问,为了反驳此说,龙树菩萨曾在宝鬘论(实行王正论)中提到;而且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内也反驳此说。很多人在原始教典中未看到大乘的内涵,就否定的说:大乘非佛说。假使我们了知佛陀的四身功德,可知第二次转法轮,是针对业清净者说。佛陀说密续时,是现示比丘相,说无上瑜伽时,示现的是坛城本尊的相,为业非常清净者说。佛陀可显示坛城本尊的清净相,为少数业清净说法,涅槃之後当然也有这种相存在。要了解详细的含意,首先要好好的学习佛陀四身的性质。
宗大师是阿底峡尊者涅槃後三百年诞生,他在修行时,可以亲眼见到尊者听闻教授。这表示我们凡夫所见到,是极有限的,这种情形实无法解释的。凡夫看到人死了之後,一切都不存在。别说宗大师,在这一代我所认识精进修习的朋友,确实见到奇异的清净法相,例如本尊或释迦世尊等。那我们又何必怀疑释迦世尊与龙树菩萨等之间的如何衔接呢?假使我们了解佛陀确有四身,即使佛陀在我们凡夫中示现涅槃,但他的智慧法身是水远存在的,只有与他有缘业清净的众生一定可以见到。阿底峡尊者诞生在孟加拉,在西藏的史料中记载,他坐了十八月的船到苏门答腊,依止金洲大师,而得到修持菩提心广行派的传承。在佛教中研究空性的论师,称为深见派;有些主要讲求修行,讲求戒律,称为广行派。当初的传承是分开的,尊者得到二种传承,融合一体。也就是阿底峡尊者之後,所传承的都以深见与广行教授的。阿底峡尊者弟子获得传承有三:一是依大论典研究学习的,称迦当学论者。二是以修行为主的,称为迦当修行者。三是针对一部论修学,称为迦当口诀者。其实传承是一致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精进的态度不同。这三种尊者传给他的心子仲登巴,仲登巴後才行这三种传承。迦当学论者的继承者是博多瓦,再传给霞若瓦;霞若瓦大师确是位不只学问渊博,而且很有成就;他把口诀传给巴曹大译师,就是第一次翻译月称的入中论,这部论非常深奥,内容很广泛,巴曹译後给霞若瓦大师看,他非常欢喜、赞叹,同时指点许多缺漏地方,当时根本未有藏文入中论,後来巴曹译师核对梵文版,确有缺漏了重要地方,正如霞若瓦所说,因此巴曹对霞若瓦刻骨铭心,从心深处生起极大的信心及敬心。有次霞若瓦在讲经,有人供养甘蔗等,他将甘蔗掷向空中说:把这些供养给巴曹大译师。後来的学者非常赞叹这些大译师,具有极大勇气及成就,这不是轻易的文字上翻译而巴。西藏许多专家学者,写了很多论典及佛学的诠释,非常丰富。宗大师曾在金鬘疏中赞叹的说:「印度大师未曾著作的论典,西藏人写出来。」
「敬礼持彼燃灯智」。燃灯智是阿底峡尊者,他的道炬论文字虽不多,但内涵非常广,主要依据现观庄严论所说:资粮道需五种条件,一、信心,是信三宝(皈依)、深信业果、信上师(依止善知识)。二、精进。三、思惟。四、止观。五、智慧,是性空的道理,在道炬论最後部份。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趋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瞻部善巧尽顶严 遍众称美胜妙幢 龙猛无著二法流 菩提道次善传承
宗大敬礼迦当派三种传承上师,他们的智慧如同佛的智慧眼,遍知一切,以方便的悲心为众生开导。迦当派有位上师开玩笑地说:当我说道炬论时,所有经典都颤抖著,年老长者之心亦同。此表示他说得太好之意。宗大师所作菩提道次第论典,最主要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他在作此论时说:遍摄佛语扼要,以及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尊者阿底峡道炬论的涵义,心意非常勇猛的写,希望具善根者好好用功。
无论是格鲁、噶举、宁玛、萨迦,取名为菩提道次第广论,或是菩提道次第等等,修持的内容都是一致的,依据印度大论典而来的;如宁玛的有些口诀,主要依损噶玛的显教的基础。
六、正法殊胜
成满群生希愿语 教授伏藏如权王 无数经续汇归流 吉祥教乘大海藏
说到法的殊胜,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依众生的根器,满足众生所希求的心愿。教授如同宝藏中的国王,无数显密经典也含盖在道次第中,吉祥的教授如同大海一样,具有以下四种殊胜。
证知诸圣教无违 经典无馀为教授 易获圣者深密意 剧愚恶崖获救免
了解菩提道次第,才知圣教无违。所有的经典都如口诀,应用于日常生活及修行上。
圣教无违殊胜。读大小乘经典,似是有些不同之处,如显密经典也有些不同。因为众生根器是无边的,为了圆满他们的根器,为了圆满三士道相应的众生,须有他们相应的法,才能圆满他们的愿,所以说法为众生而说。纵然文字有些差别,但修行时并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假使我们了解整个三士道的次第,需要修行的内涵,了解文字虽不同,其实不相违。不知圣教无违,就有诤议。当初西藏有持律清净的戒师们,轻视密教的瑜伽行者;学习密教的瑜伽行者,轻视持律清净的戒师,互相轻蔑。
了解圣教无违,进而了解经典无馀为教授的意义。一位上根者,他能了解整个佛法的架构,自然会应用佛所说的每句话,每种教授,不会想这个教授可用,那个不能用;不了解佛法的内含,可能认为那些无法用在修行上,如同世间知识,不能用之修学。
易获圣者深密意,了知佛所说的教授,都可以应用,自然见到这些教授能获得功德,进而想努力学习,走上增上生和决定胜的道路时,从经验体会到佛所说的一切最究竟的内涵,此时已产生了觉受。
了知这点,就不会轻易谤法,不会说这法可以学,那法不能学。假使不了解深奥的经义,很易造谤法的业。藏系四派,每派用词语虽不同,其主要内涵是一致的。当我们了解圣教无违,不会造谤法之罪。如大乘轻视小乘,小乘才说大乘非佛说;很明显的,四圣谛、戒律、三十七道品,这是学佛者的基础;有了这些,再加上波罗蜜多,有了六波罗蜜多的修持,才加上密乘的修行。依由基础而增添修持,是合理圆满的。
是以印藏善巧士 恒常信依胜教授 厥唯三士道次第 谁人心不踊跃喜
印藏的大成就者,都恒常依止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而修行,那位圣者对此不喜欢呢?
今天是第三天,时间分秒的飞逝,人生的转变,都无法阻挡的。但如何应用时间,是操控在自己手中,把它用在好或坏的地方,我们有权力。时间一样在走,人一样是人,在时空内变化的人,同样随著时间变化中。有些人圆满功德,有些人不能,其实皆由自己掌控,是否勇猛精进。净化内心,改善思想,并非容易事。只知善心恶心二者的差别,是无法改善内心,要善巧的精进,才能获得美好的成果,不懂精进方法,造成自己的痛苦。如同建筑物动工之先要有设计图,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缘才能完成。内心要得到美好的改变,让自已圆满功德,也要经由勇猛精进及审细的思惟,具众多因缘,才能令内心建立圆满果报,因此只了解一个方法或是道理是不够的;必须知道更多方法,更多的道理,众缘聚合之後,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藏传佛教已译经典一百多卷,龙树无著菩萨等论典已译的有二百多卷。假使我们修行时,阅读这些经论,才能了解整个佛法,应用这些道理修行,会更坚固更圆满。如果该学的大论典不学,寻求另一种修行方式,就不会如同前说坚固圆满。
七、知何讲听正法
一切经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说正法开胜德 该集义大正当思
如何依此殊胜正法,作为听闻及讲授,是偈颂内容。
说明讲法者在传法时,原有动机不能渗有名闻利养的污染,这是不清净,唯有为利他的清净动机而传法。西藏的先贤说:传法时不能像老年人咬食物,牙齿不好专挑易咬的,放弃硬的。同样的传法时只传容易的,较难的不传。第二不能像鸟鸦筑巢,乱造一通。说法者法是说了,不知到底说些什麽?没有头绪。第三句我不记得就不说了,也像老年人吃东西。传法时,最好本身先要有证量,传与证量相应的内容,才算最圆满;如果没有,上师至少要有点经验,内在的经验和感受,再其次至少对论典的内容要精通,如果毫无所知,是无法对他人传授。下面讲一个严肃故事。我认识一位喇嘛,是藏人住在德国,他参加一次法会,上师说了很多与大经典相违内容。事後他对传法者说:你好像说了很多错误地方。传法者回答:没有关系,反正我只要介绍佛法就可以!这点要特别小心。
上师未登法座之前,必须注意的,先对法座礼拜,并非传法者本身证量很高,把法座作得很高,让人尊敬;是所传的法是导师释迦世尊的法雨甘露,非常珍贵,必须尊敬。当初佛说般若经时,亲敷法座。(金刚经开头。洗足已,敷座而坐)五百阿罗汉结集经时,各人把法衣折叠成法座,再诵出佛说的法,为了对法的尊敬,才摆这个法座。佛说般若经时亲敷法座,主要内涵是般若波罗密多,亦称佛母,三乘之果必依般若波罗密多而获得,空性的智慧如同三乘修行者之母。我传法之前,向法座礼拜,再思惟传承上师,从导师释尊一直到根本上师,整个传承上师,以尊敬心走上法座。尤其坐上法座之後,一听别人的赞美,很易生起我慢心,这是很危险,所以上座前先思惟无常。仲登巴说:无论是否有人赞美,如有人赞美,不可把地位摆得比别人高,要把自己永远摆得比人低。如宝鬘论云「愿我成为地水火风,让众生享用吧!」我们努力行持,要为众生服务,非是控制众生。当我们如此思惟,自然避免了慢心生起,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於听闻者,应断三种过失(不专注,如器倒覆,水难入内。邪执,如器不净,虽入而为不净所污染。忘念,如器漏,水不住内),才能听闻清净正法。我们听法,要把佛法的内容,当成一面镜子,所造三业在镜中反射出来的影子,让我们了知一切行为的对与错,由有了镜子时时可以照见自己,净化自己内心。学佛时,我们的思想范围愈广大,懂得理由愈多,自然所生定解愈坚固,由定解所生觉受愈强烈,因此多闻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把听闻的内容尽量运用在内心,否则很危险;多闻精通佛法,可是行为并未改变,变成无药可救的人;因为不用以修心,所以佛法也不能调伏他,不要养成这种习惯。
迦当派的上师说:我们把心和法溶成一体。假使觉得两者中间,仍有一人间隔,那就不对了。西藏的善知识说:一个顽固的人,以法可使他调柔,但听法不应用的人,即使佛陀现前为他说,也是枉然。好比酥油不会被酥油烧焦。所以上师本身要具有学问渊博,心地善良,戒律清净等三条件;学者自身也要努力,让自己圆满这三种功德。讲者听者两方面,都具有此圆满的条件,在众多因缘下,对双方面生起证量有极大帮助。在讲授和听闻,两者要共同回向。
教授方式有多种:学问一样教导,根据许多经典解决学生的疑惑。以上师个人的经验及觉受,让弟子专心一意学习,直到证得与上师相同的觉受之後,再次为他教授更深奥的觉受及证量。从现观庄严论等大论来看,就像前者的教导方式,运用很多经文为根据,断除内心的疑惑。如菩提这次第广论等的教授方式,是上师的觉受为弟子们说,是第二种教导方式。另有一种教导方式,上师不教很多,但所教的尽量让弟子学习,生起相应的证量为止,再教更细微部份,更深的让弟子自己学习,直到生起更高的证量,之後再继续教。总之,必须把自己成为具有学问渊博的成就修行者。仲登巴上师曾说:上师本身需要具备的条件为,传法时能溶合所有大论典无论是小乘、大乘、甚至密乘,运用大论典的文字表达懂了之後,而必须要个人的感受,内心所获的证量为弟子说,此时必须要了解弟子的根器,善巧而说具有上述条件,才是圆满的上师。
八、依止善知识
一切经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说正法开胜德 该集义大最当思
明所诠法之殊胜,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及修行之次第。
尽其遍被善福业 胜妙因缘总该源 示道上师专勤勇 意乐加行如实依
审知舍命亦莫舍 使教奉行师喜供 我恒如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宗大师说自己有如是精进学习,希望你们立志求脱者,也应该努力学习。
第一、善知识具足的条件。知识,有善知识及恶知识,朋友亦有善友及恶友。以自己生起证量的次第,及未来整个的道次第,是各人要走的。获得生起证量,要自己思惟。但开始要了解思惟的内涵,必须经由他人教导;对一位初学者,依止善知识是非常重要。善知识本身具备条件也很重要,我们所依止的大乘上师,大乘庄严论说十种条件:前三者是具戒定慧三学,四、知识比弟子丰富。五、有努力教导弟子的意乐。六、本身要博学,精通三藏。七、胜解无我。八、善巧教导。九、具悲愍心,不为名闻利养。十、无厌倦。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自心未调伏,无法调伏他人。且不以调伏方法而为自己证量,方法必须与大论典所言相应。在依止大乘上师之前,好好观察是否具有此等条件。假使想依善知识之前,先行观察,就不会发生问题。在西藏许多人只对法的信心很强烈,不仅依止上师条件,只看他的弟子多不多,或是很会打手印,认为很有证量。当初阿底峡尊者入藏时,迎接的人穿上高贵的僧袍,很慎重排列欢迎,尊者从远方看到说:西藏有这末多上师穿鬼袍,尊者逃跑,他们马上换上三衣,尊者接受他们的欢迎。弥勒日巴是位深山修行者,苦行列为第一,是位大成就者,在修行时常有位笨教喇嘛找他麻烦。他说:弥日巴那末有名,原来他和乞丐无异。仲登巴应一寺院之请,在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身体疲惫,他见大师是位在家人,且衣衫破旧,即将包袱鞋物让他拿,二人走到寺院时,那位僧侣看到很多出家人排队,而且走向仲登巴那儿去,他觉得奇怪,绝对不是为我吧!他问仲登巴为何排队迎接我们?仲登巴说他们迎接我,我是仲登巴!他听了拿回东西就跑。札贝珠仁波切是位大修行者,大菩萨,他非常善良,他不喜欢有很多施主及弟子的地方。有次在深山修行时,遇上一位年迈的老婆婆,看她可怜就去服侍,因为她行动不便,仁波切为她处理不净物,刚好弟子来找仁波切,问老婆婆是否见到仁波切,老婆婆问他长相之後,不好意思地说为她丢弃不净物。
列举这些故事,说明真正的大乘上师,不为自己名闻利养而做任何事,在深山像野兽一样,永远是那麽平凡、朴素。所以大乘善知识,须把後世比今世更重要,他人比自己更重要;如果今世比後世更重要,就不是修法者,因为是大乘者,要把他人看成比自己更重要。
第二、弟子的条件有三:一、以正直心听闻。这是很重要的,学习任何智识,如能以正直心学习,就不会渗杂自已的成见,可得圆满。那末要远离四种过患:(一)远离贪心过患。为了名闻利养,学了这套道理,而现得很有名声,可以受人尊敬供养;或好胜心而学,要比他人强。(二)远离瞋心的过患。不喜欢或排斥他人学法。如有些人宗教信仰很顽固,他认为自己所信是最好的,即使有很多矛盾,仍觉得是最好的,坚持已见,排斥他人。(三)由畏惧产生的过患。例如为了逃避某些法律,以宗教作为掩护,就不会被惩罚,这是由畏惧而学法。(四)由愚痴无明造成的过患。糊里糊涂去学法。二、具慧。抉择善恶的智慧,善法可行,恶法应舍;戒经说过善知识本身有错,应以婉言说明错误,有分别对错的能力。有位西拉格西,是修行很好的大学者,他从莫措仁波切听闻修心教授时,他忍不住马上赞叹说得非常好,有点错误或偏差时,马上呸!呸!这是抉择善说恶说的能力。三、必须有心求学。如果弟子无心求学,只是画的火炬,不能除暗。自身不想学,是无法产生作用,不只是听闻了解而已,要精进学习,有抉择的能力。狮子贤的论说:无著菩萨解释般若经是中观宗义的内涵,其弟世亲菩萨是唯识论师,把般若经解释成唯识宗义了。世亲菩萨有四大弟子,精通般若的名解脱军,把世亲菩萨所写的修饰过,成为中观论义。释量论作者法称菩萨,初听因明论时,了解上师所说的一切,而且非常精通,第二次听闻因明时,他了解的与上师一样;第三次听因明时,懂得比上师多,甚至怀疑上师所解释的,不是因明开派师陈那的究竟意趣,於是他反驳上师,写了释量论解释陈那菩萨的量论。
经说:「比丘或智者,当善观我语,如链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佛说比丘们,不要马上相信我所说,要像链金一样,观察所说法义,再相信我所说的。许多大师确实经过观察,非常相信佛说的法,甚至舍命护持佛法。同样佛说的法,有能力分别了义及不了义。
第三、如何依止上师之理。这可从依止善知识的利益作思惟,依止具条件上师之後,他以自己觉受、证量,为我们示导,如同开启智慧之门之钥,打开智慧之眼,让我们走他曾经走过的路,这是依止的利益。
依止善知识的方式有二:一、加行依止。二、意乐依止。此二以意乐依止为重要,对上师的信心敬心依止。菩提道次第广论视师如佛的教授,引用密乘的经文中,可能有人疑感在下士道何以引用密乘经文?我须作解释。下士道主要为得到增上生,中士道得到个人的解脱;下士中士都是让我们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圆满方法,但是有个「共」字,现在所修下中士道,主要是为成就大乘果位,是大乘道的基础,所以加一个「共」字。如果只是下中士道的精神成办增上生决定胜,只要讲「三十七道品;但是在中士道之後,马上教授菩提心的修持。大乘最殊胜的金刚乘,金刚乘最殊胜是无上瑜伽,其根本来自视师如佛的功德,要把上师视为佛而作依止。宗大师著广论,主要是要成办密乘果位,所以引用密乘经典,我的看法是如此。只是修学下士道,不一定要视师如佛。我们以清净意乐,净化对上师的敬心及信心,要生起敬心及信心,在加行时可以礼拜、供养,但最主要是依教奉行,最殊胜的供养,就是如此。对上师生起极大的敬信心,让我们学习获得清净果位。弥勒日巴尊者真正做到这点,他做了不可思议的供养上师,是他心续最圆满的功德,最圆满的果位。密续中强调依止上师瑜伽时,只要好好相信上师,就可以获得果位。
在密乘经典中说:唯有观修,不必担心不会解脱,唯有信心,不用担心不会获得果位。宗大师非常仔细的解释「唯有」两个字,不是除了这个不需其他的,那末除了依赖上师外,不要其他的修行可成就果位,无上密也不用修气脉明点等等,所以「唯有」不是表示其他不用学了,而是说无论修学任何无上密法门,都必须对上师信心才能获得。尤其密乘经典说三根本:功德根本来自於上师,加持根本来自於本尊,事业成就根本来自於空行。所以很多人对此有所误会,认为只要对上师有信心就好了,其实不是那麽单纯的。上师瑜伽并不简单,要经由不同角度,很多的道理观察和学习,当我们了知上师瑜伽的内涵,就不造成许多上师和弟子之间的问题了。
九、修心次第
三士差别
暇身胜愈如意珠 遭逢难得唯今朝 难得易失如空电 此义观思尽尘劳
暇满人身,能成办大义利;暇满人身难得易失,也说到无常。了知暇满之义,及既得暇身应如何修行。学法时要有心力,心力由思惟暇满而提升。思惟暇满分三:一、暇满难得.二、暇满义大。三、暇满易失。我们修行的目的,暂时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决定胜,决定胜分为个人的解脱,及究竟的解脱,佛果位。第一经由思惟业果,让我们断除十恶业,由十善业成办增上生道;第二由於对三藏的认识和学习,让我们走上解脱之道,获得解脱,是第一种的决定胜;第三经菩提心的观修、学习,行六度万行的菩萨行,由菩萨行而成办佛果位。我们有三条道路,须遮挡的对象有三种:一、烦恼所造成恶劣的行为,如十恶业,身三语四意三。二、烦恼本身。三、烦恼遗留下的恶习气,恶的串习,所知障。学习六度万行来净除恶串习,可以成就一切遍智。第三条道路,称为上土道。第二条道路所追求的果位是个人解脱,主要的障碍是烦恼,去除烦恼的道路,称为中士道。第一条道路是增上生,主要的障碍是十恶业,净除十恶业的修行,称为下士道。所遮有三,所求果位有三,走的道路有三,自然形成三士道。
(道炬论)
由下中及上 应知有三士 当书彼性相 各各之差别
有三种的道路,各别不同的果位,性质不同,殊胜不同。由下中上三种果位,三种士夫所走的道路,称为三士道,由此可知各各的差别。
若以何方便 唯於生死乐 但求自利益 知为下士夫
下士道追求的果位,是後世人天的安乐。由思惟业果及深信业果,尽量避免造作恶因,行持善因而感得人天果报。因果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有浅有深。更有深细的业果,无法由肉眼见到,无法以正理抉择的。那末我们要如何相信这些深细的业果呢?这和皈依有关,所以在下士道加皈依的理由。佛说法分现前分、粗分隐蔽分、细分隐蔽分三种。有些法是肉眼可见到(现前分),有些法是由思惟理由可决定的(粗分隐蔽分),有些是无法用肉眼见到,无法以正理思惟而决定,称为细分隐蔽分。要如何了知呢?是由佛的开示,证明隐蔽分的存在。我们要相信佛所说的话,这与皈依有密切关系;首先须知佛是实语者,真语者,是不欺诳众生。而且佛所说的法都是证量,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佛说一切法,都为解除众生痛苦。众生痛苦分三种:三恶道的痛苦,轮回的痛苦,所知障造成无法了解一切法的障碍。所以,佛陀为使众生去除这三种障碍,说了很多法,先说解除轮回痛苦的法轮,及很多成办解脱的法门,在四谛讲无常、苦、空、无我等性质,细微的无常是肉眼见不到的,但仔细思惟了知每一刹那都在转变。经佛说出性空的道理,可以了知「我」确实惟名所取而安立的假相而已,并非我们所执著的那麽的真实。由四谛法轮,可知痛苦来自内心,内心痛苦来自烦恼;虽然我们从经验可体会这些烦恼,但不知烦恼的根源,佛在谛法轮中说,真实执著是烦恼的根源。经由这样反覆思惟和自己经验,会体认到佛陀确实了解我们未曾想到的东西,未曾思惟过深奥的道理。现在知道解脱是可以成办的,轮迥是可以离开的。佛陀说这些粗分的隐蔽分,没有一点欺诳的,更何况肉眼看不到的细微的隐蔽分呢!佛陀一一点醒了。更深奥的道理,佛陀无所不知,也不会欺瞒我们。佛说业果的经典,不会有任何欺诳。因此思惟业果和皈依,有很密切的关系。
下士道修心
思量细微的业果,先要生起皈依的量。皈依分三种:上士道皈依的心量,不只是为自己,而要为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急迫的想成就一切遍智,使有情获得解脱,成就一切遍智的障碍是所知障,畏惧所知障的障碍,相信三宝能净化内心的所知障。以此信心生起大乘不共的皈依之量。中士道目标为个人解脱,畏惧轮回的痛苦,相信三宝能使他得到解脱,以此畏惧及信心皈依三宝,希求早日得到解脱。下士道所追求是後世人天的安乐,畏惧三恶道的痛苦,相信三宝能使他避免堕落三恶道。以此畏惧及信心皈依三宝,能得後世人天的安乐。畏惧三恶道痛苦,如何生起畏惧之量是问题。人身难得易坏,生命在呼吸间,死後随业漂流,而今世所造大部分是恶业,可知所感的果;造作较重且多的黑业,感得三恶道痛苦的危险性较大。人何时死不知道,但一定会死,谁也无法救。要思惟死无常,生起对三恶道极大畏惧心,这种心使我们生起极大的皈依之量。皈依之後必须遵守皈依学处,是避免十恶业道。此说「若以何方便」,这「方便」即无常的思惟,对三恶道的畏惧心,皈依的学处等。「唯於生死乐」,唯於人天的安乐,人天道毕竟仍在生死轮回中。「但求自利益」,为了自己得到後世人天的安乐。「知为下士夫」,这是下士道修行者,
止修及观修
前几天说过,要改善或净化内心,就是靠修行;修行是反覆串习的意思。我们被自心控制,心被烦恼控制,虽想离苦得乐,但所获结果是相反,痛苦多快乐少,所以反覆的串习,有办法控制内心,自主的运用内心。心不受烦恼控制时,才是修行所要达的目的。内心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情绪,一切皆由内心的串习所造成,平常如有个善的习惯,自然处於善的状态。例如一位初学佛者,刚开始时不要说内心觉受的生起很难,连了解佛理都觉得很艰苦,会觉得佛法那麽深奥,那麽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学习,长期的修习之後,只要一想到佛法的内涵,会马上生起觉受,这完全靠反覆串习的力量。可知内心的改变是由串习而得到。
以生起证量而言,由凡夫到圣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可以显明的了知内心的改变。以一位初学者,对一切误认完全真实有,或无常法认为常法等。经过佛法熏陶之後,慢慢观察常或无常,产生疑感也可分三阶段:刚开始对认为无常的部分,产生偏向於常,但不如前的肯定,再次观察可能是无常;无常的理由较多,常的理由较少,可能是无常,但无法肯定。经过慢慢的观察,才生起对无常的了解,这还不是证量;但他知道无常是有理由,却无法通达。再反覆思惟,生起定解,会觉得一定是无常,除此之外没有理由安立常法,这时才称为证量。我们内心的改变,是不断的慢慢走上去,这种增上是靠串习及观察的力量,使我们内心获得改变。
获得证量之後,再反覆观修所要了解的所缘境,一次又一次的观修,首先是一种比量;比量是以理由证明的。经再次观修之後,可以亲眼见到与事物一样,这时比量变成现量,可现证一切法的究竟性质,不论是无常或性空。因此,比量成为现量,也是靠串习的力量变成现量的。
以上学的次第,首先听闻,不只听闻而要反覆思惟,觉得不只是佛陀这麽说,而且是正理可以安立的,产生极大的决定,假使我好好观修,应该可得证量。我们先有希求心时,是思所生慧,观修之後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有二:一是蓄意的,一是自然成就的。蓄意非自然,当我们想内心产生极大觉受,只是想,觉受无法生起。自然成就,是每次想,均能生起极大的觉受,叫做任运而生。
对佛的信心,首先思惟三宝的功德;经反覆思惟之後,觉得我们没有佛的功德,因而对佛功德生起极大信心,从心深处生起恭敬心。由思惟产生的信心有二:一是止修。一是观修。这是由观修的力量,对佛生起信心,当生起极强烈的信心时,应该让这种感受持续,在保持这种强烈的觉受当下,安住在这种感受,专注一心缘这种感受持续下去,称为止修。在止修觉受的力量渐渐衰退时,再次思惟三宝功德和慈悲等一切圆满;当生起极强烈的信心时,再以止修持续那原有的感觉,这是止观双运的方法。观慈悲心、观信心、观无常、观空性时,以同样的方法,把心转变安住所缘境,不是把心刻意变成无常空性等。
是思惟无常或性空的性质,经过反覆思惟和观察之後,当心生定解,有把握定之後,把心安住在缘无常或缘空性的止修。当内心开始散乱,无法如原有的坚固安住在所缘境时,再次观察和思惟所缘的性质。这样反覆以止观双修的方式来修学。所以修有二种:一是把心变成所修的对象,如信心和慈心的观法。一是以心缘境的观法。通常我们每天也在止修和观修—只是不同的所缘而已。如生起贪心时,尽量思惟观察倒底怎样的好的特徵,或如何美丽,尽量找好的理由,所以对某些人、事物,贪心一直增长中,这是刻意的观察所缘对象好的部分的缘故。当我们产生贪心之後,让自己沉迷於贪的感觉,这就是止修罗!所以说我们平常也有止修观修,只是对象不同而已!同样瞋心也是如此,对一个人生起极大瞋心时,想尽办法找出他的缺点,也是一种观察,想尽办法去伤害他。因此我们平常也在修止观,要把止观对象转换善的所缘。我们修行的原因是要快乐,所以尽量让我们未串习、未调伏的心,串习於善所缘境。在止修观修时,净罪积资非常重要的。比如同样的老师,以同样的时间,教导同样的学生;学生以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进学习,但所获成果并不相同。这是很多因缘及夙生习气有关,这是一点。第二与他个人的罪障轻重有关。第三是邪命,由世间八法接受他供物,这会造极大罪障。因为种种因缘,有的观修所获成就较高,有的毫无办法,所以净罪积资是非常重要的。我认识一些深山闭关的修行者,因为净除了很多罪障,但当他们受到他人供养,内心有点不清净,根据他们经验,收了供养几天之後,无法生起如前清净的感受。我们每天吃别人东西,所以都不知道了。净罪积资非常重要,同时以心反覆串习善法,这种串习是靠止修观修。净罪、积资、止修观修三者并行,修才能有所成就,最重要是止修观修。
在修的过程中分正修未修,正修时以止修和观修相互运用,让心维持在善念中。未修时尽量做净罪积资,如礼拜、供养、亿念三宝功德等。在正修时,从一个修菩提心或修慈心的修行者来说,为使内心恒续在所缘境,必须反覆的依正念正知,观察内心现前所处的状态。在未修时也必须依正念正知,观察心是否同正修所缘一致,二者是不可分开的。在未修时,以无上瑜伽来说,分恰悟瑜伽,饮食知量,把我们的心日夜处于善法中。在未修时段,尽量让自己的心与正修时相应,倘若能兼顾二者时段,未修的净罪积资,可帮助正修时的修行!正修可以加强未修时段的善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如此反覆串习,自然夜梦都是吉祥的。甚至梦中也可忆念,如何正修如何观修,梦境有关慈心悲心,醒来也会受到影响,对内心很有帮助。一个初学者正修时间应该短,次数多。
念死无常
至於止修观修的对象,有很多种,但现在主要是讲述无常。可能有人觉得一定会死,为何要念死无常呢?念死无常的用意,是让我们不要浪费珍贵的人身;因为由人的智慧可以成办今世的安乐,後世的安乐,永恒最究竟的安乐。假使不好好运用人的智慧,就会虚耗了人身。所以念死无常,让我们珍惜每一时刻,每天、每月、每年,不让它白费,才能不枉费暇满人身的大义利。反覆思惟念死无常,对自己有极大义利。佛陀初转四谛法轮时,第一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指的是最细微的无常,但必须经由对粗分无常的性质的认识,才间接了知细微的无常性质,粗无常就是念死。佛陀初转法轮讲无常,而快涅槃时也讲无常。
(摄颂)
堪破犹如卢糠皮 日夜无间取心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说明无常。
皈依及业果
殁堕三涂终难定 救畏信必唯三宝 当行皈依极坚住 勿会学处衰减损
说明业果。佛说:重业先报,人死後世到那里,由业决定。假使黑业与白业同样,则看今生的善业行的多,或是恶业行的多,决定去向。或以前所造业未感果剩馀的第一个黑业或白业,来做决定。假使临终後随黑业感果,即堕入三恶道受苦。
「救畏信必唯三宝」,是皈依之意。皈依的因有二:一是畏惧三恶道。一是对三宝的信心。畏三恶道或轮回的痛苦,寻求依靠救护,投靠安全的地方,可以救我们的就是三宝。相信三宝具有这种能力,首先必须认识三宝的功德。前面说过对三宝的认识,先了解法宝的功德,才能了解三宝的功德,进而了解佛宝的功德。畏惧分多种:没有任何理由,因妄念而生的恐惧感,这不用观修,不用思惟,因为没有理由。这是第一种畏惧心,是不需要的。第二种畏惧心态,是无法避免的,思惟这种畏惧,只有让我们苦上加苦。因为无法解脱,这畏惧不要刻意思惟。但有一种畏惧的感觉,必须去思惟;畏惧假使可以挽救,
经由思惟畏惧的感受,自然会寻找解脱方法,来策励我们寻求解脱痛苦之道,这是我们需要的。
「当行皈依极坚住」,为了生起极为坚固的皈依,对於法宝的认识极为重要的,如果要透彻了知法宝性质,则不离空性;对空性没有领悟,则无法生起极坚固的皈依,也就是真正皈依之量,来自对空性的领悟。经过如是思惟,认识法宝,进而认识佛宝和僧宝。完全肯定三宝是真正皈处,则成为佛教徒了;内心动摇疑惑,三宝是否有能力救我们,就不是佛教徒了。
「勿令学处衰减损」,如果皈依量极为坚固,就要遵守皈依学处。
黑白业果善巧思 坚决如理修取舍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这就是皈依学处,遵行十善业,断除十恶业。因为由动机而造作的行为,产生二种不同性质的果,分为善恶二种业;想要快乐,取名为善业,痛苦的,取名为恶业。由动机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感受。业分身口意三业,身业口业来自意业,意业为身口业的根源。造业时是由意乐加行,业又分白业黑业杂染业三种。
因果不断在变化中,由於我们造作很多好与坏的行为;这个行为与动机有关,行为本身是果,也是因,它影响後果的产生,这种特殊因果与动机有关,所以称为业。业本身是因,而我们不以种子或桌为业,因为它与动机无关。我们身语的行为是直接与动机有关,故称为业。造业时有对象、意乐、加行、究竟,由此四层次来决定业是否圆满,所以业的行相讲非常广泛的。业果可能今生感,可能来世感,也可能後後世感,这是不一定。许多佛教论师争论,造作的业未感果前,需要等几世才感果,业到底是何状况?业是在随眠状态中,也称习气;习气本身是无常性质,有感果的能力,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归类於不相应行法。习气所依是意识,十二缘起的第三支识,即因时的识(因位识)。讲更细微时,当缘空现量三摩地时,即现证空性「三摩地,所现起的量都是缘空三摩地,这时恶习气到底依何识而存在呢?因为所有意识都成现空证量,现空证量意识是不允许以前的恶业种子存在,这时恶业种子依何而住呢?因为有很细微的争论,我们说原有恶习气是依附唯我的假名上。所以业的依附处可分为二:一是属於坚固的,在唯我的假名上。一是属於不坚固的,在十二缘起第三支因位识。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得很详细。因由烦恼造作身语不善行为,会感到痛苦的原故,要断除重的十恶业,相反的就是十善业。远离了十恶业,尽量行持十善业,使我们远离三恶道。为使我们获得决定胜,就是解脱和佛果位,这不是一生一世的问题,要多生多世的努力精进学习,因此要持续获得人天果报。如我们八圆满的暇身的功德,而有能力快速地走上解脱之道。
为使能快速成佛,应修八异熟功德:一、寿量圆满。长寿久住,依不损害众生得长寿,施诸医药得无病。二、形色圆满。身材适中,诸根无缺,众所乐见,施庄严妙色可得。三、族姓圆满。生於世间受人恭敬称扬,依无慢心恭敬他人,犹如仆使。四、自在圆满。受用资具无缺,应修布施。五、信言圆满。有情信奉言教,由远离四不善口业。六、有大名称。大名誉,发弘愿修善业,供养三宝尊长父母。七、具男性。当时的社会男性地位较高的关系。八、有大力。身力心力,少病无病,由协助他人或代作施饮食等。
圆修圣道所依性 咸未今获绝增进 通具斯因当勤学 三学妄染成堕罪
故特净障实关要 恒具四力励行忏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忏悔净障,分忏悔及防护二者,防护今後不再造作恶业,否则永远无法忏尽的,所以最主要是防护未来重造恶业。已造恶业可以忏净。因忏悔力量不同,有些业可以、水远不会感果,有些业感轻微的果,即是重罪轻报,有的业可以延後感果,这同忏悔力量有关。忏悔以四力对治。一、追悔。对往昔所造恶业,生起极大後悔,把恶业视同毒药,不慎吃了进去,急想排泄。二、对治力。把往昔所造恶业,由善业力量净除。拜三十五佛,或念百字明咒。或不动佛心咒,以这些善业的力量对治往昔所造。三、防护力。由三宝为证,愿以後不要造作三门恶业。四、依止力。依止皈依及菩提心。
中土道修心
(道炬论)
背弃三有乐 遮止诸恶业 但求自寂灭 彼名为中士
三有即三界,轮回之意,在人道天道、色界、无色界,这种安乐的感受是不坚固的,因为随时会改变。如人间追求的安乐,不是永恒究竟的,有时会消失,变成痛苦的性质,甚至带来负面的影响,可知世间的安乐是靠不住的。连外道的禅定修行者,为了证得内心的安乐,把断除世间安乐视为对象,因而以禅定力量断除。在第四禅以上无任何有漏安乐的感受,完全处於无记状态,这是内外道共同的。使我们轮回的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恶业在下士道已经说明,必须断除,在此不只是恶业要断除,能成办世间安乐的业,也应该断除。总而言之,能使我们生於人天道的业要断除,生於色界无色界的不动业,也该断除,因为仍在轮回中。如何断除呢?要了知业的根源来自无明,应针对无明作对治。
「背弃三有乐」,刻意断除轮回的业,去「遮止诸恶业」,诸有漏的善业,能使我们轮回的业。「但求自寂灭」,但求个人解脱而精进的,称为中士夫。在此为奠定大乘基础,称为共中士道。
了解痛苦根源来自烦恼,烦恼是由於无明,因此针对无明观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无明是可断除的;明知可以断除,为何要受无明的颠倒执著而承担痛苦,因此从内心深处对无明造作痛苦,生起极大厌离心,称为出离心。这是内道所不共的出离心。
(摄颂)
苦谛过患不凝思 如实求脱不为生 集转次第不转念 不得正解断根本
真正要思惟苦谛的过患是行苦,是轮回的痛苦,无自主的能力,因为被烦恼控制,无论造何种业,皆由烦恼指使,我们的主宰者是烦恼,主宰烦恼者是无明。烦恼的名字是痛苦,是负面的情绪。如被它控制,一定痛苦。
斩除四魔:以烦恼障及所知障作二种作解释。以烦恼障来说,烦恼魔是烦恼本身。死魔,因有烦恼,所以必须生死轮回,死魔是烦恼魔的果。五蕴魔,因有烦恼必须无自主地接受苦蕴的身躯,由身躯带来的病苦、老苦。天魔,因有烦恼故,所以遭遇外来的障碍,是世间的,造成修法障碍的魔,外来非人之魔,非人的障碍等。以所知障说明,所知障是所知障本身。死魔是不可思议的涅槃,菩萨们的死是自主的死。蕴魔,由往昔烦恼的恶串习产生的意身生,不是肉身。真正的魔是烦恼,每个人都有烦恼,很可能成为魔了。就像刻意让自己生起贪心、瞋心,别人在对治烦恼,我们却阻挡修法,与魔无二。经说:魔不一定有脚。我们以为魔长的很恐怖。「苦谛过患不凝思」,我们不去思惟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未曾体会烦恼是我们真正的仇人,出离心就无法生起。「如实求脱不为生」,强烈的希求解脱心,早日离开轮回痛苦。十二缘起流转次第,如不好好修习,「集转次第不专念,不得正解断根本」,无法斩断轮回的根本。虽然知道烦恼是我们仇敌,也想得到解脱,但不追究根源更不了解如何对治,对解脱希求心,只是希求而已,无法实现的。当我们知道烦恼根源,才能相信是可以断除的,解脱是可以实现的,就会生起极强烈的希求解脱心。
当然,烦恼的根源是无明,无明是对实际性质错误的认识,颠倒的执著,正对治无明的证量有粗细层次,比如独立实体的我执,及真实自性的我执;只了解独立真实的我空,虽能断除独立真实的我执,但不能断除自性的我执;了知自性空的我,不但断一自性的我,而且独立真实的我执也一并断除。烦恼最主要根源是自性我执,如自性我执未断,烦恼水远存在,只要遇缘,烦恼自然生起。阿毗达磨论所说我执,并不是最究竟的,就是该论所说的性空,也无法证得阿罗汉果位。所以要仔细学习宗义。
度越有海坚痛念 晓了轮回何所系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只有出离心是不够的,必须知道轮回的根源,由何系缚而造成痛苦。当我们知道轮回的根可断,解脱是可能的,则对解脱的希求心会非常坚固,而且有把握修行可以得到解脱。否则希求心只是一种期望而已。
中士道所说四谛内涵,是大小乘共同基础,也是佛理的根本。在宗大师的广、中、略论都说,四谛和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次第,是大小乘共同基础,所以引导弟子趣入之前,先介绍四谛十二缘起。四谛流转次第的思惟,依据十二缘起生起还灭次第的思惟;十二缘起的还灭和流转次第,分三士道作思惟。下士道者思惟,由无明对业果产生毁谤的邪见而造恶业,由恶业的习气种植在第三支识田中,由意识带来後世堕三恶道苦蕴的痛苦,最後又慢慢形成触受等。圆满了三恶道的十二支缘起。中士道者思惟由无明而造业,由业而感无止境的轮回。上士道者思惟,因上士本身有所知障,因而无法通达一切,行六度时因由所知障而感疲倦,也会带来烦恼,取名为烦恼无明。由前无明遗留下习气,及无漏业而产生意生身,由意生身感得不可思议的老死等。真正的解脱最主要依空正见,是无明的对治力,道功德灭功德所以产生,真正的解脱是心法上的空性。
因为不了解空性所以轮回,对心的究竟性质,误认为自性有、真实有,而造作种种业,感得轮回的痛苦;认识心的究竟性质是无自性,由这种空正见慢慢净除了原本的颠倒执著。这种净除是在心法的性空中,而净除原有的颠倒执著。当我们在心法彻底的净除烦恼时,是在心的性空中净化,内心的性空,就是解脱,所以解脱的性质,就是心识的性空。言解脱,必须由性空认识解脱。言解脱之道,也必须由性空的认识成办解脱之道。言轮回,因为不了解性空,所以轮回。轮回和解脱,最主要是否了解空性。
对治烦恼障的主要力量是空正见,不是比量的,而是现量的空正见,才可以直接对治;所以缘空的毗钵舍那和奢摩他,双运是非常重要。佛陀要讲三学的原因在此,必须有缘空的智慧,是属於慧学。为了成办缘空三摩地,在之前先要止观双运,为成办奢摩他,所以讲定学。成办定学的基础,就是戒学。奢摩他并非容易成办的,必须广大资粮,由戒学可以成办。要戒清净,平日多注意身心的行为,保持正念和正知,观察到底有无违反学处,由平日串习正念正知,才能建立定学。故戒学成办定学,由定学辅助慧学。成办缘空三摩地和毗钵奢那,就是缘空止观双运;反覆串习止观双运,才能成为缘空的现量,也就是缘空现量三摩地。所以下下学的基础稳固,很容易进入上上学的状况。
发菩提心
(道矩论)
若以自身苦 比他一切苦 欲求未尽者 彼是上士夫
为诸胜有情 求大菩提者 当说诸上师 所示正方便
由共中士道的基础,了知烦恼带来一切痛苦,而且烦恼可断除,解脱可以成办。因为追求快乐,必须得到解脱。离苦得乐,一切有情皆然,我能弃一切有情而不顾吗?经由自他换思惟,或知母念恩报恩的思惟,其他有情也要离苦得乐。因此为了有情安乐,必须努力精进利益他人。而对他们生起悦意慈心,完全爱他之心,不使他人受到一切痛苦,就产生了悲心。缘一切有情的悲心强烈的话,自然会为一切众生解决痛苦,想要承担一切的责任,解决一切痛苦,为有情做一切事,这叫做清净意乐。由慈心悲心清净意乐,生起菩提心。「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不只是自己痛苦要断,而一切众生的痛苦,都想要断除的希求心,称为希求他利之心。由於他利之心,而产生了希求菩提之心。「为诸胜有情,求大菩提者」,因为自己未解脱,无法让他人解脱。如果不知他人根器,是无法说出适合他根器的法,为了知众生根器不同,必须成就一切遍智,成就无上菩提。称为上士道。
(摄颂)
发心胜道木根元 饶伟行处坚基依 尽二资粮点金石 无边善海聚福藏
谓菩提心是一切殊胜大乘功德的根源,大乘功德不论是因时的功德,或是果时的功德,都是来自菩提心宝所生。
菩萨们饶益一切有情的菩萨行,都是伟大的、具有勇气的菩提心宝的菩萨行。有了菩提心,将成为大乘的行处菩萨行,而且可以圆满自他二利,为成佛之因。如果无菩提心,不论做布施或清净戒行,都无法为成佛的六度万行。
有了菩提心,一切善行均能快速成办,这资粮是成佛之因,否则做任何善行,均不是成佛之因。有了菩提心,如同点石成金,以少物施蚂蚁胜过广大善行。因为菩提心是普缘一切有情,众生无边,自然所获无边功德。菩萨们愿以无限的时间,利益一切众生,所感的果是无限的。
诸胜佛子照见知 菩提心宝最极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一切具有勇气的佛子们,如实了知如何善巧圆满自他二利,菩提心虽是直接为有情而牺牲,但却随顺成办自利,因而非常善巧的圆满自他二利。菩萨们知道菩提心的利益,把菩提心宝视如已命珍贵的保护著。
(道矩论)
对佛画像等 灵塔正法前 以花香诸物 作丰盛供养
亦行普贤行 所说七支供 以至菩提藏 不退转之心
净信三宝尊 双膝著於地 恭敬合掌已 先三遍皈依
次於诸有情 先起慈心观 生三恶趣等 及死殁诸苦
所有诸众生 为苦所苦恼 欲度脱众生 出苦及苦困
当发菩提心 立誓永不退 如是发愿心 所生诸切德
如华严经中 弥勒广宣说
读彼经或从师闻 无边功德菩提心 知彼功德为住彼 如是一再发其心
勇施问经等 广说此福德 摘彼唯三颂 今且录於此
菩提心福德 其中若有色 充满座空界 福犹多於彼
若人以珍宝 遍满恒沙数 一切佛世界 供世间怙主
若有人合掌 心敬大菩提 此供更殊胜 其福无边际
当我们对菩提心的修持,已有觉受,及已长期的修持者,这时应该遵守菩提心学处,受愿心仪轨,愿心学处。
菩提心是佛法最究竟的心髓,为我们积聚二资粮圆满功德的佛果位,主要来自菩提心的生起及修持;有菩提心才能成佛,无菩提心造更多善业,无法为成佛之因。佛大慈大悲说了四万八千法门,主要的意趣,让众生生起利他的功德圆满的菩提心,这是转法轮的究竟意趣。菩提心是一切善心中最殊胜、最珍贵的,如能了知菩提心的功德,因菩提心带来的利益,而且由人身才能成办,就会觉得暇满人身是非常珍贵的。如果能获得菩提心,相信不只今世,生生世世都能走上很坚固的安乐之道。因为了解菩提心的功德,而菩提心必须由人身才能成办,则更能深深体会暇满人身难得,而积极积聚增上生的资粮,更能体会上师的恩惠,生起依止善知识之量。对宣说教导菩提心的上师,该生起极大的敬心。我以个人体验菩提心的珍贵,初中後都能使善业圆满的主力。生起菩提心则不用说,对菩提心稍有点觉受的,内心即产生强烈安祥的感受,在安祥中又具有极大的敬心信心,而带来一种强大的力量,不会感到灰心,同时又有悲的感觉,所以是悲喜交集,内心水远是那末清凉。当遇到许多困难或非常灰心时,菩提心有股力量,使处境改善。寂天菩萨说:在轮回时我们利益他人的善心越强烈,安乐就会越多。在修道时有菩提心,会快速净除罪障积集资粮。在果位时,虽有一切遍智,如无菩提心,佛的事业也会间断。佛的事业不会间断,因有怜愍众生的大悲,以及大菩提心,因此佛事业永不间断。有菩提心让我们初中後善业圆满,且获得永恒的安乐,如同如意宝,给我们想要的一切。
无上密即金刚乘不共的修学,亦即能成办色身及法身的不共修法;成办色身不共的瑜伽,先要生起强烈希求色身的希求心,否则就不会想修这种瑜伽。假如无法积极修学,无法成办金刚乘的成就;没有菩提心无法与大乘相应,更不用说与无上瑜伽相应。成办法身亦如是,这时空正见是非常重要的。金刚乘不共的加持及成就,主要以菩提心为基础。
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利益他人的善心愈强,他的安乐愈多。以经验可知这是事实,利他的善心强,人们都会称他是善良人,因他善心不会损害他人的行为;一个缺乏善心的人,时常造成他人的烦恼、伤害,不只自己内心不安宁,而所造的行为,最後只是痛苦而已,毫无益处。因此,不如放弃损害他人的行为,尽量帮助他人,当下不只内心感到安乐,因有善良的行为,可以让你获得後世的安乐;而且更强烈的心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迎刃而解。还会想要面对的,不只是人。我们知道,越暴戾的动物,很难与其他动物相处;越温驯的动物,很易和其他同伴相随。所以根性越温柔的人,伴侣越多,受到帮助就越多,故安乐越多;相反的,个性暴躁者,当然缺乏了朋友,也就缺乏快乐,世间也会如此认同。寂天菩萨说:不要说一生,每时保持善心,相信每时都安乐,每天保持善心,每天安乐,每月安乐;每月安乐每年就安乐,每年安乐不就是一生安乐了!又说:甚麽叫自己?目的是甚麽?无论是暂时或究竟目的,应该牺牲自己奉献他人;把身口意善业及一切行为奉献他人,让他人享受。如果我们刻意让自己生起这种心力时,本以为会抱怨或愤怒时,自然消失了,自己不会操心烦恼了。又说: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我住世间,为除众生苦。我们可知寂天菩萨的心量。他说:我是生或死,都是为他人。如果我们生起这种心力,成佛一定有希望了,才算跨上新的成佛之道。阿底峡尊者说:如同日月的菩提心,即使历经多劫,也必须努力修学。日是代表胜义菩提心,月是代表世俗菩提心。我们要走的路是菩提心,最究竟安乐的唯一道路;能让我们抵达最究竟安乐的境界,应该修持菩提心。
所以不论何时,都应观修菩提心,让自己生起菩提心。在快乐时生起菩提心,不会因别人赞美而生我慢,也不会因他人美好而嫉妒;遇到困难时生起菩提心,不会被人打倒而感挫折、失望。因为菩提心永远带来一股强大的心力,所以生时应该修学,可以让生活有意义;死之时,应以菩提心死。菩提心绝不欺诳,让我们走入歧途。所以导师释迦牟尼佛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个人的经验说:最殊胜的法门就是菩提心。因为有菩提心,才能圆满最究竟的利益。让我们生起对菩提心功德的极大欢喜心、希求心之後,应该决定所要做的、所追求的唯有菩提心。以这种极大心力接受愿心仪规。
在道炬论中说明,受愿心仪规之前,以七支供养来净罪积资。现在不念供养文,以简单介绍,你们作观想。观想前方释迦世尊,四周有慈尊、文殊、龙树、世亲传承上师,以及大成就者,总之,对我们有极大恩惠的诸上师,都在我们前方虚空中。第七世纪佛法传入西藏,西藏的上师一直到现在,有很多大瑜伽师弘扬正法,为度众生努力精进学习,把佛法发扬广大,使我们在五浊恶世,能听闻到这清净正法,应该观想这些对我们有恩的传承上师,在我们前方虚空。你们也应该观想当初在中国内地所有大成就者,也安住在前方虚空。同样的越南的大成就者,也安住在前方虚空。作为我们礼敬供养的资粮田。观想自己的四周,一切如母有情围绕在自己身旁,他们如我一样有离苦得乐的心,同样有权利去除痛苦,他们有能力成办所追求的安乐。个人的安乐只有一人,一切有情的安乐是无量无边。我们应该好好观察、抉择,应该费很大心力,成办个人的安乐呢?或是牺牲自巳利益成办多数人的安乐呢?甚至损害别人,牺牲别人的安乐,成办自己的利益呢?这对个人来说,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安乐。无始时来一直为自己安乐,想尽办法赚钱满足自己安乐,至今仍未得到安乐。我们一直皈依著爱我执,满足安乐。真正得到了吗?仔细想一想。
在我们前方资粮田诸佛菩萨,都为他人牺牲,努力行菩萨行,圆满一切功德,净除一切罪障。一切圆满功德,是由利他而获得。前方资粮田诸佛菩萨的功德,是由利他爱他心而证得,而我们到目前为止,生死轮回的痛苦,及一切不吉祥,皆由爱我执而生。今天我们应该好好思惟抉择,要跟爱我执走,抑或爱他心走。假使我们想得到真正快乐,也要他人得到同样快乐,应该放弃原有自私的想法,放弃爱我执,让自己生起真正的爱他心吧!
受愿心仪轨
七支供养:
一、礼敬。表示对三宝尊敬而礼拜。从内心深处尊敬三宝,首先必须认识三宝功德是我所未具的,从骨髓生起信心及尊敬。再思惟三宝的身口意功德,最主要的是意功德,佛陀大悲与大智。
二、供养。可以观想有主供养,如自己的身财善根(累积的一切善业),观想供 献给前方的资粮田,让他们利益一切有情。无主供养,世间一切美好的宝藏、山河大地等,观想供献给前方的资粮田。为了佛菩萨欢喜主要的是自己的善业善行,化成供品作供。
三、忏悔。合掌,观想我们虽然不想要痛苦,但因许多错误认识,造作很多痛苦的因,必须无自主的承担痛苦的折磨;无论是身的病苦或是心痛苦,心苦由於烦恼;身苦由於业,业由於烦恼。我们知道身心的痛苦,都来自烦恼。烦恼是我们真正的仇人,我们为何听命仇人使唤呢!因此,以前听由烦恼使唤,造作一切不当行为是错误的。今天我立下承诺,绝不再追随烦恼,造作与烦恼相应的业。而往昔所造一切罪障,今在三宝前,我毫无隐瞒一切过失,悉皆忏悔,从心深处我愿改过向善。
四、随喜。首先随喜佛功德。导师释迦世尊当初如同我们受烦恼控制,无自主的轮回,他了知烦恼根源颠倒执著是可以断除,进而精进修学空证智慧,生起大悲心,行菩萨行。圆满了二资粮功德,成办佛果位。直到虚空未尽之前,永远为一切有情贡献一切。我们应该随喜佛陀不可思议功德。清净地菩萨已断除了烦恼障,虽未现起一切遍智,但对法的事业与佛无二,可以随众生根器说法,努力度众的伟大事业,我们应该随喜不可思议的利众精神。初地至七地菩萨,虽未断烦恼障,他们以空证现量,断除了见道所应断的三结,内心获得清净,而且一直精进修学广大的菩萨行,为一切有情的安乐,确是真正的勇士,他们有极大勇气走上成佛之道。随喜他们的精进及功德。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虽未断除见修二道所应断,看来与凡夫无二的强烈烦恼,他们在努力与烦恼斗争的情况下,却能把一切回向有情,他们以无比的勇气,生起了难成能成的菩提心。虽未获得任何灭谛,却能在烦恼缠缚中,生起强烈心力的菩提心,值得我们随喜。随喜他人及自己的善根福报,今生有缘能听闻大乘教法菩提心法门。
五、请转法轮。针对胜印身而作请求,这是佛化身之一。佛有十二相示现,从兜率天降生至涅槃。佛陀成道之後,四大天王劝请转法轮。
六、请佛住世。佛陀度化众生缘尽时,示现涅槃相,许多弟子及菩萨们请求不要涅槃,长久住世转法轮。
七、回向。我们所作的一切功德,希望布施给一切有情成就无上菩提。皈依发心,应具大乘不共皈依,所缘一切有情,为一切有成就无上菩提。
皈依文
希愿度脱有情心 诸佛正法与僧伽 直至圆满菩提前 我与汝等恒皈依
具足慈悲与智慧 为利有情我精进 今於佛前诚敬住 发起无上菩提心
使已发心坚固增上。
乃至有虚空 以及众生住 愿我住世间 为除众生苦
愿心仪轨主要让我们别忘了珍贵的菩提心,我们应反覆思惟,尽量串习菩提心的修持,让自己生起这颗珍贵的心,希望你们每天多读几遍,回忆菩提心的功德,生起珍贵的心。
(道炬论)
既发菩提愿心已 应多励力遍增长 此为馀生长忆念 如说学处当遍护
受愿心仪轨之後,应多反覆回忆菩提心功德及内容,让自己生起菩提心。如能生起菩提心,如实的遵守菩萨学处。不只今生,於馀生乃至未证中间,修四白法,远离四黑法,不忘失菩提心。四黑法:一、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具德等。二、於他无悔令生追悔。三、说正趣大乘者的恶名等。四、於他人现行谄诳。四白法者:一、於亲教轨范等殊胜境前不说妄语欺骗。二、对一切有情心正直住。三、对一切菩萨宣扬真实功德。四、不乐小乘令受正等菩提。
除行心体诸律仪 非能增长正愿心 由欲增长菩提愿 故当励力受此律
虽是愿心功德不可思议,但未遵行菩萨行,则行心无法增长。为欲增长菩提行心行菩萨行,应受菩萨戒,行菩萨学处。当菩提心的感受能任运成就时,为使感受能坚固故,应受愿心仪轨,既受後想要直接行菩萨行,应受菩萨戒。假使我们菩提心具有急求解脱的戒体所依,菩提心才能成办最殊胜的所依处。若当具馀七 别解脱律仪 乃有菩萨律 善根馀非有 恒常具足七种别解脱的戒体,才能由此建立清净而坚固的菩萨律仪,除此之外,别无比别解脱律仪更殊胜的菩萨戒所依了。
七种别解脱 如来所宣说 梵行为最胜 是比丘律仪
於七别解脱中,最殊胜的为此丘戒体。佛陀亲自说:有清净比丘的地方,才有佛法;没有清净的僧团,没有佛法。又说:在何处具有清净的三学,我毋须担心。不担心没有佛法之意。在大乘教典不只赞叹比丘的戒体,而在别解脱经中,也常赞叹比丘戒体的功德;在无上瑜伽部,时轮金刚续内,同样的赞叹比丘戒体最殊胜。
当以菩萨地 戒品所说轨 从具德相师 受此彼律仪
善巧律仪轨 自安住律仪 堪传律具悲 当知是良师
若努力寻求 不得如是师 当宣说其馀 受律仪规则
菩萨戒和别解脱戒及金刚三昧耶不同,别解脱戒及金刚三昧耶,依上师传授才能获得戒体,菩萨戒如能找到具德上师,应由上师来得戒体,如未能遇到具有条件上师,也可以在佛像前来获得戒体。
如昔妙吉祥 作虚空王时 所发菩提心 此处当详述
我於依估前 发起正觉心 筵众生为宝 除彼轮回苦
从今至证得 无上胜菩提 不起急害心 悭恪与嫉妒
当修胜梵行 当断罪及欲 欣喜戒律仪 常随诸佛学
自不乐疾速 取证大菩提 愿为一有情 住到最後际
当清净无量 不思议佛土 普令十方界 称扬我名号
一切身语业 我皆令清净 意业亦令净 不作诸恶业
主要说明菩萨学处。
自身语心清净因 谓住行心体律仪 由善学习三戒学 於三戒学起尊重
得菩萨戒体後,行六度万行菩萨行。三戒学即律仪戒,止一切恶法。摄善法戒,行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戒,利一切有情。
菩萨行
(摄颂)
布施满愿如意宝 摧伏悭吝胜宝器 无畏心生菩萨行 美誉十方恃遍扬
此义了知身资具 悉舍趋善善士依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布施行,布施时应观察该施不该施。布施时最好对无自性的认识,作施最为殊胜,即施的对象,施者,施物三轮无自性。
戒乃洗净恶垢水 除炽热恼沁月光 犹如须弥众中尊 具戒无畏众悉礼
诸善士於誓承戒 当如护眼而受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菩萨最主要遵守的戒体,以上所说的三聚净戒。须净除的过患,即自利作意,由爱我执所生的一切,由自利而生的行为。这是应遮止的过患。菩萨戒体由此远离自利的行为。
具忍力者最胜饰 摧惑妙善最极致 瞋蛇之敌金翅鸟 防御恶语坚甲胄
此义了知胜忍甲 繁多如理精专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忍辱分三:对他人造成伤害,刻意让自己苦行,法忍。忍辱修行的方法,入菩萨行论有很详细的说明。
披带坚御精进甲 断证功德弦月增 众行进趋具义利 所作终悉如愿成
知此懈怠尽净除 伟大精进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精进部份,入菩萨行论有详细说明。
(道炬论)
如是勤清净 菩萨诸律仪 悉当能圆满 大菩提资粮
福智为自性 资粮圆满因 一切佛共许 为引发神通
福德及智慧是成佛的二大资粮,为了快速圆满故,所以诸佛共许菩萨们为利众,必须成就神通。所知障是要以空证现量断除,主要是智慧,智慧品要广大增长。方便品也非常重要,假使利众事业不广大,福德无法速积圆满。
如鸟未生翼 不能空中飞 若离神通力 不能利有情
具通者一日 所修诸福德 诸离神通者 百生不能集
为广大利众,必须神通力,否则不能了知他人根器,无法说出与他相应的法,善巧的化度,具神通者的利众事业,与无神通者有很大差别。
若欲速圆满 大菩提资粮 要勤修神通 力成非懈怠
若未成就止 不能起神通 为修成止故 应数数策励
应该精进成办神通,为了成办神通,奢摩他很重要,即禅定程度。没有奢摩他,无法任运神通,所以修奢摩他,为快速圆满二资粮。
(摄颂)
禅定乃心具权王 等持不动如须弥 运持悉人善所缘 身心具得轻安乐
禅定的功德如同国王,它控制了心,使心安住於所缘境。以禅定心专注一处时,叫做等持,不会散乱动摇,如须弥山坚固。安住所缘境又能随心观察,会带来身心轻安,这并非密宗的大乐,是如意足身,如意足心,远离身心过患,具足身心堪能的安乐,身心轻安之意。
知此所有大瑜伽 息心散乱恒依定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了知这道理的所有大成就者,在资粮道中品以上,他们的道证功德,是由止观双运得。
(道炬论)
止支若失坏 即使勤修习 纵然经千载 亦不能得定
止是奢摩他之意,支是成办奢摩他的因缘。定,此处是指奢摩他;要成办奢摩他,戒必须清净,饮食知量,要成办九住心,寂静处,心不散乱,以上是成办奢他的因缘。
修止的障碍是昏沉及掉举,使自已远离禅修,内心必须具有调适的能力。当内心低沉时,提高心力,不致入睡,当内心高昂时,把心力放松,才不会散乱,能专注在所缘上。内心高昂时,思惟烦恼过患,生死轮回的痛苦;昏沉想睡觉,思惟暇满义利,三宝功德,求解脱及一切遍智的利益。我们真正了解解脱,对解脱有极大希求心、欢喜心,心力自然提高。我们必须随时具有调适的能力,否则禅修一定会遇到困难的。辨中边论说远离五过失:懈怠、忘圣言、昏沉及掉举、作行、不作行。以八断行:信、欲、勤、安、念、知、思、舍对治。必须了解。禅修有净除染污地的所缘,有清净地的所缘,及周遍所缘等。我们无论外在的事物,或缘内在的感受,都应该固定一所缘,轻易更换即无法成办。禅修最主要是专注一所缘,在未成办奢摩他之前,必须固定一所缘境。奢摩他成办之後,如意运心,这时已有坚固止力的证量。如安住佛像为所缘境时,会立现佛的影相,这影相即所缘境。佛像最好不超过二寸,身躯瘦一点,有光芒,依这些特徵缘佛像。禅修时也有以本尊瑜伽的修持方式,如缘气脉明点等。禅修最主要是正念,不忘失原有的所缘境,内心不应像平时那样散乱,训练内心固定於一所缘境,不让任何外缘令心动摇,这时正念非常重要;有了正念,心如栓柱,绝不动摇。禅修最重要的是经由正念正知,让心恒续於所缘境。
当我们观所缘境,觉得不清楚,好像没有原有光明,表示昏沉快要睡觉了。另有一种情况,可以清楚住所缘境,但内心无法抓紧,有些松弛的感觉,这属於细沉。掉举即散乱,内心所想与所缘境毫不相干事,是粗分掉举。当善所缘时,内心很快往他方面想,无法定下心来。但他是安住所缘境上,心却外逸,这是细微掉举。当内心掉举散乱时,心起伏高昂,这时可放松一点。当生起昏沉时,要把心力提高,真正的平衡,靠自己的体验,何种情况才能令心平衡,这和身体四大调和有关联。经过不断串习,远离了昏沉掉举,内心得到自在的能力,任运任何所缘境!而能长久随心所欲,如意运心,经由九住心而获得身心堪能、轻安,才算奢摩他。
获得奢摩他後分二:出世道的禅修,断除烦恼而得解脱。世间道修持,如外道以粗净相作意成办初禅,以初禅成办二禅近分、二禅、三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天,这种以粗净分修法,压制烦恼现行。
故当善安住 定资粮品中 所说诸支分 於随一所缘
意安住於善 瑜伽若成止 神通亦当成
说明奢摩他修法,及成办奢摩他之後,就能获得神通。离慧度瑜伽 不能尽诸障离空正见慧,无法断除烦恼而得解脱,所以必须修空性慧。
为无馀断除 烦恼所知障 故应具方便 修慧度瑜伽
具有空正见及禅定力量,只能断除烦恼障,不再轮回,不能断除所知障。为了断所知障,必须具菩提心方便,修学六波罗蜜多。
般若离方便 方便离般若 俱说为系缚 故二不应离
这二者如鸟双翅,缺一不能飞;二者分开不能得大菩提。
何慧何方便 为除诸疑故 当明诸方便 与般若差别
除般若度外 施波罗蜜等 一切善资粮 佛说为方便
若修方便力 自善修般若 彼速证菩提 非单修无我
说明福德及智慧双修,不是只修慧。
(摄颂)
深慧乃如见导眼 轮回根本摧破道 无馀教乘赞德藏 除痴迷暗最胜灯
知此求脱诸贤善 深道力力勤观修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必须修空性的智慧,智慧分二:世俗五明智慧及胜义空性智慧。前面说过烦恼的根源,是对究竟性质的错误认识,就是无明,把一切法视为真实有、自性有,而产生烦恼。经过仔细深思观察,了知不是真实有、自性有,断除自性有的执著。因此,惟有空正见才能断除烦恼的根源。所似「深慧」了知最细微的究竟性质是无自性的,如同眼晴一样见到解脱是可以成办的,由性空的智慧断除轮回根本,引导我们走上解脱之道。无馀教乘赞德藏,佛陀的一切教授,主要为使众生了解性空而说,性空的内涵犹如八万四千法门的心脏,所以一直赞空正见的功德,如同破除无明黑暗的明灯。
龙树菩萨及许多中观论师的论典,依据这些了知真正的无明根本,是由颠倒的自性执著。诸贤善是不包括中观以外的下部论师,是对自性空道理有所希求的瑜伽行者。
(道炬论)
遍达蕴处界 皆悉无有生 了知自性空 说名为般若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法,都不是自性生,了知这自性空的智慧,名为般若。
当我们见到法的本身是真实时,寻找法的性质,应该可以找得到,可是经过仔细推究观察,是无法得究竟性质,在不寻找时它是存在的!这表示没有真实的性质,不是自性有。自性是原始的、不依他的,不是由暂时因缘改变的,原始清净的性质。
要认识无我,先了解什麽我是无的,就是认识所遮的我,才能遮挡。针对所遮的我,佛教宗义论师曾有不同的见解;大乘中观唯识安立所遮的我,定义有极大的差别。四百论(中译广百论)说:何者由因缘所生,即无独立自主的性质,所以这一法无我。因为是缘起,完全观待、依他的,没有独立自主的性质,所以是无我,所遮挡的「我」是不观待独立自主的我。
在中观分为自续与应成两派,自续以下的论师,共同主张人无我及法无我有所差别。人无我较易了解,法无我较难通达,有两种不同性质。应成派人无我与法无我,性质相同,所依不同,人无我依补特伽罗而说的自性空,法无我是补特伽罗以蕴及一切法自性空,二者所依不同,绝无性质差别。应成所遮的我无差别,遮挡後的无我亦无差别。自续以下各部主张的人无我法无我性质不同,所以应成人无我法无我同样难以了解,并不是人无我比法无我容易了解。中观自续应成两派,共同之处是无真实,但自续则无真实而有自性,应成是无真实又无自性。
龙树菩萨是中观的开派师,也是大乘宗义及空性的论师,他所著的中论,是有关空性的根本依指,他的弟子提婆著四百论,见解相同。佛护论师著佛护论典,清辨论师著般若灯释,中观心论等,都是解释空性。清辨在破唯识见解时,说明在明言上有自性,又说补特伽罗是从过去到现在,现在至未来的那个意识。在般若灯中反驳佛护的主张,佛护说龙树菩萨所谓无真实,其实是无自性之意。清辨否定。在般若灯中又说,成办正因的三因,必须是自续因。同是龙树菩萨弟子,一说有自性,一说无自性,那一位正确呢?假使意识是我,我不能说我有意识,这意识是我,不是很奇怪吗?意识是我,一个控制者及控制的地方,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意识不能成为我。唯识宗说证量是存在,但无法成立证量与境是互相观待而有,所以说自证分;清辨未说自证的存在,也未说证量与境互相观待而有,是说证量不是唯识而取,所以他的证量如何安立?这是内部宗义的矛盾处。故如清辨说,假使要安立与正理相违的宗义,并非圆满的。
为何安立人无我和法无我?因为我们有很多执著,皆由於我,我的受用,我的五蕴,所以分为人无我及法无我。当我们见五蕴时,当然会认为自性有的,从它那方面而有(自性或自相成就),因而生起颠倒执著,进而由五蕴安立的假名我也认为真实自性有。
龙树在中论说: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是无自主的性质。下部反驳:一切法在名言上若无自性,即一切法不存在,业果也不存在,四谛也不应成立,也没有三宝了,认为龙树菩萨见解堕入断边。因为无自性并非一切都无,无自性是缘起观待之意,依其他因缘而存在,其本身不是自主而存在。所说空性,并非寻找之後一无所获,则缘起就无法显现,因为缘起显现的不是自性有,完全依他而存在,不是自主的。因为缘起故,不至於堕自性的常边,不堕无名言假立的断边。由名言安立的一切缘起而趣入中道。又说士夫非地水火风空识,士夫由六界所摄,故无目性。他的存在是互依而现,所以是唯名而立,唯识所取,故无自性。
性空的道理,是由对缘起的认识而通达;因为缘起的,故无自性,唯由依他而显现。我们见到一切法似乎是独立真实的存在,其实不然,无有一法不是依他而现。当我们了解真实情况与所见的情况不相符,是颠倒的,当你对空住了知时,必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无始以来被所见的欺骗了,由於观察我,来破自性正因。
有则生非理 无亦如空花 俱则犯俱过 故俱亦不至
诸法不自生 亦非他及共 亦非无因生 故体无自性
观察因破自性的正因。
又一切诸法 用一异观察 自性不可得 定知无自性
观察诸法的性质,而破除自性正因。下部论师认为因果法则,「因」本身有产生「果」的能力,因为缘起所以有自性。因果本身的规则是固定,是法性的规则,每个因有生果的能力,因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生果的能力,为缘起故安立有自性。中观应成,因为缘起所以无自性,自性有则无须观待,故本身无生果能力。所以正好相反。
七十空性理 及本中论等 亦成立诸法 自性之空性
因恐文大繁 故此不广说 仅就此成宗 为修故而说
故无馀诸法 自性不可得 所有修无我 即是修般若
以慧观诸法 都不见自性 亦了彼慧性 无分别修彼
七十空性论说:因为「有」不应该生,因为已经有,「无」也不应生,无怎能生有。因为自性有何用生,不须观待而有。如果自性有则不是有为法,一切法也不应存在。中论破四生:无自生、无他生、无共生、亦无无因生。生是由世间共许所安立,缘起显现的存在,是缘生就不是自性有。如果超越这世间共许之外的生,就是自性生。因为主张自性生,则必然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边生。中观论师说:主张自生的唯有外道,佛教内部不主张自生,自己不会生自己。下部论师主张他生,是由於不满足共许唯名言的生,而要寻求有真实的生,取名为他生。佛教宗义论师的观点,通用於真实的他生。中论的无他生,是无自性的他生。如苗芽正在生,种子在时苗芽正在生,表示苗芽尚未生,正在生的苗芽及正在生的作用,是互依而有,假使自性有应该同时俱有。苗芽正在生时!苗芽不存在,因为苗芽正在生,即自性生不存在,因为在因时果并未现。如苗芽无自性,苗芽正在生的观念就可安立。因为无自性故,可依未来式的苗芽安立现在式的正在生,所以生是互相观待而有,不是同时具有。
又一切诸法 用一异观察 自性不可得 定知无自性
任何一法都是由他所施设处,来安能施设法。如五蕴和补特伽罗,是由五蕴来安立补特伽罗,没有一法是五蕴又是补特伽罗,所以不是自性一;如果没有五蕴,如何能施设立补特伽罗,所以不是自性异。离一异正因破除自性有。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宗义的四法印。诸行无常,由因缘所生的具有刹那变化性质的法,称为无常法。无常法分为色法、心法、不相应行法。何谓色法?心经常念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是由因果相互观待相依,在万法变化中,呈现不同的表徵及性质,是完全依前因而产生不同的果。但在仔细观察色法的究竟性质,是无真实的,无法获得真实的性质,色法存在的方式是唯名所取的有。如果是真实有,寻找假义时,应该很清楚的找到,可是最後是一无所获。因此色法最究竟性质是自性空,无真实,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无有自性,无真实,本身不是独立自主存在的,完全依他而现,产生一切变化,以由空而产生,故空即是色。色不异空,色法本身都具有究竟性质及暂时性质;究竟性质是自性空,在寻找当下无法获得任何自性存在的;暂时性质是不寻找当下,从因果变化而显现的现象。为何了知性空能断除我执呢?如何安立诸法性空呢?以实执的法执来说,一种是正对立的相违,不许其他三轮支分存在,如有和无,不是有就是无,绝对不会有其它的。纵然相违,都是该法的支分,是逆三轮的支分方式。如依赖与不依赖,这法的支分称逆三轮。回诤论说:不是有自性,就是无自性。假使不依赖他的性质,就是依赖他的性质,完全相违。
前说一法的究竟性质,在寻找之後,是无法获得。既然无法获得,则他依何而存在呢?它的存在性质正如宝鬘论说:「士夫非地水,非火风或空,非识非一切,异此无士夫。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实,如是一一界,集故亦非真」。士夫因六界所摄,所以非真实有。由此可知,既寻找不到何者是士夫,完全依赖他而世间共许取名为士夫,是假名安立,不是自性存在。所以一切法,由它支分,由众多因缘聚合,唯一假名而已,并非不依他而自主存在的。佛护说:假使之前已有,为何要依赖因缘?可知完全依因缘而有,故不是自性有。
为了对空性的了知能坚固,而能真正通达,必须学习四部对无我的见解,首先学习毗婆沙宗及经部所主张的补特伽罗无我的道理,也就是人无我;他们如何解释补持伽罗独立的实体空,所说独立的实体空是人无我的定义呢?及唯识的二取空无外境,色法并非由色质的所知上的自性存在,这是二取空的内涵。万法唯心造,不是外境所现。法无我就是二取空,这些都该学习。进一步对自续派所谓完全是由无违害安立而有,并不是它本身有不共的现象而存在;所谓不共现象而存在,是除了自性之外,这一切法都无真实存在。所谓真实内涵是什麽?以何种理由说无真实的人无我法无我的主张呢?所谓空性的智慧,是否能破除最究竟的无明执著呢?如此反覆观察和思惟之後,可以了知佛护论师及月称菩萨,真正的了解到龙树菩萨最究竟的意趣,说出龙树菩萨当初无真实空性最究竟内涵,所谓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绝对与正理不相违的。
在观想人无我法无我时,我觉得先观人无我比较容易进入性空。首先观察自己,我在那里?因为产生我的概念,我的执著时,我是一个独立而真实,甚至可以触摸的到的真实性,很实在的感觉真实的我?我们平常对我的概念,以及真实的我的性质,二者是否符合呢?是真正如同我的概念,所执著般的我是如是真实吗?反覆观察自己问自己,我在那里?当寻找时觉得并非原来那样真实的,当了解这点,会觉察到原来是假名而有。假名而有唯识所取的理由,带来安和的主张,我是有的,并不是真实自主的有,依假名安立的。梦中的人,并非真实人的性质而有,并非人的自性而有,这些大家都能理解,梦境不是见到真人。也不是从人的真实性质而有,因为无真实无自性,如同梦中的人。这二者都不是从人真实性质而有,而差别是梦中人不是真的人,看到才算是真的人,因为世间名言识共许安立後,有无违害作决定的。如果说梦中人是真人,自然受到名言识的违害,见到的人称为人,是不受名言识违害,世间共许的。实际的人并不是自性而有,是不受名言识违害而有的。
一法的「有」,主要的是不是与证量违害;证量有名言识及胜义识。如果宗义所安立错误的见解,经过正理辨别真相之後,确定是错误的,就是受到胜义识的违害。总之,不受名言识及胜义识所违害,才称为这一法的存在。宗大师在广论毗钵舍那中说:当完全遮挡名言上的自性时,了解一切法无自性时,会觉得空空的,极强烈的感觉,不要马上决定就是性空,应该反覆思惟缘起的道理,渐渐可以体会到一切法唯名而有的内涵。所以要反覆思惟观察,不要马上作出决定,我觉这才是最重要的。
透过性空的比量,反覆串习修习性空;当在缘性空时,我们有我相存在,因为反覆串习的力量,那时我相会慢慢净化。因此在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时,我相一直在消失当中,一直减少,在见道无间道时,我相消除现证空性。
在大圆满时说到要观察内心,所以有彻却(力断)脱噶(顿超)等修法,大圆满也是由空正见的证空智慧才能成就。大手印有很多名称,俱生原有、庄严宝、五有平等、四明字等名称,在下部时一直强调性空的观修。萨伽派的明空不二,明代表大乐,空代表性空,融合一体的修持,明空不二主要是性空的修持。以黄教的空乐不二来说,也要性空的智慧为基础。所以龙树菩萨所说性空的道理,是大乘显教和密教的基础,也是三乘的基础;没有性空智慧,无法获得解脱,无法圆满成就。有了性空基础,为了使性空智慧能生起不共的殊胜缘故,无上瑜伽的修法,能使缘空智慧快速增长。所谓取名大圆满、大手印、明空不二、空乐不二等的智慧,主要由空性的认识为基础,建立证空智慧不共的殊胜。
(道炬论)
三有分别生 分别为体性 故断诸分别 是最胜涅槃
如世尊说云 分别大无明 能堕生死海 住无分别定 无分别如空
人无分别陀罗尼亦云:
佛子於此法 若思无分别 越分别险阻 渐得无分别
由圣教正理 定解一切法 无生无自性 当修无分别
如是修真性 渐得暖等已 当得极喜等 佛菩提非遥
(摄颂)
唯独制心禅定修 深知无力断轮回 离止道唯甚深慧 任何观修不摧惑
是以善修空妙慧 骑乘不动寂止马 离边中观智利器 终竟缘执悉坏灭
如理观证深广慧 如证智力遍广修 我恒如斯而动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这是说明只有空性慧,也不能断除烦恼,应该修学奢摩他来成办缘空奢摩他毗钵舍那,才能解脱。
制心一处自得定 所缘如理而观照 各自成证得空慧 不动极坚而安住
斯定会坚止观二 双运勤修太奇妙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当我们获得缘空奢摩他及毗钵舍那之後,应该让缘空的止观双运修性空;证得缘空止观双运,修学缘空现量,就是缘空等持,以现量了解性空的三摩地名等持。
等持观法空虚空 後得观法空幻术 方便智慧互摄修 赞此菩萨到彼岸
证已永绝一方道 斯乃贤善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劫
了解性空以及整个解脱之道,并非一个因缘就可获得,必须众多因缘,方便智慧双修,才能走上解脱之道。
进入金刚乘
(道炬论)
由咒力成就 息增等事业 及修宝瓶等 八大悉地力
欲安乐圆满 大菩提资粮 若有欲修习 事行等续部 所说诸密咒
什麽是金刚乘?金刚乘殊胜在那里?前面说到方便与智慧应该双运修学,在显教虽强调双修,但未说明如何以一意识成为方便资粮及智慧资粮。金刚乘强调应该以一意识成就二资粮,从一意识上建立,最主要靠本尊瑜伽的力量才有办法。
为求师长灌顶 当以成事宝等施 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师长心欢喜
由於师长心欢 圆满传授师灌顶 清净诸罪为体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在学密时,上师瑜伽及本尊瑜伽有极大密切关系,这里又讲善知识。
初佛大续中 极力遮止故 密与慧灌顶 梵行者勿受
倘持彼灌项 安住梵行者 违犯可遮故 失坏彼律仪
其持禁行者 则犯他胜罪 定当堕恶趣 亦无所成就
若听讲诸续 护摩祠祀等 得师灌顶者 知禀实无过
燃灯智上座 见经法等说 由菩提光请 略说菩提道
(摄颂)
如是因乘与果乘 二大胜乘诸共道 具已善巧阿阇黎 如理依趋四续海
尽其口诀依勤修 暇身妙义斯得圆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造论为己修心用 兼亦饶益他贤善 诸佛欢喜圆满道 易解演教善功德
普愿法界诸含识 斯此善道永不离 我恒如斯而祈愿 志求脱者作愿持
丁、附录:佛法问答
(一)、成佛一定需要上师吗?假使自己阅读,自行好好修行持戒,不会成佛吗?为何依赖上师?
答:成佛不是一二年的事情,必须一劫又一劫,如遇到有条件上师,应该依止,经由上师走上整个道次第。假使遇不到具条件上师,则依三藏为主,这是可以。这里说段故事:仲登巴大师修自他换,以菩提心修持为主,那时西藏流行一种传染病,他以禅定力量,把他人痛苦由自己承担,最後得了传染病,整个下已脱节了。仲登巴有很多心子,最主要的博多瓦上师,他抱著仲登巴大师说:自始至终依止你,对我恩惠太大了,假使你圆寂了我依止谁?仲登巴大师说:可依止三藏。假使我们证量不断提升,自然会遇到具量上师。
(二)、自性涅槃存在的吗?唯明唯知的体性心法已是存在,假使心本身的自性是唯明唯知,而心本身具有自性涅槃,为什么从无始以来我们的都被烦恼所污染,为什麽不从无始来就清净呢?原本就解脱呢?因为本来清净的。
答:自性涅槃,心法本身最究竟性质,即无自主之意。心法虽无自主,但非表一下没有烦恼,没有污染,因为这并不相违。无自主涵意与它有污染二者并不相违。心法唯明唯知的体性,虽然并不是一种污染,但它本身有了知境的能力,唯明唯知的体性,并不否定心法上没有烦恼的污染。心续上原有留下烦恼种子,这烦恼种子遇到因缘,会现起烦恼。这种子称为烦恼障,烦恼留下的习气,假使遇到缘不会形成烦恼,称为所知障。当完全断除了,称为大涅槃。多读经论,修行者最究竟目标是成佛。西方一些学佛者,只为暂时果报,认为佛果位是不可能的。这种看法是承认轮回的心是污染的。
(三)假如我们精进修行,今世成佛是可能吗?
答:以大乘显教论典要三大阿僧祗劫,算是最快时间,一般说甚至更长。以密乘来说,他们学一种无死瑜伽,依今世之身成佛,是有可能的。密乘最高的无上瑜伽中,有三年一个月半成佛的修学,可以成佛。严格地说也是开玩笑,你们如果真的以为这样可以成佛,这和共产党的命令无异。我们将最究竟的目标,以最短暂时间内成办,这表示我们心力不是很强烈,而是很微弱。不要说三大阿僧祗劫,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我住世间,为除众生苦。这种心力是无量的,可知这二种是有差别的。大乘经典内说菩萨的鎧甲精进,这力量是无限的;菩萨发愿为每个众生能得究竟安乐,愿为每一众生承担地狱之苦,而不退怯、懈怠,可知菩萨精进的心力。我们主要目标是决定胜,也就是解脱及佛果位二者。当然不只是增上生,为人天果报而学法;但学法必须经过一生又一生的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增上生是必须追求的,但成办增上生的资粮,今世及来世要好好积聚。想要成佛,增上生的资粮不用说,假如我们积聚整个决定胜的资粮的话,成办决定胜的方法是正确的。
(四)、今天讲到意识的续流不会间断,请详细说明有关这方面的意义?
答:佛经在小乘宗义中说,涅槃之後如油尽灯灭,一切都消失了。但以大乘论典来看,阿罗汉证得解脱果位时,本身只是一种功德,没有造成意识消失的违缘,不会造成意识消失。因为内心的功德生起,并非意识要衰退。以实执无明为空正见对治,断除了无明,空正见是无明的违缘,但心法本身并无违缘。因此我觉得以大乘宗义来说,意识续流是无有间断的,没有违缘可以造成永久消失的能力。如外四大,谈到极细的微尘。如虚空微尘,续流水无间断;由很多微尘聚合成一和合体时,形体较大一点,但是聚合是可以分裂成原有的微尘,这细微的微尘不会消失,续流一直延续下去;这微尘形成世界,世界消失後,极细的微尘还是会继续流著。
(五)、我们如何了解意识是无间缺的?是否意识不依其他法而有执著产生?
答:一个人认为心法续流不断的缘故,所以觉得是自主真实的;虽然心法续流永无止境,但是并非自主而有;因有前者的心带来後者的心,是由每一刹那每一刹那的变化,所以我们思想才会改变,我们心才有变化。没有刹那变化,心固定在其一状态,思想不会进展,也不会衰退。所以有多刹那的心而组合成一续流。所以心的续流并非自主而有,也是互相观待依赖他的支分,而安立心的续流,安立为心法的?支分和支分的和合体是互相观待的,没有支分,组成的和合体就不存在。
(六)、慈悲是否能减少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和痛苦呢?如光明去除黑暗?
答:慈悲减少痛苦,不完全像光明去除黑暗。因为慈悲与爱心,能让我们心力增强,渐渐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身体疾病的痛苦而已,不会马上去除身心疾病的痛苦。
(七)、我们已知道何谓善业?何谓恶业?但要如何惩罚监狱的囚犯?
答:我觉得懂得业果报应的人,当惩罚囚犯时,内心不能放弃爱心悲心;当然为他好要惩罚他,希望他能改过向善。以佛教观点每人都有改过向善的机会,而且好好忏悔真的可以做到,因此应该废掉死刑法案。
(八)、你曾开示痛苦的根源是烦恼,我们可否只去除烦恼的感受?留下原有感受呢?
答:当然可以。这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如果空证智慧强烈生起时,也是一种感受,但无烦恼感受。例如以慈心对治瞋心,以不净观对治贪心;慈心和不净观也是一种感受,那是正面的感受。正面的感受对治负面的感受,虽然二者有差别,但都是感受;当我们反覆的观察,由正直角度思惟,正面的感受就会产生。当我们仔细的观察,以正直角度思惟真实情况时,负面情绪就无法产生,负面的感受就消失,因为它只是局限有限的空间,一种错误的执著。而推它的力量最主要是串习以前的习惯,这种恶习惯,当我们仔细以理由观察就无法产生了。
(九)昨天有喇嘛说印度那烂陀大学戒律严谨,无论证量多高,犯错即赶走现在有许多西藏大师做出不好的事,他们是否被有关寺院赶走?
答:当然有。假使犯四根本罪之一,一定被赶走。赶走之後,他尽力在社会中求生存,或假扮成喇嘛样子,这不表示寺院没有赶他走,寺院责任已经尽了。所以持教者穿上三衣来度众生是最好的。
(十)一切法是无常性质,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质,是不是无常的?
答:心的性质有二:以世俗角度来看是无常,每刹那都在改变中。以胜义角度来看,心的最究竟性质是完全依赖观待所生,无自主无自性;无自性是心的最究竟性质。心的自性空是常法,不是无常法。心和心自性空二者不可分开,没有心就没有心的自性空。
(十一)我们的心本身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无始以来何以受到烦恼的熏染呢?
答:心的续流追溯找不到开始的源头,如有开始,第一个心从何而来,是有因或无因?有因是同类因或是异类因?当然是同类因,但无法寻找到第一个心的存在,所以说心法是无始以来的。当心未调伏时,见到的都是真实,会有实相的执著。由执著生烦恼,烦恼也是无始以来的。无始来为何有烦恼?因为未调伏。我觉得有个特殊名词:「原始普贤」,是俱生原始的细微光明,唯有光明的细微意识的状态中,有以前所造的习气,由这个习气现起一些负面或正面的组分意识,经由粗分的意识而造了许多业。由这种光明现起,看到了情器世间。当这些习气能力消失後,我们将无法见到一切。所以这万象幻化。一开始这光明唯明唯知的心,未刻意调伏,避免做不该做的事,自然随著光明所现起粗分的意识,造作许多不良习气,种下不良的种子,让我现起痛苦。我们的心是无始以来就有的,未调伏的原故,造作不合理的事情,才产生烦恼的。
这个问题,我并不很明白问者之意。要了解心被烦恼所熏和心之性质之前,先应了知何谓错乱心。我们要了知无明是错误颠倒的执著,首先必须认识实际情况,事物的究竟性质,经过一再思惟观察,观照事物的究竟性质之後,再反观我们内心,怎样去执著这些外境。才体会原有的心所执著的状况与实际不符合,了解原来的执著是错误的。
(十二)假使一位病人为病情而杀另一个人,要如何忏悔呢?
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造作恶业,本身并无不善意乐,但业本身不是重业,可能是轻罪。当我们生起极大烦恼时,如贪心或瞋心,无法了解自己当时的状况,而以为造业是不得已,这是由极大意乐去造业,所以业非常重。有一种是不得已不是刻意的,也是恶业,但比较轻。总之,任何业均可依四力忏悔。一、於往昔所造恶业产生後悔心。二、对未来绝对不再造的承诺以及防护心。三、以善业力量破坏原有所造恶业种子。四、回向及菩提心。依四力忏悔任何恶业都可忏净。依四力再加上菩提心及空性的观修,没有比这个更有力量的忏悔。如果不懂四力忏悔内容,持咒、礼忏、行善也可以作为忏悔恶业的力量。
(十三)很多美国人以药物压制内心强烈的负面情绪,有些服药太多而产生副作用。但以另一角度来说药物可让人避免或减少强烈的负面情绪,请问尊者对此有何看法?
答:假使四大不调而产生负面情绪,我想应该服药,先让四大调和心才安定,如果四大调和了,我想不应继续服药。内心不安,只以药物使内心减少负面情绪,药物消失了!还是同样产生痛苦,再继续使用药物就不是很好,倒不如平常内心串习减少这种负面的情绪,较为妥善亦无副作用。
(十四)为什麽有前後世的主要理由?
答:我们意识续流是无始的,意识随著意识的续流一直联结下去,追溯上去没有第一意识存在,可知今世之前必定有个意识,那了意识也可以表示是我们前世,所以前世意识是无始以来的。为何意识续流是无有间断?它是无始以来的原因呢?如果有第一个意识存在,由何而来的?是由同类因或异类因?释量论说:没有意识性质的因,绝不能成为心法,色法绝不会变成心法,否则桌子也可变成心法,这是第一点。假使心法是无因而生,与正理相违,没有任何因缘突然来个心法,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没有第一个心法,有的话与正理相违。因此,心法是无始,续流也是无始以来的。
(十五)我们见到情器世间的一切变化从何而来?
答:是由因缘而来的,而且不是常因,具有常法的性质绝不能成为因;常法是不会改变,就不会生果,如能生果,果必须具有不变的性质才对。但是所见一切法都是无常变化性质。而且情器世间,不是创世主造成,如果是的话,创世主是常或是无常?假使是无常,它又是谁所造的?假使是常法,则常因不应生无常果,因为二者性质不同。因众生造业,加上微尘存在变化,众生的业,成为它的俱生缘,所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情器。由因缘使情器世间变化,佛说十二缘起时,由无明到老死。因为无明所以造行,由行受来识。染污地的十二缘起的流转,因第一支生第二支因缘;清净地的十二缘起还灭,无明断则第二支行断,第二支行断,则第三支识断。可知後者由前而生的因果缘起,不是世间创世主造成的。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十二因缘是无动等三种性质而生。无动的性质,无常的性质,能力的性质。无动本身不是由创世主想要改变的动机所生,因为外道认为万法由世间创世主动机所造成,我们佛教并不承认。十二缘起的变化是由无动而来的。无常,假使因缘本身不会改变,因就不生果,所以是无常性质。能力,每个因生果时,必须生同类性质的果。十二缘起转变,主要由三种性质而转变的。
(十六)我们如何断除对外在物质的奢求?
答:假使是一个很贫穷的国家,我想马上断除对外在物质的奢求是很困难,因为尚未满足过外在物质的安乐。在先进生活条件富裕,对外在物质已满足过,这时只要对他说明,外在不是究竟的道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接受,减少对外在物质的贪欲,当然还是与各人的思想有关。有很多想法我觉得是错误的。好比我们把东方人和西方人分得很清楚,自然养成东方人西方人分开的习惯。我们基本想法以为外在的物质才能满足内心的安乐。因为基本想法如此,自然觉得追求外在物质的享受,是理所当然。我认识一位外国朋友,他深深体会外在的物质不能取代一切,应该由内心获得改善,所以他寻求如何满足内心所需,他信了佛,慢慢学习菩提心、慈悲心、空正见来满足自己。有些西方人的想法,比西藏人的想法还要优越。
(十七)、观想有没有自性的我,觉得很困难,根本没有经验,当观修我无自性时,会觉得害怕,这是不是平常会产生的现象?
答:一、观我无自性时,变成什麽都没有,无法以无自性和缘起的内涵的关联互为帮助,我认为对无自性认识不正确,偏向於无,这是错误的,所以产生畏惧感的原因。第二、确实了解到深奥的缘起道理,但因往昔对自性的串习力量太强,习气太深的原故,而产生我没有的感觉而畏惧,会像我消失了的感觉,经典说是初证空性的人,一个平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