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是真的重要,每天都需要读书,现在的思维和方法论和认知怎么才能有所获,在无人交流和传授时,只有通过读书来主动获取,渐进的完善自己这个整体,不断纠正自己,与天地人间做水。
注意
- 潜意识会根据你的想法来行事。务必让自己处于积极的状态
- 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 文法及逻辑的技巧能让我们了解对方在说什么,并准备作出评论。
- 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
- 一定要主动阅读,渴望,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我们也指出在阅读任何一本书时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的书必须怎样以不同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阅读得层次
主动阅读
- 我们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know)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1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合成的阅读的艺术。
要避免这样的错误——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我们必须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这种区分对阅读的本身,以及阅读与一般教育的关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
在教育史上,人们总是将经由指导的学习,与自我发现的学习区别出来。一个人用言语或文字教导另一个人时,就是一种被引导的学习。当然,没有人教导,我们也可以学习。否则,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要人教导过,才能去教导别人,就不会有求知的开始了。因此,自我发现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任何学习都不该没有活力,就像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
没有一个这样阅读的人会说,那是丝毫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工作。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这么说的理由在于:阅读也就是一种发现——虽然那是经过帮助,而不是未经帮助的一个过程。
如果你问一本书一个问题,你就必须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书就跟自然或世界一样。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等你自己作了思考与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阅读得层次
一位读者要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遣,获得资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至于阅读的效果则取决于他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至少在阅读某些超越我们能力的书时,花一点力气就能让我们从不太了解进升到多一些了解的状态。最后,指导型与自我发现型学习(或辅助型与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之所以重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阅读时,都经常是没有人在旁边帮助的。
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过了所有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不管是哪一种名称,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我们之所以喜欢“基础阅读”这个名称,是因为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小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层次的阅读。他的问题(也是我们开始阅读时的问题)是要如何认出一页中的一个个字。孩子看到的是白纸上的一堆黑色符号(或是黑板上的白色符号——如果他是从黑板上认字的话),而这些黑色符号代表着:“猫坐在帽子上。”一年级的孩子并不真的关心猫是不是坐在帽子上,或是这句话对猫、帽子或整个世界有什么意义。他关心的只是写这句话的人所用的语言。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这个问题也有复杂与困难的一面,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只是最简单的那一面。
对几乎所有阅读本书的读者来说,这个层次的阅读技巧应该在多年前就早已经学会了。但是,不论我们身为读者有多精通这样的阅读技巧,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还是一直会碰上这个层次的阅读问题。譬如,我们打开一本书想读的时候,书中写的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外国文字,这样的问题就发生了。这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努力就是去弄清楚这些字。只有当我们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我们才能试着去了解,努力去体会这些字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其实就算一本书是用本国语言写的,许多读者仍然会碰上这个阅读层次的各种不同的困难。大部分的困难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有些可以追溯到早期阅读教育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通常能让我们读得更快一些。因此,大部分的速读课程都着眼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在下一章我们会详细讨论基础阅读,而速读会在第四章谈到。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特点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用十五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时间内念完两倍厚的书。
因此,用另一种方式来形容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就定义上说)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
这个层次的阅读仍然可以用其他的称呼,譬如略读或预读。我们并不是说略读就是随便或随意浏览一本书。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这笔交易通常是很划得来的。
如果第一层次的阅读所问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在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是个表象的问题。还有些类似的问题是:“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用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之后,无论你用了多短的时间,你都该回答得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第四章我们还会详细讨论这个层次的阅读,现在就不作进一步的说明了。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即使是许多优秀的阅读者,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他们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孜孜不倦,甚至连目录都不看一眼。因此,他们在只需要粗浅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却拿出了仔细阅读、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这就加重了阅读的困难。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更系统化。随内文难读的程度有所不同,读者在使用这种阅读法的时候,多少会相当吃力。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强调这个问题,因为本书主要就是在谈这个层次的阅读:本书的第二篇就是告诉你如何这么做的一些规则。我们要在这里强调的是,分析阅读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读者会紧抓住一本书——这个比喻蛮恰当的——一直要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相对的,除非你有相当程度的分析阅读的技巧,否则你也很难从对一本书不甚了解,进步到多一点的理解。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对阅读者来说,要求也非常多,就算他所阅读的是一本很简单、很容易懂的书也一样。
也可以用另外的名称来形容这样的阅读,如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我们会在第四篇讨论主题阅读。此刻我们只粗浅地说,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规则也并不广为人知。虽然如此,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就是因为你会获益良多,所以绝对值得你努力学习如何做到这样的阅读。
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有限的时间内带着某些问题粗略读完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让我们回到前面曾经提过的一些基本状态。这是一本书,或任何读物,而那是你的头脑。你会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让我们再假设在这情况中还有两个相当常见的因素。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其次,让我们假设——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一样。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用这种快速浏览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打谷的过程,能帮助你从糙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核。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了,或是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 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很惊讶的是,除非是真的要用到那本书了,许多人连目录页是看都不看一眼的。事实上,许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想到这些努力往往都浪费了,不免让人伤心。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数论说类的书籍都会有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我们会在第二部谈到词汇的重要问题。暂时你必须先依靠自己的常识,根据前面所提的第一及第二步骤,判别出一本书里你认为重要的词汇。)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就跟目录页一样,现在你可能要检查一下本书的索引。你会辨认出一些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重要词目。那你能不能再找出其他一些也很重要的词目呢?——譬如说,参考一下词目底下所列被引用页数的多寡?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许多人对广告文案的印象无非是些吹牛夸张的文字。但这往往失之偏颇,尤其是一些论说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来说,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当然,如果宣传文案什么重点也没写到,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不过,这也有助于你对这本书多一点了解,或许这本书根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可谈——而这也正是他们宣传文案一无可取的原因。
完成这四个步骤,你对一本书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判断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现在你都可能会先将这本书放在一边一阵子。如果不是的话,现在你就准备好要真正地略读一本书了。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很多会有),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虽然有时候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你不应该错过这个部分。
现在你已经很有系统地略读过一本书了。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形态的检视阅读。现在,在花了几分钟,最多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已经了解很多了。尤其,你应该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你也应该比以前更清楚,在脑海中这本书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附带一提的是,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阅读。一个人如果不够灵活,不能够集中精神来阅读,就没法进行检视阅读。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的时候,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中,等清醒过来,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刚看的那几页在说些什么?如果你跟随着我们提议的步骤来做,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你始终有一个可以依循作者思路的系统了。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随时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让一切状况清楚。留意我们所提出的建议,会帮助你保持这样的态度。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节省了更多时间,高兴自己掌握了更多重点,然后轻松地发现原来阅读是比想象中还更要简单的一件事。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
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如果你让自己在一碰上困难的地方就停住,最后就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我们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都说是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我们被教导说,碰到生字,就去查字典。我们被教导说,读到一些不明白的隐喻或论说,就去查百科全书或其他相关资料。我们被教导说,要去查注脚、学者的注释或其他的二手资料以获得帮助。但是如果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
所谓阅读速度,理想上来说,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逗留倒退不可取
我们的头脑是个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住一个句子或段落——只要眼睛能提供足够的资讯。提高眼睛扫描速度,不要逗留和倒退.
理解的问题 专心一致也就是主动阅读的另一种称呼。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就是读得很主动,很专心。没有经过分析阅读,你就没法理解一本书。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分析阅读,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检视阅读摘要
更好的秘方是: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不论怎么说,阅读的速度,不论是快还是慢,只不过是阅读问题一个微小的部分而已。
略读或粗读一本书总是个好主意。尤其当你并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必须先略读一下。略读过后,你就会很清楚了。一般来说,就算你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略读一下,从基本架构上先找到一些想法。
最后,在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不要企图了解每一个字句。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规则。这也是检视阅读的基本概念。不要害怕,或是担忧自己似乎读得很肤浅。就算是最难读的书也快快地读一遍。当你再读第二次时,你就已经准备好要读这本书了。
我们已经完整地讨论过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我们会在第四篇时再讨论同一个主题,我们会提到检视阅读在主题阅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角色。主题阅读是第四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
无论如何,你应该记住,当我们在本书第二篇讨论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时,检视阅读在那个层次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功能。检视阅读的两个步骤都可以当作是要开始做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第一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有系统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第二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帮助阅读者在分析阅读中进入第二个阶段。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有问题吗?没有。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2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或忘的原则。这也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后者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得不到答案。
前面说的四个问题,概括了一个阅读者的责任。这个原则适用于任何一种读物——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个广告。 检视阅读似乎对前两个问题要比对后两个更能提出正确的答案,但对后两个问题一样会有帮助。而除非你能回答后面两个问题,否则即使用了分析阅读也不算功德圆满——你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掌握这本书的整体或部分道理与意义,才算真正完成了阅读。尤其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可能是主题阅读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当然,在想要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你得先回答前三个问题才行。
光是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你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除此之外,你还要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
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努力。你挂念着想读的好书太多了。(如果不是挂念着,也算不上是你觉得的好书。)而除非你能真正起身接触到它们,把自己提升到同样的层次,否则你所挂念的这些好书只会使你厌倦而已。并不是起身的本身在让你疲倦,而是因为你欠缺有效运用自我提升的技巧,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要保持主动的阅读,你不只是要有意愿这么做而已,还要有技巧——能战胜最初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部分,进而自我提升的艺术。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如果你有读书时提出问题的习惯,那就要比没有这种习惯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但是,就像我们所强调的,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过程可以在你脑海中完成,但如果你手中有一支笔会更容易做到。在你阅读时,这支笔会变成提醒你的一个讯号。
俗话说:“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而所谓阅读的规则,就是用一种比较正式的说法来说明这件事而已。此外,我们也鼓励你“写出言外之意”。不这么做,就难以达到最有效的阅读的境界。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第二,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有关这个主题,他知道的应该比你还多,否则你根本用不着去跟这本书打交道了。但是了解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学生必须向自己提问题,也要向老师提问题。一旦他了解老师的说法后,还要能够跟老师争辩。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你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你已经在书后的空白页做过这件事了),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这个大纲是在测量你是否了解了全书,这跟藏书印章不同,却能表现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
笔记方法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这些是我们前面所提的笔记方式中没有用到的页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
等你做分析阅读时,关于这本书准确性与意义的问题,你就要提出答案了。在这个层次的阅读里,你做的笔记就不再是跟结构有关,而是跟概念有关了。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而当你读得越深越广时,便也会出现你自己的观点了。
结构笔记与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是截然不同的。而当你同时在读好几本书,在做主题阅读——就同一个主题,阅读许多不同的书时,你要做的又是什么样的笔记呢?同样的,这样的笔记也应该是概念性的。你在书中空白处所记下的页码不只是本书的页码,也会有其他几本书的页码。
对一个已经熟练同时读好几本相同主题书籍的专业阅读者来说,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记笔记的方法。那就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这场讨论是由许多作者所共同参与的,而且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觉察自己的参与。在第四篇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一点,我们喜欢称这样的笔记为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 making)。因为这是从好多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只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时,我们会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培养阅读习惯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之处。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只要照着规则练习,就可以培养出习惯来。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在你分别练习过这些分开来的步骤后,你不但能放下你的注意力,很有效地将每个步骤做好,还能将所有的动作结合起来,表现出一个整体的顺畅行动。
一个人只要学习过一种复杂的技巧,就会知道要学习一项新技巧,一开始的复杂过程是不足为惧的。也知道他用不着担心这些个别的行动,因为只有当他精通这些个别的行动时,才能完成一个整体的行动。
规则的多样化,意味着要养成一个习惯的复杂度,而非表示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习惯。在到达一个程度时,每个分开的动作自然会压缩、连结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当所有相关动作都能相当自然地做出来时,你就已经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了。然后你就能想一下如何掌握一个专家的动作,滑出一个你从没滑过的动作,或是读一本以前你觉得对自己来说很困难的书。一开始时,学习者只会注意到自己与那些分开来的动作。等所有分开的动作不再分离,渐渐融为一体时,学习者便能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上,而他也具备了要达成目标的能力了。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分析阅读的规则。如果在运用之前能先做好检视阅读,会更能帮助你运用这些规则。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这四个规则是有整体性,有同一个目标的。这四个规则在一起,能提供读者对一本书架构的认识。当你运用这四个规则来阅读一本书,或任何又长又难读的书时,你就完成了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除非你是刚开始练习使用分析阅读,否则你不该将“阶段”一词当作一个前后顺序的概念。因为你没有必要为了要运用前四个规则,而将一本书读完,然后为了要运用其他的规则,再重新一遍又一遍地读。真正实际的读者是一次就完成所有的阶段。不过,你要了解的是,在分析阅读中,要明白一本书的架构是有阶段性的进展的。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书的分类
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书名: 主要的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二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论说性分类原则:
实用性&理论性作品: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首先,你要学习去怀疑一切。在书籍分类上,你要有怀疑心。
理论性作品分类: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这并不是说哲学家就是纯粹的思考者,而科学家只是个观察者。他们都同样需要思考与观察,只是他们会就不同的观察结果来思考。不论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想要证明的结论,他们证明的方法就是各不相同: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哲学或科学的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方法的差异性,而这也会让你明白你在读的是什么样的书。如果你能把书中所提到的经验类别当作了解内容的条件,那么你就会明白这本书是哲学或科学的作品了。
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哲学家与科学家除了所依赖的经验不同之外,他们思考的方式也并不全然相同。他们论证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你一定要有能力在这些不同种类的论证中,看得出是哪些关键的词目或命题构成了其间的差异,因此,既然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那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透视一本书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但是,任何一本值得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整体性与组织架构。否则这本书会显得乱七八糟,根本没法阅读。而烂书就是如此。
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找出一本书在干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们要提醒你两件事。首先,一位作者,特别是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尽管如此,当你要求读者择要说出一本书的重点时,大多数人都会一脸茫然。一个原因是今天的人们普遍不会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忽视了阅读的这一条规则。当然,这也说明太多读者根本就不注意作者的前言,也不注意书名,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其次,是要小心,不要把我们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作是它们绝对又唯一的说明。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当然,某些诠释因为够精简、准确、容易理解,就是比另一些诠释好。不过,也有些南辕北辙的诠释,不是高明得不相上下,就是烂得不相上下。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 根据第二个规则,我们可以说出这本书的内容是如此这般。做完这件事之后,我们可以依照第三个规则,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你用不着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当然,原来的结构可能比你区分的纲要好,但也很可能比不上你的纲要。无论如何,你得自己拟纲要就对了。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而你则要拟定你的纲要,才能读得明白。
你可能会反对这样列大纲。照这样阅读岂不是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公式而已。这个规则看起来似乎要你去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事实上,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会习惯性地这么做,而且轻而易举。他可能不会全部写出来,在阅读时也不会在口头上说出来。但是如果你问他这本书的整体架构时,他就会写出一些东西来,而大概就跟我们所说的公式差不多就算你已经很熟练阅读技巧了,你也不一定读每本书都要用上同样的力气。你会发现在某些书上运用这些技巧是个浪费。就是最优秀的阅读者也只会选少数相关的几本书,依照这个规则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纲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一本书的架构有个粗浅的了解已经很满意了。你所做的大纲与规则相近的程度,是随你想读的书的特质而变化的。但是不管千变万化,规则本身还是没有变。不论你是完全照做,或是只掌握一个形式,你都得了解要如何跟着规则走才行。。你要了解,影响你执行这个规则的程度的因素,不光是时间和力气而已。你的生命是有限的,终有一死。一本书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就算不死,也跟所有人造的东西一样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所以也不值得为任何一本书写出一个完美的纲要。你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毕竟,这个规则并没有要你将作者没有放进去的东西加在里面。你的大纲是关于作品本身的纲要,而不是这本书要谈的主题的纲要。或许某个主题的纲要可以无限延伸,但那却不是你要为这本书写的纲要——你所写的纲要对这个主题多少有点规范。不过,你可不要觉得我们在鼓励你偷懒。因为就算你真想跟随这个规则,也还是不可能奋战到底的。找出真正的架构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说,就是除非你遵循规则三——要求你说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否则就没有办法有效地运用规则二——要求你作全书的重点摘要。你可能有办法粗略地瞄一本书,就用一两个句子说出全书的重点摘要,而且还挺得体。但是你却无法真的知道到底得体在哪里。另一个比你仔细读过这本书的人,就可能知道得体在哪里,因而对你的说法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对你来说,那只能算是你猜对了,运气很好罢了。因此说,要完成第二个规则,第三个规则是绝对必要的。书,真的就跟人或动物是一模一样的。——血肉,就是为纲要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或是我们有时候所说的“解读”(read out)。血肉,为全书增添了必要的空间与深度。对动物来说,血肉就是增加了生命。因此,根据一个纲要来写作一本书,不论这个纲要详尽的程度如何,都在给予这本书一种生命,而这种效果是其他情况所达不到的。我们要再强调的是,这两个规则不但可以用来阅读一整本论说性的书,也可以用来阅读其中某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如果书中某个部分是一个相当独立又复杂的整体,那么就要分辨出这部分的整体性与复杂性,才能读得明白。传达知识的书,与文学作品、戏剧、小说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前者的各个部分可以是独立的,后者却不能。如果一个人说他把那本小说已经“读到够多,能掌握主题了”,那他一定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这句话一定不通,因为一本小说无论好坏都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概念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可能只读了一部分就说懂得了整体的概念。但是你读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或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却可以光是仔细地阅读某一个部分,就能得到整体的概念。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做不到规则三所说的了。
第四个规则可以说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作者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告诉你他的问题是什么,就像他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给你他工作的果实,也就是答案。不论他会不会这么做——尤其是不会的情况——身为读者,你都有责任尽可能精确地找出这些问题来。你应该有办法说出整本书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主要的问题很复杂,又分成很多部分,你还要能说出次要的问题是什么。你应该不只是有办法完全掌握住所有相关的问题,还要能明智地将这些问题整合出顺序来。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哪个问题要先回答,哪些是后来才要回答的?。如果你能知道每个人都会问的一些问题,你就懂得如何找出作者的问题。这个可以列出简短的公式: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以上这些都是理论性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以上这些都是实用的问题。
这些问题还不够详尽,但是不论阅读理论性还是实用性的书,这些都是经常会出现的典型问题。这会帮助你发现一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在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时,这些问题要稍作调整,但还是非常有用。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规则五:我们简称为“找出共通的词义”。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这是分析阅读第二阶段的第一个规则,目标不是列出一本书的架构纲要,而是诠释内容与讯息。这个阶段的其他规则将会在下一章讨论到,意义也跟这个规则一样。那些规则也需要你采取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处理语言的问题。第二个步骤是超越语言,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
词义和单字(word)不同
——至少,不是一个没有任何进一步定义的单字。如果词义跟单字完全相同,你只需要找出书中重要的单字,就能跟作者达成共识了。但是一个单字可能有很多的意义,特别是一个重要的单字。如果一个作者用了一个单字是这个意义,而读者却读成其他的意义,那这个单字就在他们之间擦身而过,他们双方没有达成共识。只要沟通之中还存有未解决的模糊地带,就表示没有达成沟通,或者顶多说还未达成最好的沟通。当一个单字使用得没有模糊意义的时候,就是一个词义了。但是一个单字纵然有很多的意义,每一次使用却只能有一种意义。当某个时间,作者与读者同时在使用同一个单字,并采取唯一相同的意义时,在那种毫无模糊地带的状态中,他们就是找出共通的词义了。语言与思想的问题——特别是单字与词义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宁愿冒着重复的风险,也要确定这个重点被充分了解。这个重点就是,一个单字可能代表许多不同的词义,而一个词义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单字来解释。让我们以下面的例子来做说明。在我们的讨论中,“阅读”这两个字已经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意义。让我们挑出其中三个意义:当我们谈到“阅读”时,可能是指(1)为娱乐而阅读;(2)为获得资讯而阅读;(3)为追求理解力而阅读。
让我们用X来代表“阅读”这两个字,而三种意义以a、b、c来代替。那么Xa、Xb、Xc代表什么?那不是三个不同的单字,因为X始终并没有改变。但那是三种不同的词义——如果你身为读者,我们身为作者,都知道X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的话。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写了Xa,而你读起来却是Xb,那我们写的,你读的都是同一个单字,却是不同的意义。这个模糊的意义会中止,或至少妨碍我们的沟通。只有当你看到这个单字的时候所想的字义跟我们想的一样,我们之间才有共同的思想。我们的思想不会在X中相遇,而只会在Xa、Xb或Xc中相遇。这样我们才算找出共通的词义。
找出关键字
有一件事你可以确定:并不是作者所使用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更进一步说,作者所使用的字大多数都不重要。只有当他以特殊的方法来运用一些字的时候,那些字对他来说,对身为读者的我们来说,才是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程度之不同。或许文字多少都有重要性,但我们所关心的只是在一本书中,哪些字要比其他的字更重要一些。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一个作者所用的字可能就和街坊邻居的遣词用字是一模一样的。由于作者所用的这些字跟一般人日常谈话是相同的,读者应该不难理解才对。他很熟悉这些字眼的模糊地带,也习惯于在上下文不同的地方看出不同的含义来。如果你不想办法了解这些关键字所出现的那些段落的意思,你就没法指出哪些字是关键字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如果你了解那些段落的意思,当然会知道其中哪几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并不完全了解那些段落的意思,很可能是因为你并不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一些特定的字眼。如果你把觉得有困扰的字圈出来,很可能就找出了作者有特定用法的那些字了。
专门用语及特殊字汇
找关键字的方法: 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信号是,作者开诚布公地强调某些特定的字,而不是其他的字。他会用很多方法来做这件事。他会用不同的字体来区分,如加括号,斜体字等记号以提醒你。他也会明白地讨论这些字眼不同的意义,并指出他是如何在书中使用这些不同的字义,以引起你对这些字的注意。或是他会借着这个字来命名另外一个东西的定义,来强调这个字。我们只要能指出各种论述的共通点是什么就够了。那就是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有独特的专门用语(technical vocabulary)。分析一本书的架构的规则,这时可能帮得上忙。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书,整本书在谈的主题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部分,将大大帮助你把专门用语从一般用语中区分出来。作者的书名、章节的标题、前言,在这方面也都会有些帮助。
另外一个线索是,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某个用语就是重要的字。当你发现一位作者告诉你某个特定的字曾经被其他人如何使用,而他为什么选择不同的用法时,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作者还有些用来阐述自己主旨及重要概念,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的特殊用语(special vocabulary)。这些字眼是他要作分析与辩论时用的。如果他想要作最初步的沟通,其中有一些字他会用很特殊的方法来使用,而另外一些字则会依照这个领域中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些字对他来说都重要无比。而对身为读者的你来说,应该也同样重要才对。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字义不明的字,对你也很重要。
大多数读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不太注意文字,找不出他们的困难点。他们区分不出自己很明白的字眼与不太明白的字眼。除非你愿意努力去注意文字,找出它们所传递的意义,否则我们所建议帮助你在一本书里找出重要字句的方法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读者碰到一个不了解的字不愿意深思,或至少作个记号,那他不了解的这个字就一定会给他带来麻烦。
如果你在读一本有助于增进理解力的书,那你可能无法了解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把它们都看作是日常用语,像是报纸新闻那样容易理解的程度,那你就无法进一步了解这本书了。你会变成看书就像在看报纸一样——如果你不试着去了解一本书,这本书对你就一点启发也没有了。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没有主动的阅读。没有主动的阅读或是毫无要求的阅读,最大的问题就在读者对字句毫不用心,结果自然无法跟作者达成共识了。
找出字义
找出重要的关键字只是开始的工作。那只是在书中标明了你需要努力的地方而已。这第五个阅读规则还有另一个部分。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部分的问题吧!假设你已经将有问题的字圈出来了,接下来怎么办?
有两种主要的可能:一是作者在全书每个地方用到这个字眼的时候都只有单一的意义,二是同一个字他会使用两三种意义,在书中各处不断地变换字义。第一种情况,这个单字代表着单一的词义。使用关键字都局限于单一意义的例子,最出名的就是欧几里得。第二种情况,那些单字就代表着不同的词义。
要了解这些不同的状况,你就要照下面的方法做:首先,要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多重意义。如果有多重意义,要看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后,要注意这些字在某个地方出现时,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意义。看看上下文是否有任何线索,可以让你明白变换意义的理由。最后这一步,能让你跟得上字义的变化,也就是跟作者在使用这些字眼时一样变化自如。
才能掌握这许多不同的意思呢?答案是:你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不论这个方法看起来多么像是在绕圈子,但却是唯一的方法。
事实上,一本书之所以能给你带来新的洞察力或启发,就是因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读即懂的字句。如果你不能自己努力去了解这些字,那就不可能学会我们所谈的这种阅读方法。你也不可能作到自己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从不太了解进展到逐渐了解的境界。
其次,还有同义字的问题。除非是数学的作品,否则一个同样的字使用了一遍又一遍,看起来很别扭又无趣。因此许多好作者会在书中使用一些意义相同或是非常相似的不同的字,来代替行文中那些重要的字眼。这个情况跟一个字能代表多重意义的状况刚好相反,在这里,同一个词义,是由两个以上的同义字所代表的。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片语(phrase)的问题。如果一个片语是个独立的单位,也就是说它完整,可以当一个句子的“主语”(subject)或“谓语”(predicate),那就可以把它当一个单一的字来看。这个片语就像单一的字一样可以用来形容某件事。因此,一个词义,可以只用一个字,也可以用一个片语来表达。所有单字与词义之间的关系,都成立于片语与词义之间的关系。两个片语所代表的可能是同一个词义,一个片语也可能表达好几个词义,这完全要看组成片语的字是如何应用的。再作一个说明就应该很清楚了。为了确定你跟我们对于阅读这件事达成了共识,我们用类似“启发性的阅读”的句子来代替“阅读”这两个字。为了更确定清楚,我们又用了类似“如何运用你的心智来阅读一本书,也就是如何让自己从不太理解到逐渐理解的一个过程”的长句子来说明一个词义,这个词义也就是本书最强调的一种阅读。但这个词义却分别用了一个字、一个片语及一个长句子来作说明。如果因为练习分析阅读而引发你的兴趣,你可以利用这种阅读多读一点和这些主题相关的书。在阅读这些书时,你会获得更多的好处,因为你是在阅读的经验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去找这些书的。文法与逻辑学,是架构以上这些规则的基础,如果你想研究这两门学问,必须实际运用才有用。你也可能并不想再研究下去。就算你不想,只要你肯花一点精神,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找出重要的关键字,确认每个字不同意义的转换,并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力就会大大增加了。很少有一些习惯上的小小改变,会产生如此宏大的效果。
第六个规则可以说是: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等一会儿你会明白,在这个规则中,我们为什么不用“段落”这样的字眼。
找出关键句 在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在哪里?要如何诠释这些句子,才能找到其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主旨?
再一次,我们的重点在于挑出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说一本书中真正的关键句中只有少数的几句话,并不是说你就可以忽略其他的句子。当然,你应该要了解每一个句子。而大多数的句子,就像大多数的文字一样,对你来说都是毫无困难的。我们在谈速读时提到过,在读这些句子时可以相当快地读过去。从一个读者的观点来看,对你重要的句子就是一些需要花一点努力来诠释的句子,因为你第一眼看到这些句子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及于知道其中还有更多需要理解的事。这些句子你会读得比较慢也更仔细一点。这些句子对作者来说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很可能就是,因为当你碰到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时,应该会特别吃力。用不着说,你在读这些部分时应该特别仔细才好。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一本书中通常包含了一个以上或一连串的论述。作者会解释为什么他现在有这样的观点,或为什么他认为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他也可能会讨论他要使用的一些字眼。他会批评别人的作品。他会尽量加入各种相关与支持的论点。但他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因此,要掌握住重点,就要从文章中看出浮现出来的重要句子。
有些作者会帮助你这么做。他们会在这些字句底下划线。他们不是告诉你说这些是重点,就是用不同的印刷字体将主要的句子凸显出来。当然,如果你阅读时昏昏沉沉的,这些都帮不上忙了。我们碰到过许多读者或学生,根本不注意这些已经弄得非常清楚的记号。他们只是一路读下去,而不肯停下来仔细地观察这些重要的句子。但是对一些把任何内容都同等重视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书还是一团迷雾。他们在阅读时不管是快或慢,都以同样的速度阅读全书。而这通常也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不太重要。找出重要的句子其实是读者要替自己做的工作。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另一个找出关键句的线索是,找出组成关键句的文字来。如果你已经将重要的字圈出来了,它一定会引导你看到值得注意的句子。因此在诠释阅读法中,第一个步骤是为第二个步骤作准备的。反之亦然。事实上,虽然我们在说明这些规则时都固定了前后的顺序,但你却不一定要依照这个顺序来阅读。词义组成了主旨,主旨中又包含了词汇。如果你知道这个字要表达的意思,你就能抓住这句话中的主旨了。如果你了解了一句话要说明的主旨,你也就是掌握了其中词义的意思。接下来的是更进一步找出最主要的主旨的线索。这些主旨一定在一本书最主要的论述中——不是前提就是结论。因此,如果你能依照顺序找出这些前后相关的句子——找出有始有终的顺序,你可能就已经找到那些重要的关键句子了。许多人认为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因为他们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但是他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暂停,慢慢阅读。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
我们所说的顺序,要有始有终。任何一种论述的表达,都需要花点时间。你可以一口气说完一句话,但你要表达一段论述的时候却总要有些停顿。你要先说一件事,然后说另一件事,接下来再说另一件事。一个论述是从某处开始,经过某处,再到达某处的。那是思想的演变移转。可能开始时就是结论,然后再慢慢地将理由说出来。也可能是先说出证据与理由,再带引你达到结论。
顺便一提的是,这些新规则与前面所说的与作者达成共识的规则一样,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当你在念一本文学作品——小说、戏剧与诗时,这些关于主旨与论述的规则又大不相同。后面我们会谈到在应用时要如何作些改变,以便阅读那些书籍。 但是读者却要先与作者达成共识,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他所声明的是什么样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分析阅读的第五个规则会与文字及词义有关,而第六个,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与句子及提案有关的规则。 找出主旨 再说一遍,除非你懂一点文法,否则没法做好这件事。你要知道形容词与副词的用法,而动词相对于名词的作用是什么,一些修饰性的文字与子句,如何就它们所修饰的字句加以限制或扩大等等。理想上,你可以根据语句结构的规则,分析整个句子。不过你用不着很正式地去做这件事。虽然现在学校中并不太重视文法教学,但我们还是假设你已经懂一点文法了。我们不能相信你不懂这回事,不过在阅读的领域中,可能你会因为缺少练习而觉得生疏。在找出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所阐述的主旨之间,只有两个不同之处。一个是后者所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就像你要用周边的其他字来解释一个特殊的字一样,你也要借助前后相关的句子来了解那个问题句。在两种情况中,都是从你了解的部分,进展到逐渐了解你原来不懂的部分。另一个不同是,复杂的句子通常要说明的不只一个主旨。除非你能分析出所有不同,或相关的主旨,否则你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诠释一个重要的句子。要熟练地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常常练习。试着在本书中找出一些复杂的句子,用你自己的话将其中的主旨写出来。列出号码,找出其间的相关性。“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如果要求你针对作者所写的某个句子作解释,而你只会重复他的话,或在前后顺序上作一些小小的改变,你最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这句话。理想上,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说出同样的意义。当然,这个理想的精确度又可以分成许多程度。但是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所传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或知识”。你知道的只是他的用字,而不是他的思想。他想要跟你沟通的是知识,而你获得的只是一些文字而已。要把一句英文翻译成另一种语文,就更不只是口语的问题了。你所造出来的新句子,并不是原文的口语复制。就算精确,也只是意思的精确而已。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你想要确定自己是否吸收了主旨,而不只是生吞活剥了字句,最好是用这种翻译来测试一下。就算你的测验失败了,你还是会发现自己的理解不及在哪里。如果你说你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却只能重复作者所说过的话,那一旦这些主旨用其他字句来表达时,你就看不出来了。一个作者在写作时,可能会用不同的字来说明同样的主旨。读者如果不能经由文字看出一个句子的主旨,就容易将不同的句子看作是在说明不同的主旨。这就好像一个人不知道2+2=4跟4-2=2虽然是不同的算式,说明的却是同一个算术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四是二的双倍,或二是四的一半。
第七个规则与第六个规则是息息相关的。一位作者可能借着事件、事实或知识,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常我们也是抱着对作者的信任感来阅读的。但是除非我们对作者的个性极端感兴趣,否则只是知道他的观点并不能满足我们。作者的主旨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就只是在抒发个人想法罢了。如果是这本书、这个主题让我们感兴趣,而不是作者本身,那么我们不只想要知道作者的主张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因此,第七个规则与各种论述(arguments)有关。一种说法总是受到许多理由、许多方法的支持。有时候我们可以强力主张真实,有时候则顶多谈谈某件事的可能。但不论哪种论点都要包含一些用某种方式表达的陈述。“因为”那样,所以会说这样。“因为”这两个字就代表了一个理由。一个论述总是一套或一连串的叙述,提供某个结论的根据或理由。
一个主动的读者,不只会注意到字,也会注意到句子与段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发现一个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点。书中的主要部分,与主要的段落都包含了许多主旨,通常还有许多论点。如果你继续将一本书细分成许多部分,最后你会说:“在这一部分,导引出来了下面这些重点。”现在,每一个重点都像是主旨,而其中有一些主旨可能还组成一个论述。
因此,这两个过程,掌握大纲与诠释意图,在主旨与论述的层次中互相交集了。你将一本书的各个部分细分出来,就可以找出主旨与论述。然后你再仔细分析一个论述由哪些主旨,甚至词义而构成。等这两个步骤你都完成时,就可以说是真的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了。
句子与主旨
就像关于字与共识的问题一样,我们也要谈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句子与段落是文法的单位、语言的单位。主旨与论述是逻辑的单位,也就是思想与知识的单位。在区分句子与主旨之间,我们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它们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句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主旨,不管是有歧义的句子或复合句都可以,而且同一个主旨也能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句子来说明。对一个阅读者来说,有一些文法的知识是必要的。除非你能越过语言的表象,看出其中的意义,否则你就无法处理有关词义、主旨与论述——思想的要素——的问题。只要文字、句子与段落是不透明的、未解析的,他们就是沟通的障碍,而不是媒介。你阅读了一些字,却没有获得知识一个读者如果不能经由文字语言看出意思与主旨,就永远不能作相关作品的比较。因为口语的各不相同,他会误以为一些作者互不同意对方的说法,也可能因为一些作者叙述用语相近,而忽略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还有另一个测验可以看出你是否了解句中的主旨。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你能不能就作者所阐述的特殊情况,说明其中通用于一般的道理?虚构一个例子,跟引述一个真实的例子都行。如果你没法就这个主旨举任何例子或作任何说明,你可能要怀疑自己其实并不懂这个句子在说些什么。“口语主义”(verbalism)的弊端,可以说是一种使用文字,没有体会其中的思想传达,或没有注意到其中意指的经验的坏习惯。那只是在玩弄文字。就如同我们提出来的两个测验方法所指出的,不肯用分析阅读的人,最容易犯玩弄文字的毛病。这些读者从来就没法超越文字本身。他们只能记忆与背诵所读的东西而已。现代教育家所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违反了教育的艺术,他们只想要背诵文字,最后却适得其反。没有受过文法和逻辑艺术训练的人,他们在阅读上的失败——以及处处可见的“口语主义”——可以证明如果缺乏这种训练,会如何成为文字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找出论述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在你想发现一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找出作者在书中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你回想一下,这在第四个规则中已经谈过了)。现在,你已经跟作者有了共识,抓到他的主旨与论述了,你就该检视一下你收集到的是什么资料,并提出一些更进一步的问题来。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哪些解决了?为了解决问题,他是否又提出了新问题?无论是新问题或旧问题,哪些是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解决的?一个好作者,就像一个好读者一样,应该知道各个问题有没有解决——当然,对读者来说,要承认这个状况是比较容易的。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第三阶段
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作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这比不会赞赏一本书还糟,因为他对这本书根本无可奉告。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或许他可以受训练,却不能受教。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终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当你有自己的主见时,那就是你的主张,不是作者的主张了。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依赖别人为你作判断,那你就是在做奴隶,不是自由的人了。思想教育之受推崇,正因如此。站在叙述者或作者的角度来看,修辞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因为这也是最终的目标,所有其他的沟通行为也必须做到这个程度才行。
文法、逻辑和修辞这三种艺术是如何协调与掌控的。在分析阅读前两个阶段的技巧中,需要精通文法与逻辑。在第三个阶段的技巧中,就要靠修辞的艺术了。除非你真的很满意自己完成的前两个阅读阶段,否则不会感觉到可以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当你做到这些事时,你才有批评的权力,也有责任这么做。但是就下评论来说,即使是阅读专家,也必须跟初学者一样,不等到他完全了解是不能开始的。我们希望你不要弄错了,以为所谓评论就是要不同意对方的说法。这是非常普遍的误解。同意对方说法,与不同意对方说法都一样要花心力来作判断的。同意或不同意都有可能对,也都有可能不对。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这么多年来教学生阅读各种书籍的经验中,我们发现遵守规则的人少,违反规则的人很多。学生经常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却毫不迟疑地批评起作者来。他们不但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示反对意见,更糟的是,就算他们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出个道理来。他们的讨论,跟他们的阅读一样,都只是些文字游戏而已。由于他们缺乏理解,无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就都毫无意义,而且无知。就算是暂缓评论,如果对自己暂缓评论的内容是些什么并不明所以的话,这种暂缓的立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当然,说出“我不懂”也是个很重要的评断,但这只能在你尽过最大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如果你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有必要去赢得那场争辩。事实上,你赢得争辩可能真的会在世上名噪一时,但长程来说,诚实才是更好的策略。
如果一个作者的主旨没有理论基础,就可以看作是作者个人的意见。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他感兴趣的顶多只是作者个人,把这本书当作是个人传记来读而已。当然,这样的读者无所谓同意或不同意,他不是在评断这本书,而是作者本身。无论如何,如果读者基本的兴趣是书籍本身,而不是作者本身,对于自己有责任评论这件事就要认真地对待。在这一点上,读者要就真正的知识与他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之不同之处,作出区分。因此,除了表达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之外,读者还要作更多的努力。他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理由来。当然,如果他赞同作者的观点,就是他与作者分享同样的理论。但是如果他不赞同,他一定要有这么做的理论基础。否则他就只是把知识当作个人观点来看待了。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顺便强调的是,我们并不希望大家认为我们主张有许多“绝对”的知识。我们前一章提到的自明之理,对我们来说是不能证明,也无法否定的真理。然而,大多数的知识都无法做到绝对的地步。我们所拥有的知识都是随时可以更正的。我们所知道的知识都有理论支持,或至少有一些证据在支持着,但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新的证据,或许就会推翻我们现在相信的事实。
现在我们要摘要说明这一章所讨论的三个规则。这三个规则在一起所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而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辩论”。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赞同或反对作者
一个读者所能说的第一件事是他读懂了,或是他没读懂。事实上,他必须先说自己懂了,这样才能说更多的话。如果他没懂,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回头重新研究这本书。
在第二种难堪的情况中,有一个例外。“我没懂”这句话也可能本身就是个评论。但下这个评论之前,读者必须有理论支持才行。如果问题出在书本,而不是读者自己,他就必须找出问题点。他可以发现这本书的架构混乱,每个部分都四分五裂,各不相干,或是作者谈到重要的字眼时模棱两可,造成一连串的混淆困扰。在这样的状态中,读者可以说这本书是没法理解的,他也没有义务来作评论。只有当他说的是事实,而且提出相关的证据时,他的说法才成立。否则就是毫无根据的说辞。
作到理想化的辩论就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第一点,因为人有理性的一面,又有动物的一面,所以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否则你的争论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当你的情绪很强烈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第二点,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要知道你的偏见是什么——这也是你的预先评断。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譬如作者明白地请你接受某个前提假设,你就不该因为也可以接受相反的前提假设就不听他的请求。如果你的偏见正好在相反的那一边,而你又不肯承认那就是偏见,你就不能给作者一个公平的机会表达意见了。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当然,争论而不想有派别之分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如果你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你的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我们的前提是读者能与作者进行对话,并能回应他所说的话。在读者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向作者说明:(1)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2)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这四点可能并不完整,不过我们认为已经够了。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位读者在不同意时,基本上可以作出的重点声明。这四个声明多少有点独立性。只用其中一点,不会妨害到其他重点的运用。每个重点或全部的重点都可以用上,因为这些重点是不会互相排斥的。
不过,再强调一次,读者不能任意使用这些评论,除非他确定能证明这位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而要作这样评论的读者,除了要能精确地指认作者的问题之外,还要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论点才行。他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提出理由来。
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
这四个重点之中,第四个重点与前三个略微不同,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一点。我们先简单地谈一下前三点,再谈第四点。
(1)说一位作者知识不足,就是在说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除非这些知识确实相关,否则就没有理由作这样的评论。要支持你的论点,你就要能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并告诉他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如果他拥有这些知识会如何让他下一个不同的结论。
我们还要补充说明一点。达尔文缺乏基因遗传学的知识,这些是由孟德尔及后继者研究证实的知识。在他的《物种起源》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对遗传机能的知识一无所知。吉朋,则缺乏一些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证明所显示出罗马沦亡的关键点。通常,在科学与历史中,前人缺乏的知识都是由后来的人发掘出来的。科技的进步与时间的延长,使得大部分的研究调查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在哲学领域中,状况却可能相反。似乎时间越久远,知识只有衰退,而毫无增进。譬如古人就已经懂得分辨出人的意识、想象与理解力。在18世纪,休谟(David Hume)的作品中对人的想象与思想的区别一无所知,然而早期的哲学家早已建立起这个概念了。
(2)说一位作者的知识错误,就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这样的错误可能来自缺乏知识,但也可能远不止于此。不论是哪一种,他的论点就是与事实相反。作者所说的事实或可能的事实,其实都是错的,而且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作者是在主张他自己其实并没有拥有的知识,当然,除非这样的缺点影响到作者的结论,否则并没必要指出来。要作这个评论,你必须要能说明事实,或是能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譬如斯宾诺莎的一本政治论著中,谈到民主是比专制更原始的一种政治形态。这与已经证实的政治史实完全相反。斯宾诺莎这个错误的观点,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在动物的传宗接代中,雌性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果导致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生殖过程的结论。阿奎那的错误在他认为天体与星球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认为前者只会改变位置,此外无从改变。现代的天文学家更正了这个错误,而使得古代及中世纪的天文学往前迈进一大步。但是他这个错误只与部分内容相关。他出了这个错,却不影响他在形上学的论点,他认为所有可知觉的事物都是由内容及形式所组成的。
前两点的批评是互相有关联的。知识不足,就可能造成我们所说的知识错误。此外,任何人的某种知识错误,也就是在那方面知识不足。不过,这两种不足在消极与积极面上的影响,还是有差别的。缺乏相关的知识,就不太可能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或支持某一种结论。错误的知识却会引导出错误的结论,与站不住脚的解答。这两个评论合在一起,指出的是作者的前提有缺陷。他需要充实知识。他的证据与论点无论在质与量上都还不够好。
(3)说一位作者是不合逻辑的,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要批评这两种问题,读者一定要能例举精确的证据,而那是作者的论点中所欠缺的使人信服的力量。只要当主要的结论受到这些荒谬推论的影响时,这个缺点才要特别地提出来。一本书中比较无关的部分如果缺乏信服力,也还说得过去。
在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先澄清一件事。如果你说你读懂了,而你却找不出证据来支持前面任何一个批评点的话,这时你就有义务要同意作者的任何论点。这时你完全没有自主权。你没有什么神圣的权利可以决定同意或不同意。
如果你不能用相关证据显示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你就不能反对他。你不能像很多学生或其他人说的:“你的前提都没有错,推论也没问题,但我就是不同意你的结论。”这时候你唯一能说的可能只是你“不喜欢”这个结论。你并不是在反对。你只在表达你的情绪或偏见。如果你已经被说服了,就该承认。(如果你无法提出证据来支持前三项批评点,但仍然觉得没有被作者说服,可能在一开始时你就不该说你已经读懂了这本书。)
前面三个批评点与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有关。这些是作者开始写作时要用来解决问题的要素。第四点——这本书是否完整了——与整本书的架构有关。
(4)说一位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就是说他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或是他并没有尽可能善用他手边的资料,或是他并没有看出其间的含意与纵横交错的关系,或是他没法让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但这还不够去说一本书是不完整的。任何人都可以这样评论一本书。人是有限的,他们所做的任何工作也都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因此,作这样的评论是毫无意义的。除非读者能精确地指出书中的问题点——不论是来自他自己的努力求知,或是靠其他的书帮忙——才能作这样的批评。
在拟大纲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诠释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这跟全书大纲,作者是否把问题说明清楚,也跟诠释一本书,衡量他多么完满地解决了问题都有关。
分析阅读的三阶段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完成了分析阅读的举证与讨论。我们现在要把所有的规则按适当的次序,用合宜的标题写出来: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传达知识的书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本书在第七章结尾时,已经提出分析阅读的前四个规则,以便帮助你回答对一本书提出来的一个基本问题:这本书大体上来说是在谈些什么?同样的,在第九章的结尾,诠释一本书的四个规则能帮助你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也是你一定会问的问题:这本书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很清楚,剩下来的七个阅读规则——评论的智慧礼节、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能帮助你回答第三与第四个基本问题。你一定还记得这两个问题: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除非你阅读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是真实的,否则你用不着再读下去。就算是这样,你还是要面对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为了追求知识而阅读,除非你能判断作者所提出的事实的意义,或者应该具备的意义,否则称不上有头脑的阅读。作者所提出的事实,很少没经过有意无意的诠释。尤其如果你读的是文摘类的作品,那都是根据某种意义,或某种诠释原则而过滤过的事实。如果你阅读的是启发性的作品,这个问题更是没有终了的时刻。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你都要回顾一下这个问题:“这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们已经提过的这四个问题,总结了身为读者应尽的义务。前三个,与人类语言的沟通天性有关。如果沟通并不复杂,就用不着拟出大纲来。如果语言是完美的沟通媒介,而不是有点不透明,就用不着诠释彼此的想法了。如果错误与无知不会局限真实或知识,我们也根本用不着批评了。第四个问题区别了讯息(information)与理解(understanding)之间的差异。如果你阅读的读物是以传递讯息为主,你就要自己更进一步,找出其中的启发性来。即使你被自己阅读的东西所启发了,你也还要继续往前探索其中的意义。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阅读所有的书。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在许多例子中,他们所阅读的书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少,但是他们读得很精。因为他们精通自己所阅读的书,他们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敌。他们有权被称作权威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很自然地,一个好学生通常会变成老师,而一位好的读者也会变成作者。我们并不是企图要指引你开始写作,而是要提醒你,运用本书所提供的规则,仔细地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浮面地阅读大量的书,就是一个好读者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了。当然,许多书都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一下就行了。要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辅助阅读
所谓“内在阅读”(intrinsic reading),意思是指阅读书籍的本身,与所有其他的书都是不相关的。而“外在阅读”(extrinsic reading)指的是我们借助其他一些书籍来阅读一本书。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阅读一本书。但是要拖到现在才提出外在阅读的主要理由是:许多读者太依赖外在的辅助了,我们希望你了解这是毫无必要的。阅读一本书时,另一只手上还拿着一本字典,其实是个坏主意。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在碰到生字时也不可以查字典。同样地,一本书困扰住你时,我们也不会建议你去阅读评论这本书的文章。整体来说,在你找寻外力帮助之前,最好能自己一个人阅读。如果你经常这么做,最后你会发现越来越不需要外界的助力了。
要如何运用或何时运用这些外在的辅助资料,我们无法针对特例一一说明,但我们可以作一般性的说明。根据一般的阅读常识来说,你依照内在阅读的规则尽力将一本书读完之后,却还是有一部分不懂或全部都不懂时,就应该要找外在的帮助了。
相关经验的角色
一般经验在一方面与阅读小说有关,另一方面与阅读哲学书籍有关。特殊经验主要是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要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适当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你读懂一本书呢?最确定的测验方式就是我们讨论过的方式,跟测验你的理解力一样,问问你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其他的书可以当作阅读时的外在助力
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后人的作品总是受到前人的影响。如果你先读前一位的作品,他可能会帮助你了解后人的作品。阅读彼此相关的书籍,依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来读,对你了解最后写的作品有很大帮助。这就是外在辅助阅读的基本常识与规则。外在辅助阅读的主要功用在于延伸与一本书相关的内容脉络。我们说过文章的脉络有助于诠释字义与句子,找出共识与主旨。就像一整本书的脉络是由各个部分贯穿起来一样,相关的书籍也能提供一个大型的脉络,以帮助你诠释你正在阅读的书。顺便提醒一下,比起科学与小说类的书,阅读历史与哲学的书时,比较需要阅读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阅读哲学书时更重要,因为哲学家互相都是彼此了不起的读者。在小说与戏剧中,这就比较不重要了。如果真是好作品,可以单独阅读。当然一些文评家并不想限制自己这么做。
如何运用导读与摘要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运用这些资料时要特别聪明,也就是要尽量少用。这么说有两个理由。
第一,一本书的导读并不一定都是对的。 第二个原因是,就算他们写对了,可能也不完整。 第三,你在阅读全书之前,先看了他的导读手册,你就隶属于他了。
因此,我们要给你一些关于如何使用导读的建议。事实上,这已经很相当于外在阅读的基本规则。内在阅读的规则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要先看作者的序与前言。相反地,外在的阅读规则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书,否则不要看某个人的导读。这个规则尤其适用于一些学者或评论家的导言。要正确地运用这些导读,必须先尽力读完一本书,然后还有些问题在干扰着你时,你才运用这些导读来解答问题。如果你先读了这些导读,可能会让你对这本书产生曲解。你会只想看那些学者或批评家提出的重点,而无法看到可能同样重要的其他论点。要特别注意的是,你必须读完全书之后,才能看这类诠释或导读手册,而不是在之前看。如果你已经看过全书,知道这些导读如果有错,是错在哪里,那么这样的导读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但是如果你完全依赖这样的书,根本没读过原书,你的麻烦就大了。
还有另一个重点。如果你养成了依赖导读的习惯,当你找不到这类书时,你会完全不知所措。你可能可以借着导读来了解某一本作品,但一般而言,你不会是个好读者。这里所说的外在阅读的规则也适用于摘录或情节摘要之类的作品。他们有两种相关的用途,也只有这两种。第一,如果你已经读过一本书,这些摘要能唤醒你的记忆。理想上,在分析阅读时,你就该自己作这样的摘要。但如果你还没这样做,一份内容摘要对你来说是有帮助的。第二,在主题阅读时,摘要的用处很大,你可以因此知道某些特定的议题是与你的主题密切相关的。摘要绝不能代替真正的阅读,但有时却能告诉你,你想不想或需不需要读这本书。
如何运用工具书
你能运用工具书之前,你自己已经具备了很多知识:尤其是你必须有四种基本的知识。因此,工具书对矫正无知的功能是有限的。那并不能帮助文盲,也不能代替你思考。
要善用工具书,首先你必须有一些想法,不管是多模糊的想法,那就是你想要知道些什么?其次,你一定要知道在哪里找到你要找的答案。你要知道自己问的是哪一类的问题,而哪一类的工具书是回答这类问题的。没有一本工具书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无论过去或现在,所有的工具书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而来的。尤其是,事实上,在你能有效运用工具书之前,你必须要对主要类型的工具书有一个全盘的了解。你还必须有第三种知识。你必须要知道这本书是怎么组织的。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使用这本工具书的特殊功能,那就无助于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该用哪种工具书。因此,阅读工具书跟阅读其他的书籍一样,也是有阅读的艺术的。此外,编辑工具书的技巧也有关系。作者或编者应该知道读者在找的是什么样的资料,然后编排出读者需要的内容。不过,他可能没办法先预测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规则要你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先看序言与前言的原因。在阅读工具书时也一样,要看完编辑说明如何使用这本书之后,才开始阅读内容。第四个条件就是:你必须知道你想要找的是什么,在哪一种工具书中能找到这样的东西。你也要知道如何在工具书中找到你要的资料,还要能确定该书的编者或作者知道哪个答案。在你使用工具书之前,这些都是你应该清楚知道的事。对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工具书可说是毫无用处。工具书并不是茫然无知的指南。
如何使用字典
当然,想要读好一本书,除了作者使用字汇所造成的问题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我们一再强调我们反对——特别是第一次阅读一本难读的书时——一手拿着书,另一手拿着字典。如果一开始阅读你就要查很多生字的话,你一定会跟不上整本书的条理。字典的基本用途是在你碰到一个专业术语,或完全不认识的字时,才需要使用上。即使如此,在你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时,也不要急着使用字典,除非是那个字与作者的主旨有很大的关联,才可以查证一下。其他还有一些负面的告诫。如果你想要从字典中找出有关解决共产主义、正义、自由这类问题的结论,绝对是最讨人厌的。字典的编纂者可能是用字的权威专家,却不是最高的智慧根源。另一条否定的规则是:不要囫囵吞枣地将字典背下来。不要为了想立即增进字汇能力,就将一连串的生字背下来,那些字义跟你的实际生活经验一点关联也没有。简单来说,字典是关于字的一本书,而不是关于事的一本书。
推衍出一些明智地使用字典的规则。于是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待文字:
(1)文字是物质的——可以写成字,也可以说出声音。因此,在拼字与发音上必须统一,虽然这种统一常被特例变化所破坏,但并不像你某些老师所说的那样重要。
(2)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在一个较复杂的句子或段落的结构中,文字扮演了文法上的角色。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法,随着不同的谈话内容而转变意义,特别是在语音变化不明显的英文中更是如此。
(3)文字是符号——这些符号是有意义的,不止一种意义,而是很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关联的。有时候会细微地变化成另一种意义,有时候一个字会有一两组完全不相干的意义。因为意义上的相通,不同的字也可能互相连接起来——就像同义字,不同的字却有同样的意义。或是反义字,不同的字之间有相反或对比的意义。此外,既然文字是一种符号,我们就将字区分为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根据他们指的是一件事,或是很多的事);具体名词或抽象名词(根据他们指的是我们能感知的事,或是一些我们能从心里理解,却无法由外在感知的事)。
最后,(4)文字是约定俗成的——这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字都有历史,都有历经变化的文化背景。从文字的字根、字首、字尾,到词句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的历史。那包括了外形的变化,在拼字与发音上的演变,意义的转变,哪些是古字、废字,哪些是现代的标准字,哪些是习惯用语,或口语、俚语。
一本好字典能回答这四个不同类型的有关文字的问题。要善用一本字典,就是要知道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找到答案。我们已经将问题建议出来了,字典应该告诉你如何找到解答。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实用型书
你在阅读时一定要能提出问题来,尤其是四个最特殊的问题,不论在阅读什么样的书时都要能提出来。这四个问题与任何一本书都有关,不论是虚构或非虚构,不论是诗、历史、科学或哲学。我们已经知道阅读论说性作品的规则如何互相连贯,又是如何从这四个问题中发展出来的。同样的,阅读富有想象力作品的规则也是来自这四个问题,只不过这两类作品的题材不同,会造成规则上的部分差异。
两种实用性的书
当你在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你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关于实用性的书有一件事要牢记在心: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当你的实际问题是如何赚钱谋生时,一本教你如何交朋友或影响别人的书,虽然可能建议你很多事,但却不能替你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捷径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你自己去赚钱谋生才能解决。任何书里包含了规则——原理、准则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指导——你都要认定是一本实用性的书。但是一本实用性的书所包含的不只是规则而已。它可能会说明规则底下的原理,使之浅显易懂。
其中一种,就像本书一样,或是烹饪书、驾驶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无论其中谈论到什么问题,都是为了说明规则而来的。这类书很少有伟大的作品。另一类的实用书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经济、政治、道德巨著就属于这一类。但是阅读这样的一本书,与阅读纯理论的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要解决的问题终究是实用的问题——行动的问题,人类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做得更好或更糟的问题——所以当聪明的读者看到“实用原理”这样的书时,总是能读出言外之意。他可能会看出那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可以由原理衍生出来的规则。他还会更进一步,找出这些规则应该如何实际应用。
除非这样阅读,否则一本实用的书便没有被实用地阅读。无法让一本实用的书被实用地阅读,就是失败的阅读。你其实并不了解这本书,当然也不可能正确地评论这本书了。如果在原理中能找到可以理解的规则,那么也就可以在由原理引导出来的规则或建议的行动中,找到实用原理的意义。注意这段话的意义。在评断一本理论性的书时,读者必须观察他自己与作者之间的原理与假设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在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这正是实用书的特性,一个人必须要被说服,以采取特定的思想与行动。实际的思考与行动除了需要理智以外,情感也是重要的因素。没有人可以没有受到感动,却认真采取实际评论或行动的。一个人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本实用的书,他知道这本书的基本共识、主旨、论述是什么,就能觉察出作者的雄辩。他会觉察到某一段话是“情绪用字”。他知道自己是被说服的对象,他有办法处理这些诉求的重点。
赞同实用书之后
我们确定你已经看出来了,你在读一本书时要提出的四个问题,到了读实用性的书时有了一点变化。我们就来说明一下这些变化。
第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并没有改变多少。因为一本实用的书是论说性的,仍然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作出这本书的大纲架构。
然而,虽然读任何书都得想办法找出一个作者的问题是什么(规则四涵盖这一点),不过在读实用性的书时,格外是一个决定性的关键。我们说过,你一定要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一定要知道他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一定要知道他想要做些什么——因为,在实用性的书中,知道他要做的是什么,就等于是知道他想要你做的是什么。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了。
第二个问题的变化也不大。为了要能回答关于这本书的意义或内容,你仍然要能够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但是,这虽然是第二阶段最后的阅读工作(规则八),现在却显得更重要了。你还记得规则八要你说出哪些是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阅读实用性的书籍时,这个规则就有变化了。你要发现并了解作者所建议的、达到他目标的方法。换句话说,在阅读实用性书时,如果规则四调整为:“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规则八就该调整为:“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内容真实吗?比前两个改变得更多了。在理论性作品中,当你根据自己的知识来比较作者对事物的描绘与说明时,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出来了。如果这本书所描述的大致与你个人的体验相似时,你就必须承认那是真实的,或至少部分是真实的。实用性的书,虽然也会与真实作比较,但最主要的却是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他最终的目标,加上他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要看你认为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最好的追求方法而定。
第四个问题:这本书与我何干?可说全部改变了。如果在阅读一本理论性的书之后,你对那个主题的观点多少有点变化了,你对一般事物的看法也就会多少有些调整。(如果你并不觉得需要调整,可能你并没有从那本书中学到什么。)但是这样的调整并不是惊天动地的改变,毕竟,这些调整并不一定需要你探取行动。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第二个要求比第一个要求还难做到。
同一个主题相关两本以上的书,先要明确这个主题是什么。即使只是匆匆的浏览,你也会找到一大堆相关的资料。面对如此庞大的相关资料,我们要如何决定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呢?在做主题阅读时,会出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虽然这个层次的阅读被定义为就同一个主题,阅读两种以上的书,意思也是指在阅读开始之前,这个主题就已经被确认了,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个主题也是跟着阅读走的,而不是事前就能定出来的。以爱这个例子来说,在你决定自己要读些什么之前,你可能已经读了好几百本相关的著作了。等你都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有一半的书其实跟主题根本无关。
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较高层次的阅读中也包括了前面的,或较低层次的阅读。在主题阅读中,我们就要说明这一点。在解说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的关系时,我们指出在检视阅读中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是浏览,第二个是粗浅地阅读——也就是分析阅读的前两个步骤。浏览能帮助你准备做分析阅读的第一个步骤:你能确定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主题,能说明这是什么样的书,并拟出大纲架构。粗浅的阅读对分析阅读的第一步骤也有帮助。基本上这是进入第二步骤的准备动作。在第二个步骤中,你要能够与作者达成共识,说明他的主旨,跟随他的论述,才能够诠释整本书的内容。举例来说,你有上百本的参考书目,看起来全是与爱有关的主题。如果你全部用分析阅读来阅读,你不只会很清楚你在研究的主题是什么——主题阅读中的“同一主题”——你还会知道你所阅读的书中,那些跟主题无关,是你不需要的书。但是要用分析阅读将一百本书读完,会花上你十年的时间。就算你能全心投注在这个研究上,仍然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我们前面谈过的主题阅读中会出现的矛盾问题,显然必要有一些捷径。这个捷径是要靠你的检视阅读技巧来建立的。你收集好书目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在做检视阅读之前,绝不要用分析阅读来阅读。检视阅读不会让你明白有关主题的所有错综复杂的内容,或是作者所有的洞察力,但却具有两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它会让你对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接下来你针对某几本书做分析阅读时,会大有助益。第二,它会简化你的书目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对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来说,我们很难想到还有比这更管用的方式。只要他们肯照着做,一定会有帮助。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研究生程度的学生中,确实有些人能做到主动的阅读与分析阅读。这对他们来说还不够,他们或许不是完美的读者,但是至少他们知道要如何掌握一本书的重点,能明确地说出书中的要点,并把这些观点纳入他们研究主题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努力有一大半是浪费掉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比别人读得快一点。他们阅读每一本书或每一篇文章都花上同样的时间与努力,结果他们该花精神好好阅读的书却没有读好,倒把时间花在那些不太值得注意的书上了。
能够熟练检视阅读的读者,不但能在心中将书籍分类,而且能对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他也会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发现,这本书谈的内容对他研究的主题到底重不重要。这时他可能还不清楚哪些资料才是最重要的——这可能要等到读下本书的时候才能发现。但是有两件事至少他已经知道其中之一。那就是他不是发现这本书必须回头再读一次,以获得启发,便是知道不论这本书多有趣又多丰富,却毫无启发性,因此不值得重新再读。这个忠告通常会被忽略是有原因的。我们说过,在分析阅读中,技巧熟练的阅读者可以同时用上许多技巧,而初学者却必须把步骤分开来。同样的,主题阅读的准备工作——先检视书目上所有的书,在开始做分析阅读之前先检视一遍——可以在做分析阅读时一并进行。但我们不相信任何读者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技巧再熟练也不行。这也是许多年轻研究生所犯的毛病。他们自以为两个步骤可以融合为一个,结果阅读任何书都用同样的速度,对某些特殊的作品来说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但无论如何,对他们阅读的大部分书来说,这样的方法都是不对的。
一旦你检视过,确定某些书跟你研究的主题相关后,你就可以开始做主题阅读了。要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像你以为的说:“开始做分析阅读”。当然,你需要研读每一本书,再组合起跟你主题相关的资料,你在做分析阅读时就已经学会了这些技巧。但是绝不要忘了,分析阅读的技巧只适用于单一的作品,主要的目标是要了解这本书。而我们会看到,主题阅读的目标却大不相同。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现在我们准备好要说明如何做主题阅读了。我们的假设是:你已经检视了相当多的书,你至少对其中一些书在谈些什么有点概念了,而且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题了。在主题阅读中一共有五个步骤。这些步骤我们不该称之为规则——虽然也许我们会——因为只要漏掉其中一个步骤,主题阅读就会变得很困难,甚至读不下去了。我们会简略地介绍一下这些步骤的顺序,不过这些步骤彼此之间还是可以互相取代的。
主题阅读步骤一:找到相关的章节。当然,我们假设你已经学会分析阅读了,如果你愿意,你能把所有相关的书都看透彻了。但是你可能会把阅读单本的书放在第一顺位,而把自己的主题放在其次。事实上,这个顺序应该颠倒过来,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在你已经确定哪些书是相关的之后,主题阅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把这些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你选择的书不太可能全本都与你的主题或问题相关。就算是如此,也一定是少数,你应该很快地把这本书读完。你不该忘了,你的阅读是别有用心的——也就是说,你是为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看起来,这个步骤似乎与前面所说的,为了发现这本书是否与你主题相关的检视阅读当同一件事来进行。许多状况的确可以这么做。但是如果你认为永远都可以这么做的话,可能就不太聪明了。记住,第一步的检视阅读是要集中焦点在你要进一步做主题阅读的主题上。我们说过,除非你已经检阅过书单上大部分的书,否则你无法完全理解这个问题。因此,在确认哪些是相关的书籍的同时,还要确认哪些是相关的章节,其实是很危险的做法。除非你的技巧已经很熟练,而且对你要研究的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否则你最好是将两部分分开来做。
在主题阅读中,能够把你所阅读的第一批书,与你后来针对这个主题阅读的许多本书的差别区分出来,是很重要的事。对后来的这些书来说,你可能对自己的主题已经有了很清楚的概念,这时就可以把两种检视阅读合并在一起。但是在一开始时,却要明显地区分出来,否则你在找相关章节时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到后来要更正这些错误时又要花上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总之,要记得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帮助,而这可能与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相去甚远。在这个阶段的过程中,这并不重要。作者可能是在无意之间帮你解决了问题。我们已经说过,在主题阅读中,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因此,主题阅读是最主动的一种阅读法。当然,分析阅读也需要主动的阅读方式。但是你在分析阅读一本书时,你就像是把书当作主人,供他使唤。而你在做主题阅读时,却一定要做书的主人。
因此,在与作者达成共识这一点上,这个阶段有不同的做法。
主题阅读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在诠释阅读中(分析阅读的第二步骤),第一个规则是要你与作者达成共识,也就是要能找出关键字,发现他是如何使用这些字的。但是现在你面对的是许多不同的作者,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使用同样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识。在这时候就是要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在主题阅读中,这可能是最困难的一个步骤。真正的困难在于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语言。这跟我们一般的阅读习惯都不相同。我们也指出过很多次,我们假设:我们想要用分析阅读来阅读的作者,是比我们优秀的人。尤其如果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时,就更可能如此。无论我们在了解他的过程中花了多少力气,我们都会倾向于接受他的词义与他安排的主题结构。但在主题阅读中,如果我们接受任何一位作者所提出来的词汇(terminology),我们很快就会迷失。我们可能会了解他的书,却无法了解别人的书。我们也很难找到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资料。
我们不只要能够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一位作者的词汇,还得愿意面对可能没有任何一位作者的词汇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事实。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词汇刚好与任何一位书目上的作者相同时,只是一种巧合。事实上,这样的巧合还蛮麻烦的。因为如果我们使用了某一位作者的一个或一组词义,我们就可能继续引用他书中其他的词义,而这只会带给我们麻烦,没有其他的帮助。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我们并不是将一种语言翻成另一种语言,像法语翻成英语,但是我们要将一种共通的词汇加诸在许多作者身上,无论他们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语言,或是不是关心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是否创造了理想的词汇供我们使用。
这就是说,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要建立一组词汇,首先帮助我们了解所有的作者,而不是其中一两个作者;其次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一点认识会带我们进入第三个步骤。
主题阅读步骤三:厘清问题。诠释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要我们找出作者的关键句子。然后从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主旨是由词义组成的,在主题阅读中,当然我们也要做同样的工作。但是因为这时是由我们自己来建立词汇,因此,我们也得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也是很困难的工作,这些问题必须要以某种形式,某种秩序来说明,以帮助我们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要是大多数作者都能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我们认为是问题的地方,作者也许并不认为是问题。他们对我们认定的主题可能有相当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必须接受作者可能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了。在这样的状况中,我们必须要将他视为是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或是尚未作出决定。但是就算他并没有很清楚地讨论这个问题,有时我们也可以在他书中找到间接的回答。我们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他考虑到这个问题的话,那就会如何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这里需要一点自我约束。我们不能把思想强加在作者脑海中,也不能把话语放进他们的口中。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解说。如果我们真的能靠其中任何一位作者来解释这个问题,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问题要解决。
我们说过要把问题照秩序排列出来,好帮助我们在研究时使用。当然,这个秩序是跟主题有关的,不过还是有一般的方向可循。第一个问题通常跟我们在研究的概念或现象的存在或特质有关。如果一位作者说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或这种概念有一种特质,那么对于他的书我们就要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可能跟这个现象是如何被发现,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有关。最后一部分的问题则是与回答前面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有关。我们不该期望所有的作者都用同一种方法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如果他们这么做了,我们就又没有问题要解决了。那个问题会被一致的意见解决了。正因为每个作者都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再面对主题阅读的下一个步骤。
主题阅读步骤四:界定议题。如果一个问题很清楚,如果我们也确定各个作者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不论赞成或反对——那么这个议题就被定义出来了。这是介于用这种方法回答问题的作者,和用另外一种(可能是相反的)方法来回答问题的作者之间的议题。
如果检验过后,所有的作者提供的答案只有正反两面的意见,那么这个问题算是简单的问题。通常,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
当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却完全相反或矛盾时,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参与的议题。但是这样的现象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经常发生。通常,答案之不同固然来自于各人对这个主题有不同的观点,但也有很多情况是来自于对问题本身的认知不同。所以在做主题阅读的读者,要尽可能地确保议题是大家所共同参与的。有时候这会迫使他在列出问题的时候,小心不采取任何一位作者明白采用的方法。
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议题,不过通常都可以分门别类。譬如像考虑到某种概念的特质的问题,就会出现一堆相关的议题。许多议题绕着一组相互关联密切的问题打转,就会形成这个主题的争议。这样的争议可能很复杂,这时主题阅读的读者就要将所有争议的前后关系整理清楚——尽管没有任何作者做这件事。厘清争议,同时将相关议题整理出来之后,我们便要进入主题阅读的最后一个步骤。
主题阅读步骤五:分析讨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检验过作品,找出相关的章节,设定了一个不偏不倚的共识,适用于所有被检视过的作者,再设定出一整套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都能在作者的说明中找到答案。然后就不同的答案界定并安排出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前面四个步骤与分析阅读的前两组规则是互相辉映的。这些规则应用在任何一本书中,都会要我们回答一个问题:这本书在说些什么?是如何说明的?在主题阅读中,对于与我们的问题相关的讨论,我们也要回答类似的问题。在只阅读一本书的分析阅读中,剩下还有两个问题要回答:这是真实的吗?这与我何干?而在主题阅读中,我们对于讨论也要准备回答同样的问题。
让我们假设起头的那个阅读问题并不单纯,是个几世纪以来与许多思考者纷争不已的长久问题,许多人家不同意,并且会继续不同意的问题。在这个假设中,我们要认知的是,身为主题阅读的读者,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要自己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仔细整理出来,以便易于说明主题的本身与讨论的内容。有关这类问题的真理并不容易发现。如果我们期望真理就存在某一组问题的答案之中,那可能太轻率了。就算能找到答案,也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答案的冲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有支持自己的确切理由。因此,就可以发现的真理而言,就我们可以找到的问题答案而言,与其说是立足于任何一组主旨或主张上,不如说是立足于顺序清楚的讨论的本身。因此,为了要让我们的头脑接受这样的真相——也让别人接受——我们要多做一点工作,不只是问问题与回答问题而已。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我们也一定要能够从我们检视过的书中找出支持我们把答案如此分类的根据。只有当我们做到这一切时,我们才能号称针对我们问题的讨论作了分析,也才能号称真正了解了问题。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可能超过这些。对一个问题完整地分析过后,将来其他人对同一个问题要作研究时,我们的分析讨论就会提供他一个很好的研究基础。那会清除一些障碍,理出一条路,让一个原创性的思考者能突破困境。如果没有这个分析的工作,就没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这个问题的各个层面就无法显现出来。
客观的必要性
要完整地分析一个问题或某个主题,得指出这个讨论中的主要议题,或是一些基本的知性反对立场。这并不是说在所有的讨论中,反对的意见总是占主导的。相反,同意或反对的意见总是互相并存的。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议题中,正反两面的意见总是有几个,甚至许多作者在支持。在一个争议性的立场上,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孤零零的支持者或反对者。
人类对任何领域某种事物的特质达成一致的观点,都建立一种假设,意味着他们共同拥有的意见代表着真理。而不同的观点则会建立起另一个相反的假设——无论你是否参与,这些争论中的观点可能没有一个是完全真实的。当然,在这些冲突的观点中,也可能有一个是完全真实的,而其他的则是虚假的。不过也可能双方面都只是表达了整体真理的一小部分。除了一些单调或孤立的争论之外(就我们在这里所读的问题,不太可能有这种形式的讨论),很可能正反双方的意见都是错的,一如所有的人可能都同意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而另一些没有表达出来的观点才可能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
换句话说,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问题提供最终答案,也不是给这个计划开始时候的问题提供最终解答。当我们要给这样的主题阅读写一份读者报告的时候,这个道理特别清楚。如果这份报告就任何所界定并分析过的重要议题,想要主张或证明某一种观点的真实或虚假,都会太过教条,失去对话的意义。如果这么做,主题阅读就不再是主题阅读,而只是讨论过程中的另一个声音,失去了疏离与客观性。
我们要说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对人类关心的重要议题多一个声音无足轻重。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在追求理解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多贡献一种不同的形式。而这样的形式必须是绝对客观又公正的。主题阅读所追求的这种特质,可以用这句话来作总结:“辩证的客观。”
简单来说,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当然,这是个严格的理想,一般人是没法做到的。而绝对的客观也不是人类所能做到的事。他可能可以做到不预设立场,毫无偏见地呈现出任何观点,对不同的意见也保持中立。但是采取中立比面面俱到要容易多了。在这一方面,主题阅读的读者注定会失败的。一个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可能巨细靡遗地全都列出来。虽然如此,读者还是要努力一试。
虽然我们说保持中立要比面面俱到容易一些,但还是没那么容易。主题阅读的读者必须抗拒一些诱惑,厘清自己的思绪。对于某些冲突性的观点避免作出明白的真伪判断,并不能保证就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观。偏见可能会以各种微妙的方式进入你的脑海中——可能是总结论述的方式,可能是因为强调与忽略的比重,可能是某个问题的语气或评论的色彩,甚至可能因为对某些关键问题的不同答案的排列顺序。
要避免这样的危险,谨慎的主题阅读的读者可以采取一个明显的手段,尽量多加利用。那就是他要不断回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再阅读相关的章节。并且,当他要让更多的人能应用他的研究结果时,他必须照原作者的原文来引用他的观点或论述。虽然看起来有点矛盾,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前面所说的,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先建立一套中立的词汇。这样的中立语言还是必要的,而且在总结一个作者的论述时,一定要用这套中立的语言,而不是作者的语言。但是伴随着总结,一定要有仔细引用的作者原文,以免对文意有所扭曲,这样阅读者才能自己判断你对作者所作的诠释是否正确。
主题阅读的读者必须能够坚决地避免这个问题,才不会偏离公正客观的立场。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必须要能不偏不倚地在各种相对立的问题中保持平衡,放下一切偏见,反省自己是否有过与不及的倾向。在最后的分析中,一份主题阅读的书面报告是否达到对话形式的客观,虽然也可以由读者来判断,但只有写这份报告的人才真正明白自己是否达到这些要求。
主题阅读的练习实例:进步论
举个例子可以说明主题阅读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以进步这个概念做例子。我们并不是随便找的这个例子。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相当多的研究。4否则这个例子对你来说不会很有用。
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这个重要的历史与哲学问题。第一个步骤是列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章节——也就是列出书目(最后出现的书单超过450本)。要完成这项工作,我们运用了一连串的检视阅读。针对许多书籍、文章与相关著作,做了许多次的检视阅读。对于讨论“进步”这个概念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同样的,对其他的重大研究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过程。许多最后被判定为相关的资料多少都是无意间发现的,或至少也是经过合理的猜测才找到的。许多近代的书籍都以“进步”为书名,因此要开始寻找资料并不困难。但是其他的书并没有标明进步这两个字,尤其是一些古书,内容虽然相关,却并没有运用这个词句。
我们也读了一些小说或诗,但最后决定以论说性的作品为主。我们早说过,在我们也读了一些小说或诗,但最后决定以论说性的作品为主。我们早说过,在主题阅读中,要包括小说、戏剧与诗是很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个。第一,故事的精髓在情节,而非对某个议题所秉持的立场。第二,就算是最能言善道的角色也很少对某个议题清楚表达出立场——譬如托马斯·曼的《魔山》(Magic Mountain)中,斯坦布林尼就对进步发表过一些见解——我们无法确定那是不是作者本人的观点。是作者在利用他的角色对这个议题作出反讽?还是他想要你看到这个观点的愚蠢,而非睿智?一般来说,要将小说作者的观点列入议题的某一方时,需要作很多很广泛的努力。要花的努力很多,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半信半疑的,因此通常最好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
可以检验进步这个概念的其他许多作品,一如常见的情况,显得一片混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前面说过,就是要建立起一套中立的语言。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是如何进行的。
所谓“进步”一词,不同的作者有许多不同的用法。这些不同的用法,大部分显示的只是意义的轻重不同,因而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来处理。但是有些作者也用这个词来指出历史上某种特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改善的变化。既然大多数作者都用“进步”来指出历史上某种为了促进人类朝向更美好生活的变化,并且既然往更改善的状态的变化是这个概念的基础,那么同样的字眼就不能适用于两种相反的概念了。因此,本例我们取大多数人的用法,那些主张历史上“非关改善的进展”(non-meliorative advance)的作者,就只好划为少数派了。我们这么说的目的是,在讨论这些少数作者的观点时,就算他们自己运用了“进步”这样的字眼,我们也不能将他们纳入“进步”的概念中。
我们前面说过,主题阅读的第三步是厘清问题。在“进步”的例子中,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开始的直觉,经过检验之后,证明是正确的。第一个要问的问题,也是各个作者被认为提供各种不同答案的问题,是“历史上真的有‘进步’这回事吗?”说历史的演变整体是朝向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的确是事实吗?基本上,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回答:(1)是;(2)否;(3)不知道。然而,回答“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回答“否”也有好几种说法,而说“不知道”也至少有三种方式。
对这个基本问题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相互牵连的答案,构成我们所谓关于进步的一般性争议。所谓一般性,是因为我们研究的每个作者,只要对这个主题有话要说,就会在这个主题所界定的各个议题上选边站。但是对于进步还有一种特殊的争论,参与这种议题的,都是一些主张进步论的作者——这些作者主张进步确实发生。身为进步论的作者,他们全都强调进步是一种历史的事实,而所有的议题都应该和进步的本质或特质相关。这里的议题其实只有三种,只是个别讨论起来都很复杂。这三个议题我们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说明:(1)进步是必要的?还是要取决于其他事件?(2)进步会一直无止境地持续下去?还是会走到终点或高原期而消失?(3)进步是人类的天性,还是养成的习惯——来自人类动物的本能,或只是外在环境的影响?
最后,就进步发生的面向而言,还有一些次要议题,不过,这些议题仍然只限于在主张进步论的作者之间。有六个面向是某些作者认为会发生,另外有些作者虽然多少会反对其中一两个的发生,但不会全部反对(因为他们在定义上就是肯定进步发生的作者)。这六个面向是:(1)知识的进步;(2)技术的进步;(3)经济的进步;(4)政治的进步;(5)道德的进步;(6)艺术的进步。关于最后一项有些特殊的争议。因为在我们的观点里,没有一位作者坚信在这个面向中真的有进步,甚至有些作者否认这个面向有进步。
我们列举出“进步”的分析架构,只是要让你明白,在这个主题中包含了多少的议题,与对这些讨论的分析——换句话说,这也是主题阅读的第四及第五个步骤。主题阅读的读者必须做类似的工作才行,当然,他用不着非得就自己的研究写一本厚厚的书不可。5
如何应用主题工具书
如果你仔细阅读过本章,你会注意到,虽然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谈这件事,但我们并没有解决主题阅读中的矛盾问题。这个矛盾可以说明如下:除非你知道要读些什么书,你没法使用主题阅读。但是除非你能做主题阅读,否则你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换句话说,这可以算是主题阅读中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知道从何开始,你就没法做主题阅读。就算你对如何开始有粗浅的概念,你花在寻找相关书籍与篇章的时间,远超过其他步骤所需时间的总和。
当然,至少理论上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理论上来说,你可以对我们传统中的主要经典作品有一番完整的认识,对每本书所讨论的各种观念都有相当的认知。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就根本用不着任何人帮忙,我们在主题阅读上也没法再多教给你什么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算你本身没有这样的知识,你还是可以找有这种知识的人帮忙。但你要认清一点,就算你能找到这样的人,他的建议最后对你来说,在帮助的同时,几乎也都会变成障碍。如果那个主题正好是他做过特殊研究的,对他来说就很难只告诉你哪些章节是重要相关的,而不告诉你该如何读这些书——而这一点很可能就造成你的阻碍。但是如果他并没有针对这个主题做过特殊的研究,他知道的也许还没有你多——尽管你们双方都觉得应该比你多。
因此,你需要的是一本工具书,能告诉你在广泛的资料当中,到哪里去找与你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章节,而用不着花时间教你如何读这些章节——也就是对这些章节的意义与影响不抱持偏见。譬如,主题工具书(Syntopicon)就是这样的一种工具。出版于1940年,名为《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的这套书,包含了三千种话题或主题,就每一个讨论到的主题,你可以按照页码找到相关的参考资料。某些参考资料长达多页,某些则只是几段关键文字。你用不着花太多时间,只需取出其中的某本书,动手翻阅便行了。
当然,主题工具书有一个主要的缺点。这仍然是一套书目的索引(尽管是很大的一套),至于这套书没有包含的其他作品里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你要的东西,则只有一些粗略的指引。不过,不管你要做哪一类主题阅读,这套书至少总能帮助你知道从何处着手。同时,在这整套名著中的书,不论是关于哪个主题,也都是你真的想要阅读的书。因此,主题工具书能帮助成熟的学者,或刚开始研究特定问题的初学者节省许多基本的研究工具,能让他很快进入重点,开始做独立的思考。因为他已经知道前人的思想是什么了。
主题工具书对这种研究型的读者很有帮助,而且对初学者更有助益。主题工具书能从三方面帮助刚开始做研究的人:启动阅读,建议阅读,指导阅读。
在启动阅读方面,主题工具书能帮助我们在面对传统经典作品时,克服最初的困难。这些作品都有点吸引力,我们都很想读这些书,但往往做不到。我们听到很多建议,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阅读这样的书,而且有不同的阅读进度,从简单的作品开始读,再进展到困难的作品。但是所有这类阅读计划都是要读完整本书,或是至少要读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就一般的经验来说,这样的解决方案很少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这类经典巨著,使用主题阅读再加上主题工具书的帮助,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主题工具书可以帮读者就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启动他对一些经典著作的阅读——在这些主题上,先阅读来自大量不同作者的一些比较短的章节。这可以帮助我们在读完这些经典著作之前,先读进去。
使用主题阅读来阅读经典名著,再加上主题工具书的帮助,还能提供我们许多建议。读者一开始阅读是对某个主题特别感兴趣,但是会逐渐激发出对其他主题的兴趣。而一旦你开始研究某位作者,就很难不去探索他的上下文。就在你明白过来之前,这本书你已经读了一大半了。
最后,主题阅读加上主题工具书,还能从三种不同的方向指导关系。事实上,这是这个层次的阅读最有利的地方。
第一,读者阅读的章节所涉及的主题,能够给他一个诠释这些章节的方向。但这并不是告诉他这些章节是什么意思,因为一个章节可能从好几个或许多个方向与主题相关。而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章节与主题真正相关的地方在哪里。要学习这一点,需要拥有很重要的阅读技巧。
第二,针对同一个主题,从许多不同的作者与书籍中收集出来的章节,能帮助读者强化对各个章节的诠释能力。有时候我们从同一本书中依照顺序来阅读的章节,以及挑出来比对阅读的章节,相互对照之下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其中的含意。有时候从不同书中摘出来的章节是互相冲突的,但是当你读到彼此冲突的论点时,就会更明白其中的意义了。有时候从一个作者的书中摘出来的章节,由另一个作者的书的某个章节作补充或评论,实际上可以帮助读者对第二位作者有更多的了解。
第三,如果主题阅读运用在许多不同的主题上,当你发现同一个章节被主题工具书引述在许多不同主题之下的时候,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指导阅读的效果。随着读者针对不同的主题要对这些章节进行多少不同的诠释,他会发现这些章节含有丰富的意义。这种多重诠释的技巧,不只是阅读技巧中的基本练习,同时也会训练我们的头脑面对任何含义丰富的章节时,能习惯性地作出适当的调整。
因为我们相信,对想做这个层次的阅读的读者来说,无论他是资深的学者或初学者,主题工具书都很有帮助,因此我们称这一阅读层次为主题阅读。我们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们一点点的自我耽溺。为了回报您的宽容,我们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主题阅读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单独使用的主题阅读,一种是与主题工具一起并用。后一种可以当作是构成前一种阅读计划的一部分,一开始由这里着手,是最聪明的做法。而前一种主题阅读所应用的范围要比后一种广义许多。
构成主题阅读的原则
有些人说主题阅读(就上述广义的定义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他们说在一个作者身上强加一套语言,即使是最“中立”的一套词汇(就算真有这回事的话),也是错的。作者本身的词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阅读一本书时绝不能“脱离上下文”,而且将一组词汇转成另一种解释总是很危险的,因为文字并不像数学符号那么容易控制。此外,反对者认为主题阅读牵涉的作者太广,时空不同,基本的风格与性质也不同,而主题阅读就像是将他们都聚在同一个时空,彼此一起讨论——这完全扭曲了事实的真相。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天地,虽然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时空所写的作品之间可能有些联系(他们提醒说即使这样也很危险),但是在这位作者与另一位作者之间却没有明显的联系。最后,他们坚持,作者所讨论的主题比不上讨论的方法重要。他们说风格代表一个人,如果我们忽略作者是如何谈一件事,却只顾他谈的是什么事,结果只会两头落空,什么也没了解到。
当然,我们对所有这些指控都不同意,我们要依序回答这些指控。让我们一次谈一个。
首先,是关于词汇的问题。否认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说明,就像否认一种语言可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当然,这样的否认是刻意制造出来的。譬如最近我们阅读《古兰经》的一个新译本,前言一开始便说要翻译《古兰经》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因为译者接着又解释他是如何完成的,所以我们只能假设他的意思是:要翻译这样一本被众人视为神圣的典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我们也同意。不过困难并不代表做不到。
事实上,所谓作者本身的词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法,其实只是在说要将一种说法翻译成另一种说法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我们也同意。但是,同样的,困难并非不可能做到。
其次,谈到作者各自区隔与独立的特性。这就像说有一天亚里士多德走进我们办公室(当然穿着长袍),身边跟着一位又懂现代英语又懂古希腊语的翻译,而我们却无法听懂他讲什么,他也无法听懂我们讲什么一样。我们不相信有这回事。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对他看到的许多事一定觉得很讶异,但我们确信在十分钟之内,只要我们想,我们就能跟他一起讨论某个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定的概念一定会发生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就能解决。
如果这是可行的(我们不认为任何人会否认),那么让一本书经由翻译——也就是主题阅读的读者——与另一本书的作者“谈话”,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需要很谨慎,而且你要把双方的语言——也就是两本书的内容——了解得越透彻越好。这些问题并非不能克服,如果你觉得无法克服只是在自欺欺人。
最后,谈到风格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就像是说人与人之间无法作理性的沟通,而只能作情绪上的沟通——就像你跟宠物沟通的层次。如果你用很愤怒的腔调对你的狗说:“我爱你!”它会吓得缩成一团,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有谁能说: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除了语气与姿势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说话的语气是很重要的——尤其当沟通的主要内容是情绪关系的时候;而当我们只能听(或者看?)的时候,肢体语言中可能就有些要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是人类的沟通,不只这些东西。如果你问一个人出口在哪里?他告诉你沿着B走廊就会看到。这时他用的是什么语气并不重要。他可能对也可能错,可能说实话也可能撒谎,但是重点在你沿着B走廊走,很快就能找到出口了。你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照着做了,这跟他如何说这句话一点关系也没有。
只要相信翻译是可行的(因为人类一直在做这件事),书与书之间就能彼此对谈(因为人类也一直在这么做)。只要愿意这么做,人与人之间也有理性客观的沟通能力(因为我们能彼此互相学习),所以我们相信主题阅读是可行的。
主题阅读精华摘要
我们已经谈完主题阅读了。让我们将这个层次的阅读的每个步骤列举出来。
我们说过,在主题阅读中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让我们复习一下这些不同的步骤: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