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数学的女孩 http://blog.sina.com.cn/m/chzhshch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最伟大的传统,就是无论哪个朝代,当政权稳定下来以后,必然有人或国家组织完成前朝的历史。所以我们现在才能看到所谓的“二十四史”,以及“二十五史” “清史稿”。特别后来,编史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性质的重大活动,参与其中的都是当时最博学的人。
这个伟大传统的最大意义在于,一个胜利者对一个失败者历史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改朝换代,但民族、文化是延续的。历史就是历史,你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描述,但如果你连描述整理的行为都没有,那一切都无从谈起了。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记录历史是反思历史的起点。连历史都不能严肃地记录,一切都无从谈起。
强者是不怕面对历史的,即使像旧中国这样长期混战的时期,还是组织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去修“清史”,虽然其中有太多的缺陷,没有时间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而只能以“清史稿”的面目流传,但这本身就证明其行为的伟大,维纳斯不也是断臂的?
其实探讨是没意义的,关键是行动。这里必须说明的,中华民国还在台湾并不对““民国史”的修订有任何影响,按照历史的观点,这只不过是一种残存的地方割据了。另外,如果觉得“中正本纪”之类的名字不好,也可以换别的。当然,最好还是尊重传统。另外,一定要用文言文,而不是垃圾的白话文!
喜欢数学的女孩 http://blog.sina.com.cn/m/chzhshch
斯大林在二战中的历史功绩不可替代,这点大概没什么值得争论的。蒋介石和斯大林当然有很多的不同,例如在中国人出版的拼音输入法中,作为中国历史名人的蒋介石不是一个词组而斯大林是,这大概是所有不同中有趣的一个。更有趣的事情还和某些中国人有关,就是在二战历史中,骂蒋介石而不骂斯大林,而这比那拼音输入法的玩意更不是玩意了。
抛开一切政治因素,在战争初期,两者的表现只能是五十笑一百。相信当时德国比日本强大的程度怎么都比不上中国比苏联弱小的程度,而在战争初期打成一个五十笑一百,如果说蒋介石混蛋,那斯大林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至于战争初期的战略,拿士兵的命不当回事等等问题,蒋介石并不比斯大林过分。站在蒋介石的角度,对红军的围剿以及对各路军阀的清理其实也是一种肃反运动,这只是个立场问题,在运用的层面及最终意义上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要骂就一起骂,不要厚此薄彼。
如果说蒋介石不会打游击,那斯大林更不会了。而且在这种世界级别的大战中,光靠打游击能打出名堂?真是天方夜谈。如果说蒋介石不发动什么群众,那绝对是胡扯,这一点只要看看他当时的身份就知道了。从法律的角度,蒋先生当时的身份和斯先生在苏联相应的身份没什么不同,斯先生弄过的事情,蒋先生也没少弄。
不管蒋介石有多少不对,否认蒋先生抗日的功绩是极为可笑的。日军止步于重庆的意义绝对不在德军止步于莫斯科的意义之下。难道日本人不想到重庆吃火锅?是中国人用血把他们当火锅煮了,就象苏联人用血把德国人变成了雪条一样。抹杀这一点,不仅是对历史的无知,而且对民族的团结极为不利。
大讨论:男性服务者不能完成服务是否有资格收费!
喜欢数学的女孩 http://blog.sina.com.cn/m/chzhshch
现在探讨的是有关行业道德的问题,行业就是行业,不管这个行业干什么、或怎么被干,叫什么、或怎么被叫。叫当然是可以是一个动词来强调一个行业的,例如叫男性服务者。当然,男性服务者成为一个行业显然不是因为可以用在动词叫后面。然而,不管动词是叫还找,男性服务者已经义无返顾地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一个行业的兴旺发达,必然有相应的传统与行规。既然是服务性行业,就必然涉及一个服务满意度的问题。顾客不满意,说穿了天都是瞎掰。虽然瞎掰只是口的其中一种功能,但男性服务者绝对不可能只用口就完成其所有的任务,至少不是所有顾客都能允许男性服务者只具有和瞎掰相对应的功能。那么,如果男性服务者不能完成服务,那是否有资格收费,这样一个问题就不是一个无聊的问题,这关系到一个行业的生死存亡!
有人说,服务了就应该收费,但服务并不单单代表了过程,服务最重要的是结果,没有好的结果,任何服务都没意义;有人说,怎么都应该收打折的价格,但服务不完成,等于绝对的归零,收费的要求等于抢劫,这是明显不合理的;还有要求如中国电信般按流量收费,这个就更不合理了,服务要求的不是流量,是流量的产生和服务的最终目的无关,只是一个副产品,绝对不可能形成收费。
那么,男性服务者不能完成服务是否有资格收费?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大家讨论!
难得看见数女发的好帖。
=================
你指这个?
大讨论:男性服务者不能完成服务是否有资格收费!
民国史,就现在的人文环境,想想还是算了吧!
难得看见数女发的好帖。
所以我们怕面对历史。
这里的人智力水平比较低,下面这个比较适合:
大讨论:男性服务者不能完成服务是否有资格收费!
--------------------------------------------------
楼主自视甚高,这样嘲讽的口气,就让天涯的人难以接受了。
而且你还准备跑题讨论。还是接着就事论事吧!
数女妹妹好乖呀~~~~~~~
哥哥今晚得去接人~~~~~~
回来再斗斗诗词歌曲绘画书法论道说禅历史地理天文政治军事~~~~~~~~
有《中华民国史》的,多卷版,我手头上就有几册不全,好象是中华书局出的
这套书我一直想买全,但是目前没有。其中几卷比较厚,价格也贵,我买的是淡蓝皮平装本。
可笑的是,我这几本竟还都是在书店的特价部淘的,打了折的。
《中华民国史》的,多卷版,中华书局出的,是新中国修的,白话文,而不是垃圾的文言文。喜欢数学的女孩一定不高兴了,哈哈哈哈
《中华民国史》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华中国历代修史的传统,自汉以后,绵延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董必武、吴玉章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提出要编纂《中华民国史》(同时重修《清史》)。1956年,国家首次将《中华民国史》列入全国科学发展规划。1971年召开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再次指示,要编纂、出版《中华民国史》。1972年,经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报请国务院批准,通过“出版口”将此项任务下达给当时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随即成立专门机构——中华民国史研究组(后改为室),开展编纂工作,至今已30余年,虽然成绩很大,但尚未最终完成。中华书局的老编辑陈铮说,他一直参与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原以为在他1983年退休前能出齐,结果,未能如愿;后来又想,20世纪末也许能出齐,结果,到2004年还是未能如愿。这期间,《中华民国史》原设的两位总编,原近代史研究所的两位副所长李新、李宗一已先后去世。
《中华民国史》的编纂进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早期《中华民国史》编写组成员一直没有退休离岗的只剩下3位老同志:杨天石、耿云志和曾业英。为了了解《中华民国史》的编纂情况,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先生,杨天石说:近代史研究所原来的编写计划是:《中华民国史》15册,《民国人物传》12卷,《中华民国大事记》39卷,《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专题资料)600题。30年来,他们在人力、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联合全国相关专家,通力协作,力求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截至目前,《中华民国大事记》已全部出齐;《民国人物传》已出版11卷;《中华民国史》已出版10册。总计已出版1600万字(资料及内部出版物未计)。这些著作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资料翔实、严谨求实、风格清新,具有高度学术水平的著作。
------------------------
蒋介石在抗战中不可替代的历史功绩
================
大讨论就免除吧,你是此行业的资深人士.
《中华民国史》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汪朝光著)和第六卷(朱宗震、陶文钊著)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民国史》是目前国内代表民国史研究较高水准、全面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著作,自其出版以来,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此次出版的两卷涵盖时间为1945年至1949年,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叙述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揭示了该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及其主线。
(穆子)
喜欢数学的女孩,你可以看看这两卷,2001年出版的
作者:喜欢数学的女孩 提交日期:2006-2-9 21:56:00
旧中国尚有“清史稿”,新中国的“民国史”呢?
喜欢数学的女孩 http://blog.sina.com.cn/m/chzhshch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最伟大的传统,就是无论哪个朝代,当政权稳定下来以后,必然有人或国家组织完成前朝的历史。所以我们现在才能看到所谓的“二十四史”,以及“二十五史” “清史稿”。特别后来,编史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性质的重大活动,参与其中的都是当时最博学的人。
这个伟大传统的最大意义在于,一个胜利者对一个失败者历史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改朝换代,但民族、文化是延续的。历史就是历史,你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描述,但如果你连描述整理的行为都没有,那一切都无从谈起了。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记录历史是反思历史的起点。连历史都不能严肃地记录,一切都无从谈起。
强者是不怕面对历史的,即使像旧中国这样长期混战的时期,还是组织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去修“清史”,虽然其中有太多的缺陷,没有时间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而只能以“清史稿”的面目流传,但这本身就证明其行为的伟大,维纳斯不也是断臂的?
其实探讨是没意义的,关键是行动。这里必须说明的,中华民国还在台湾并不对““民国史”的修订有任何影响,按照历史的观点,这只不过是一种残存的地方割据了。另外,如果觉得“中正本纪”之类的名字不好,也可以换别的。当然,最好还是尊重传统。另外,一定要用文言文,而不是垃圾的白话文!
--------------------
咳咳。。。
我是学历史科班出身的,
也是学政治的,
但对待这个事上,
绝不能用寻常眼光及寻常常识去看待的,
也不能以是非之论点来质问几何之,
必须跳出这个窄狭的思维所限制的范围来看一看,
以政治因素及心理因素来看待之,
目前中国尚未实现真正的统一,
不论是政治、军事、文化、经济还有法理上来讲,
未得到真正的完全一致,
放开乱七八糟的细节讨论与毫无意义的是非功过不去说,
换我如是一个尚未实现完全一切意识上的、
统一概念真正体现的国家的最高领袖的话,
那么本着作为一位这种角色的人是绝不充许写的,
也绝对不可能同意有人敢冒犯作为进入角色意识的我之“帝王意识”的,
所以不难理解了的,
恐怕台湾被收复或归顺的一天才能是真正启动此浩大工程之日吧,
因此论议为何写与不写是毫无意义的,
诚然,
中华民国之所以为何未能继写清史的原因,
我想不用再重复说一遍了吧?
上面的担心文章已经说了!
------------------------
哈哈哈哈。。。。。。
霸气的差别呀~~~~~~~
中华民国还没结束呢,怎么修史?
如果没有台湾岛加上澎金马这三个小县还叫“中华民国”的地方,大陆恐怕早就原子弹给阿扁那帮人送过去了,不是嘛!所谓台湾的实质性独立指的不就是“中华民国”这四个字被消灭的时候么,其他你爱怎么解释爱怎么折腾只要那4个关键字儿不变大陆就ok。
中华民国还没结束呢,怎么修史?
===========================================================
赞同
lz认为民国已亡,是台独的想法
现在和民国有关的资料,可以说比以前任何政权的资料都多。也有很多号称“史”的。有人写自己无知没看过就认为没有。看看那些正史,一本没有偏见的都没有。只要诗人写的就不可能没有偏见。25史真正国家修的又有几部?即使是也是政绩工程而已。
清史稿是民间人士弄得,这个都不知道太幼稚了吧。
作者:lovefool555 回复日期:2006-2-10 23:12:56
中华民国还没结束呢,怎么修史?
===========================================================
赞同
lz认为民国已亡,是台独的想法
===========
残余割据,南明之流!
“中华民国还在台湾并不对““民国史”的修订有任何影响,按照历史的观点,这只不过是一种残存的地方割据了。”严重同意
http://book.tasx.cn/index/11/gljx/ts0110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