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圈钱闹剧与资本市场的生态平衡
作者:[站点管理员] 来源:[基金分析] 文章性质:普通文章 发布时间:2008-2-22 19:16:36 栏目:名家视点
平安圈钱事件之所以是闹剧,就是这事情具备了闹剧所有的特征。狮子大开口式的1600亿级别的大圈钱,就等于一个暴发户突然冲进一个北京炸酱面的馆子,叫嚷着一定要点鱼翅鲍鱼,否则就要大肆闹腾。这闹剧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该事件将肯定入选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十大事件,当然,顺带地还成为让大盘彻底告别5000点的最后一根稻草。
春节年关之前如此急切地大规模圈钱,大概也只有如下两个合理的解释:一、平安的对外投资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其类型有可能是如中投公司的黑石型或如中航油的期货型,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去填此窟窿;二、由于平安深度介入二级市场,因此如此大规模圈钱计划的推出,即使最后不通过,也可以把市场打下来,从而达到其二级市场的战略目标,如果通过了,那袋袋平安地白来一大笔资金,可谓左右逢源。
本来,如平安般在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公司,除了自身的经济追求外,更多地还应该自觉地承担应有的市场责任,但这样的要求,对于目前水平的国内大公司来说,有点太高了。那么,换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以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水平,例如平安之类的,离开中国的资本市场,能生存的可能性不超过1%,看看那些QDII的全军尽墨,就知道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大机构的实际水平了。那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继续窝里横,也就是把肉都烂在锅里。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肉可以烂,但锅不能烂,锅烂了,谁都吃不上了。
因此,对于如平安之类的机构,如果有点大思维,也应该知道,维持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最终最大的收益者还是他们自己。否则,大家都破罐破摔,你平安能圈1600亿,为什么工行、中行、人寿、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等就不能都来个2000亿、3000亿、5000亿的?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可喝、没饭可吃。
由于目前的国内大机构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婴儿状态,因此,管理机构的监管就极端重要了。一些本不应该制定的规则也必须要制定了,例如限制每次的增发额度、增发的时间间隔等等,这样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的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经是世界性的大问题,而资本市场,也同样存在一个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活动的各种力量,之所以能存在一个系统中,就是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协调关系,而一旦这个关系被打破了,这个资本市场的大系统就会出现生态危机。而一旦出现生态危机,这资本市场要恢复元气,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对于中国这初生的资本市场,其生态系统本来就极为脆弱,因此,期间的生态平衡,必须有些人为的引导,而这种人为的引导,在该系统充分发育后将逐步减少。因此,对于管理层来说,有意识地对资本市场的生态系统进行环境保护,是其目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因为对于管理层来说,其业绩的好坏,完全依赖于资本市场系统运行的顺畅与否,一个导致资本市场生态灾难的决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及格的。
资本市场的生态平衡的维护,是有时间性的,一些决策也因此带有时间性。例如,目前的环境下,一个资本市场中的大力量,通过强力的圈钱活动对资本市场的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这样的事情,就绝对是不合时宜的,一旦蔓延,必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环境保护,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对资本市场的市场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禁止乱砍乱伐,更不能允许如那些无证小煤窑或受到地方以及其他保护势维护而非法开采的煤老大般到处横行,这些资源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没有人有资格随意浪费或为自己的利益而干苟且之事。
其实,世界上的道理都很简单,资本市场的事情也很简单,不简单的都是利益。有了利益,一切简单的事情就复杂了,现实中的环境保护所遇到的问题如此,资本市场上的问题也是如此。因此,要最终解决问题,就是一定要砍断这利益的背后黑手,这大概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写本文时,市场上又上演了浦发银行的大规模圈钱闹剧,这证明,平安这坏榜样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就算我们能很善良地认为,其中有某些融资确实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那些确实有必要的融资行为,也被市场认为是平安式的而被唾弃,这里究竟伤害的是谁,不是很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